理论教育 中国企业走出去:资金换技术趋势浮现

中国企业走出去:资金换技术趋势浮现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土的创新发展要靠中国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这会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在北美掀起投资热潮,并创下历史纪录。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同样呈现强势,中英双方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科研和创新项目。中国投资者分析诸多因素后,积极参与美国项目,以获得开采技术和生产经验。中国企业最看重德国的人力资源,德国拥有欧洲最大的研究联合会,欧盟20%的科学家在德国工作和生活。

中国企业走出去:资金换技术趋势浮现

(一)加强本土技术创新,增强竞争实力

一国经济的发展,首先依靠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其次依靠投资购买技术。借助外力,增强内力。中国科技创新之路由模仿先进技术转向加工创新,现在又转向节俭创新。许多先进技术无法从西方市场获得,需要本土创新。发达国家市场不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只能靠国人自己自主创新。这就促成了中国创新多点开花,如:云计算、太空探索、手机应用等。以手机应用为例,国人广泛应用手机得益于中国巨大的移动电信市场,大需求迫使手机研发与制造呈现着大手笔、大创新和大发展的势头。又如:随着全球科技重心的转向,希望将每一个生物基因序列转化成能治疗,而且最终能够预防疾病的信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研究中心,能产出全球1/4的基因数据,高于欧美国家的任何一个研究机构。

本土的创新发展要靠中国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这会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科技研发强度超过欧洲,中国将GDP的1.98%投入研发领域,而欧洲为1.96%。中国的科研重心放在制造业、信息、通信产业等领域,在高铁、太阳能、超计算机、太空和深海探索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

(二)海外投资收购先进生产线引入技术

中国企业选准目标,收购国外先进产品生产线,这比在海外直接投资创建产品生产线更有利。收购国外生产企业的高端产品线,可以节省投资、选址、筹建、基建、投产、销售等诸多环节所需时间。若采用联手当地目标企业投资,共同开发、共同经营的方式,更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链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经济不景气,企业倒闭。中国企业在北美掀起投资热潮,并创下历史纪录。在食品、能源地产行业规模收购的推动下,2013年中国对美国投资翻了一番,实属罕见。之后,美国推动“美国优先”政策,中国对美国投资一路下滑。

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同样呈现强势,中英双方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科研和创新项目。这笔资金投向三个联合项目,主要包括干细胞、合成生物学和可持续制造业领域。英国自然资源匮乏,计划将重点投向低碳市场,大力开发民用核能、生物能源、智能电网以及海上风力发电等项目,中国愿意投入资金,共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用资金换取国外先进技术,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拼接,而是技术的融合。因为购买的不只是资产本身,还包括训练有素的员工和技术的操作与管理。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溢价买入”,用略高的价格购买先进的技术是一种跨越鸿沟的捷径。

相关链接

美国在页岩气开采方面是行业的领导者,成效显著。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并逐步实现能源自给自足。(www.daowen.com)

中国投资者分析诸多因素后,积极参与美国项目,以获得开采技术和生产经验。例如: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斥资17亿美元购买美国先锋自然资源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页岩项目40%的股权

目前,中国页岩气开采势头良好,迎来了大发展。2020年,中国的页岩气产量达到200.4亿立方米,比2019年的153.8亿立方米,增长率高达30%,在国产气中的占比突破10%,成为国产天然气产量增长的主力军。当前,中国的页岩气产能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产量在8年间增加了200倍,页岩气将成为中国油气产业新的增长点。

(三)加大与发达国家融资合作,获取新技术

1.英国向中国企业提供“特别待遇”优惠

中国和英国两国各有所求,具有合作基础。英国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向中国银行提供了所谓“特别待遇”,即英国审慎监管局(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将允许中国几大银行,通过伦敦分行经营融资业务,这将是一个重大突破。目前,在伦敦的中国几大银行均以子公司形式存在,与当地银行一起接受英国审慎监管局的管理。因此,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国有银行能够通过分行开展业务,不仅将在中国国内获得巨大资源,同时还能相对减少英国审慎监管局的监管程度,这将提高中资在英国市场经营的自由度

2.中国与德国的技术合作顺风顺水

中国与德国经贸合作正处于顺风顺水时期,双方都有合作的诚意和实力。德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化国家,经济领先、技术优秀、人才辈出,尤其是科技研发环境优越。中国企业最看重德国的人力资源,德国拥有欧洲最大的研究联合会,欧盟20%的科学家在德国工作和生活。这里能留住人才,就能留住技术,也是中国理想的入境之地。德国工程师工作态度认真、有计划性、有职业道德,故德国以高质量产品闻名世界。在投资过程中,德国战略和投资署(Germany Trade & Invest)向中国企业提供大力支持和服务,使中国投资者在市场分析、选址决定、战略策划、投资发展项目以及法律税收咨询等方面获得快捷和免费的服务。

3.中国与欧洲合作进入“蜜月期”

中国与欧洲关系再现“蜜月期”,巴黎法兰克福和伦敦先后成立人民币交易中心。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获得中国投资者的青睐,2008年后,中国对欧洲投资比欧洲对中国的投资要多,许多欧洲国家将中国海外投资视作为数不多的可靠投资来源之一。2014年,中粮集团收购荷兰尼德拉集团51%的股权,尼德拉集团的年销售额超过170亿美元,业务分布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拉美中欧有稳固的采购平台,这有助于中粮集团跻身全球粮食贸易的巨头行列,从而增强了中粮集团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