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探讨为我国企业发展跨国经营提供了六个可供选择的战略安排。
(一)经营主体
目前,我国海外企业的经营主体有:
(1)我国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目前已先后入围世界500强。
(2)全国专营性的外贸公司,如原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原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它们是我国较早进入世界500强的外向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争取相当高的知名度。
(3)我国规模较大的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银行。
(4)我国地方工贸、技贸、银贸结合的企业集团,它们也纷纷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上争取一席之地。
(5)我国发展迅速、拥有特色和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集团,它们到国外投资办厂,采取多样模式,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如联想集团、海尔集团和华为集团,开创了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三种新模式。联想模式——海外并购;海尔模式——海外建厂扩张,扩大原有品牌;华为模式——从第三世界到欧洲,即“农村包围城市”。
(二)进入方式
我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时可供选择的方式主要有:
(1)贸易式进入,即通过出口或进口产品进入。
(2)契约式进入,即通过技术、商标、经营方法和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的转移进入。
(3)投资式进入,即通过国外直接投资,在当地设立生产企业和销售机构进入。我国企业向海外投资,可与当地资本合资经营。这样,可以利用当地合伙者的经营能力、销售技巧以及熟悉东道国法律、税务、人际关系等有利条件,使合营企业适应当地投资环境,减少经营风险,增强竞争能力。
(三)区位选择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亚太地区,这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吸引投资的热点地区。亚太地区已成为我国海外投资最多的地区,这与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文化、种族因素有关。
发达国家市场容量大,投资环境好,高新技术多,有利于我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及科学的管理经验。我国企业可在其壁垒内部布点驻足,享受其区内企业的好处。(www.daowen.com)
(四)行业选择
为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海外投资的行业重点是:
(1)投资开发国内短缺的资源性商品,如木材、纸浆、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砂等,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生产力的合理配置。
(2)发展加工工业的生产、装配和维修企业,这类企业的重点可放在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上。这些国家资源丰富,对技术要求不高,有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可以用我国的设备和适用技术投资,开办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中小型企业。
(3)向发达国家投资应以开办工贸、技贸型企业为主。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密集领域投资。
(五)技术重点
我国的技术水平虽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我们已拥有一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能够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的优秀企业,这为我国开展对外投资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现阶段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可供选择的技术重点是:
(1)利用我国传统工艺、特色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独特性,创办有特色的海外投资企业。
(2)利用我国企业拥有的生产规模小、多功能和劳动密集型的适用技术优势,投资将其推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
(3)运用我国已消化和改良的引进技术对海外投资,这种技术移植具有简便、经济而有效的优点。
总之,我国企业可以利用技术上的某些竞争优势开展对外投资。
(六)人才培养
海外企业需要培养大批适合国际化经营的高级国际贸易人才、金融财务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这一支队伍,要懂国际、懂国内、懂专业、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并熟悉海外人文环境、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方向,能与海外企业沟通。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是跨国经营成功的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跨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跨国企业的适度经营策略是由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经营目标这三者的动态平衡所确定的。企业从国内经营发展到跨国经营的基本轨迹是: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生产要素转移的投资活动。企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外生产活动时,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而且面临较长的投资回收期,风险也必然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海外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国现在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对外直接投资较多的国家之一。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抓住机遇,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