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弗农从跨国公司经营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他所提理论的不足之处,曾多次撰文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论点,主要是运用国际垄断(或寡占)行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国外投资行为。其代表作有1971年所著的«国家主权面临困境:美国企业的跨国扩散»、1974年的«经济活动的区位»以及1977年的«风暴笼罩多国企业»等。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修正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重新划分为“创新期寡占”、“成熟期寡占”和“衰老期寡占”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跨国公司依据不同的市场进入障碍来建立和维护其垄断寡占地位。不同的市场进入障碍对跨国公司的生产区位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期寡占
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期,需要投入大量生产要素,不断地改进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因此这些产品是技术密集型的。新产品经过市场促销,开始进入国内外市场。一旦新产品在母国市场占有相当地位,为了扩大这种领先地位,解决高昂的运输费及关税,降低成本,以及应对技术扩散导致产品和工艺技术标准化和国外竞争等情况,跨国公司开始将技术难度较小和生产规模较小的产品生产线转移到国外。由于工艺技术、生产成本和资源禀赋的差异,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也千差万别。
(二)成熟期寡占
当产品大致上已定型,趋向标准化时,率先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开始丧失其原有的创新领先地位,但仍可以发挥其规模经济、营销能力、市场网络等优势,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目标市场,保持其寡占地位。这时率先企业的核心优势是规模经济结构。为了保持和延长寡占优势,跨国企业主要采取牵制战略和盯住战略。所谓牵制战略,即跨国企业各自到对方的主要市场投资建厂,以避免竞争对手在自己的市场上削价竞争。所谓盯住战略,也就是寡占反应,即紧紧追随领先企业,开辟新市场,维护均占优势。(www.daowen.com)
(三)衰老期寡占
产品标准化使领先企业的产品丧失优势,甚至被市场所淘汰。有时甚至要采用产品差异化和出口卡特尔(限产定价协议、划分市场和顾客协议、操纵价格协议)来维持市场份额。这时,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成本差异,而寡占反应和市场距离则变为次要因素。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哈佛学派在跨国公司理论研究方面做出过贡献。他们的理论基础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方经济和贸易中占有霸主地位,因而哈佛学派关于跨国公司的研究自然打上了“美国式跨国公司”的烙印,以美国大企业为出发点,人为地忽略了西欧和日本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和特点。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西欧和日本企业的跨国化速度和规模逐渐超过了美国,哈佛学派的研究显示出其固有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其二,哈佛学派的研究在时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只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跨国公司,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欧一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因此,这样的研究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
西欧企业曾在18世纪到19世纪,以地缘或血缘关系进行海外投资,当时投资者即使拥有半数以上的投资也不参与经营,这说明现行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区分方法未必适用当时的情况。在以往将西欧的海外投资看作是间接投资时,很可能包含着直接投资的因素。因此,应当重新探讨现行的欧洲是间接投资而美国是直接投资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