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盈利模式:商业行为赚钱的方法

盈利模式:商业行为赚钱的方法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业模式的成立需要商业逻辑的成立,同样,商业模式的成立也需要盈利模式的成立。和商业模式一样,盈利模式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我观察市场实践多年,形成了一个观念:盈利模式是指一种商业行为或者一种创业行为赚钱的方法。这种盈利模式受到客户的质疑,导致推动起来非常困难。通过改变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也随之改变。直到产品已经卖到全世界,企业都上市了,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一直亏损。

盈利模式:商业行为赚钱的方法

对于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说,创业的商业模式极其重要,但仅仅有商业模式也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一个和商业模式配套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就不能成立,创业行为也同样不会成立。

这个观点在今天这样的创业时代,更加需要引起所有创业者和创业投资者重视。因为我们看到大量的创业失败不是死于技术,不是死于市场,也不是死于商业模式,而是死于盈利模式。

商业模式的成立需要商业逻辑的成立,同样,商业模式的成立也需要盈利模式的成立。

和商业模式一样,盈利模式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在市场里,没有多少人去研究管理学概念。我观察市场实践多年,形成了一个观念:盈利模式是指一种商业行为或者一种创业行为赚钱的方法。不管这种创业行为是什么行为,都要考虑怎么赚钱,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创业都是耍流氓。有的企业很赚钱,但是垮掉了,赚的钱都是应收款,现金流断了,纸面富贵了一把;有的创业公司现金流很充足,流水哗啦啦的,但是到年终结算也是亏损,成本太高。

以中国这些年开发的一些新兴行业为例,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风电发电以及氢能源等都存在这个问题。

我曾经参与过山东临沂沂星电动公交车项目,这个项目是中国最早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之一。在大规模量产之前,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制造成本都要100多万元,而燃油公交车40万元就够了。如果不采取强制手段,市场价格相差这么大,怎么赚到钱呢?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公交车都是固定线路,如果解决了续航能力、充电、换电时间、电机电控、轻量化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再加上补贴,电动公交车还是有利润的,可以大量发展,商业模式非常清晰。但是,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电池的充电次数、国家补贴政策有多久的持续性都必须考虑进去,如果国家补贴下降甚至取消,还能够生存吗?作为创新型企业,这个产品没有经过多年的使用实验,电机、电池、电控装置都没有经过疲劳试验,没有试验数据,没有办法测算出来。重资产产品算不出来折旧率,利润率就不准确,盈利模式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这种盈利模式受到客户的质疑,导致推动起来非常困难。公交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不能贴钱为环保买单。

风力发电也是这样。我第一次看到风力发电是1998年在新疆参观中国最早的风力发电厂时。当时我认为那个企业很难赚钱,没想到它后来成为中国风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就是今天的金风科技。如果当年他们按照发电企业来发展运营,一定不会有今天。但后来他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转型,从风力发电企业转型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如果纯粹做风力发电,要依靠补贴。虽然新疆有很好的风力发电的自然条件,但新疆不是用电大省,自身能源很丰富,电价不会高,盈利模式很难成立。由于金风科技很早就涉足风力发电,通过和国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合作,实现了风机国产化,成为风机制造企业,后来赶上了中国风电市场大发展的机遇,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厂家,才找到了企业的发展商机。通过改变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也随之改变。

特斯拉是电动汽车,创始人马斯克是电动汽车领域最成功的一个创业者。他在美国创业的时候也非常不顺利,也拿了很多风险资本,包括政府补贴。直到产品已经卖到全世界,企业都上市了,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一直亏损。这是典型的美国梦创业模式。但是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相信特斯拉会赚钱,可以找到盈利模式。只要他们的企业规模达到盈亏平衡点,再加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各项技术都在不断迭代、不断突破的过程中,有了市场规模,有了系统技术、企业研发、工艺体系,还有市场品牌以及持续的资本融资能力,他们一旦实现盈利,就会是非常赚钱的企业。

中国的贾跃亭也在学习特斯拉模式。他是在国内把企业做到巨大的规模,也建立了资本市场良好的信用之后,腾挪出大量资金用于全新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我在做国际并购的过程中,也通过朋友向乐视推荐过成熟的国际汽车品牌,推荐对象也是乐视的投资人,他们研究后放弃了。这时我就对贾跃亭投资新能源汽车的思路产生了质疑。如果他是要建立产业生态圈,为什么一定要在汽车行业这个最成熟的产业领域从创业环节开始呢?世界上有很多高端汽车品牌和平台可以并购,通过并购不仅有了财务业绩,同时可以满足进入汽车行业的所有需求。如果完全从头开始做,乐视和贾跃亭除了中国这个汽车市场和他们曾经拥有的信用之外,和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而特斯拉已经上市七年,企业都还在亏损,贾跃亭能走出这个巨大的财富漩涡吗?

乐视复牌时的连续多个跌停已经把乐视和贾跃亭的所有信用透支了,被梦想窒息的中国股民和投资者或者这个市场还能看到贾跃亭的荣耀回归吗?虽然这个结局还没有到来,这个世纪谜团还需要时间去解开,但是对于创业行为和创业者来说,乐视和贾跃亭不应该成为怀揣中国梦的年轻人追随的楷模。我和乐视没有任何恩怨,也没打过任何交道,和贾跃亭也从未谋面,单纯针对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我认为任何时候,商业逻辑都会是最后的赢家。从最新的情况来看,由于融创孙宏斌的介入,贾跃亭玩了一把金蝉脱壳,割裂了自己和乐视的联系,让孙宏斌充当了一次冤大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贾跃亭一方面并没有从巨大的债务纠葛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还在努力实践他的造车梦想,在市场上继续完全依赖巨额融资来成就他的汽车梦。我认为,这始终是一个不符合商业规则的荒唐故事。即使未来贾跃亭依靠FF(法拉第未来)汽车大红大紫,成为踩着无数个因为他而赔钱的肩膀取得成功的英雄,这种成功和努力也是不值得歌颂的。(www.daowen.com)

汉能集团又是另一个典型。2013年,汉能集团内部有人找我,看看是否可以合作,给香港的汉能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那时,汉能业绩很好,但市值很低。我向香港同行咨询之后,他们建议我不要接触、不要介入。香港资本市场虽然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市场,但是非常复杂,水很深。后来汉能在香港的股票市值确实上去了,主席李河君做了时间最短的中国首富,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崩盘

汉能集团在太阳能薄膜电池上的创业和投资是值得钦佩的,数以百亿的研发费和海外技术团队的并购让汉能集团在太阳能薄膜电池上有了最领先的技术和应用。如果没有当年汉能在丽江建造的金安江水电站给集团源源不断地提供巨额的创业资金,汉能集团很难坚持下去。汉能在太阳能薄膜电池上的创业投资在世界范围内看都是不错的选择。商业逻辑上,谁都知道太阳能产生的巨大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本非常低廉。但是如何把太阳能能量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低成本能源,优于石油煤炭、天然气、风力发电等,这是所有科学家都想做的事情。谁掌握了最廉价的应用技术,谁就会功德无量。但是巨大投入形成的产业能力什么时候能产生正的现金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盈利,对汉能集团和李河君先生来说至今还是一个难题。目前,他们采用了和地方政府合作,与地方政府创办产业基金的模式,在各地创建薄膜电池发电厂,把技术和资本、土地、地方政府绑在一起,共同探索这个尚未解决成本、尚未创造正流量现金的项目,我为他们捏一把汗。

同样在能源领域,这几年有一家企业异军突起,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世界500强。这家企业在国际能源领域频频出手,声名鹊起,它就是中国华信集团。也许很多人不明白华信集团的商业模式,但是我从不多的了解中至少大体明白,他们是借助中国巨大的能源需求,通过石油天然气的交易产生巨大现金流,用足了现金流产生的资金和信用,实施并购、投资交易,把现金流当资本,获得巨大发展商机,从而成为世界500强的。这样的商业模式不具有可复制性,但是说明一个问题:有巨大现金流的前提下,只要科学运营,巧妙运用,虽然现金流产生的利润不一定高,但用活了流量,照样可以形成很强的投资能力和盈利能力。

传统企业的盈利模式经常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设计。不管是生产制造还是服务贸易,最基本的盈利原理就是提供产品、获得收益。盈利模式不单要考虑盈利的财务模型和进行创业的财务分析,任何静态的模型和分析都是常量,实际创业过程中价格是变动的,成本也是经常变化的,这两个因素是决定企业盈利最基本的数字。但是,市场价格总是千变万化的,在分析创业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最低价格和可以想到的最高产品成本进行计算。这就是MBA教科书通常所说的敏感性财务模型分析。

除了价格和成本之外,还一定要安排好经营性现金流。不论你有多高的投资收益、产品价格差,是不是市场独角兽,现金流的保障是所有盈利模式的根本。现金的流出和流入都要有精心的财务把关。发达国家很多企业破产并不是因为企业产品、技术、市场出了问题,而是现金跟不上,不能有效偿还债权人的债务,尤其是一些刚性兑付的有息债务,一旦支付不了,企业就要宣布破产。所以发达国家很多企业不是因为亏损、不是因为不赚钱,而是因为现金流跟不上,盈利模式出了问题而破产。

新时代很多创业者是新经济创业者。新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就是财务的不确定。很多创业者一创业就告诉大家需要烧掉多少钱,但烧了钱之后能不能实现盈利,或者现金流如何平衡,他并不清楚。

VR(Vitual Reality)不能不说是这个时代最新的创业业态之一。VR被称为虚拟现实,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的虚拟的3D现实,通过特殊制造的VR镜,让人沉浸在虚拟场景之中。这个业态包括VR内容的IP制作、VR镜的生产两个主要研发和制造环节,这两个环节能否赚钱,主要是看IP的创意平和VR镜体验场景的效果。一时间,各大购物中心到处开满了VR体验店,好不热闹。媒体也推波助澜,以为VR发展的春天来了,风口到了。但没有坚持几个月,VR终端店很快就销声匿迹。有的公司用VR开发了看房软件,直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作为终端呈现出来;有的公司开发了VR超市,企图通过虚拟超市让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更加方便。不管哪个环节,必须有稳定持续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终端客户才可能盈利。但是,每一个终端客户都需要有很好的产品体验,达不到体验效果,客户的新鲜感过去之后,项目的持续性就消失了。终端不赚钱,IP软件开发就不会赚钱,设备生产也没法赚钱。体验效果达不到预期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可能是基础运营商提供的网络速度不够,可能是芯片密度不够,可能是IP还没有达到要求,也有可能是VR镜的体验效果还不行。那么VR这个行业到底是不是可以作为创业者的创业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关键是VR的市场应用和需求到底有多大,还有哪些应用空间可以开发出来,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如果忽略市场的容量和开发速度,大量的创业行为拥挤在狭小的市场空间里,很多创业者就会因为找不到盈利空间而死在艰难的创业路上。

新媒体行业爆发后,各种媒体形式不断出现。网络直播这样的新媒体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它相当于无数个小型电视台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生长出来。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电视台基本就是印钞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视频普及之后,网络剧作为一个剧种流行了,而更加流行的就是网络直播这个业态。网络直播投资非常简单,一套小小的摄像设备就可以,没有导演,也不需要制作,成本低廉。但是能不能成为一个持续的网红,聚集多少个粉丝给你创造点击量、和你形成互动,就要看持续的能力。要么靠唱功、要么靠颜值、要么靠会说或者搞怪,但是盈利模式是很难把握的。虽然成本不高,但赚钱才是王道。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媒体的信息传输是单向的,即便有交互,速度也很慢,且信息不对称。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要看这个媒体的受众数量,数量越多,媒体效应越大,价值就越高,广告价值就越大,企业赚钱也就越多,他们就有能力把内容做好,形成经营上的良性循环。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统治时代。双向、多向、不定向的去中心化多媒体生态的出现,开始分散传统媒体的价值。首先是传统纸质媒体市场被分解,然后是电视媒体收视率下降,以微信作为交互平台的移动多媒体把数字、图像、视频作为即时通信的内容载体,把整个世界的人都变成了低头一族,甚至连美国总统都成了通过社交媒体来发声的总统。媒体产业的生态完全改变了,商业模式也完全被颠覆,盈利模式同样随之而变化。过去媒体主要是通过广告来盈利,而如今的媒体几乎都要依靠直接经营才能生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