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型创业模式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创业机会。这种创业模式也是原创型创业模式的一种,由于带有强烈的技术特征,科技型创业模式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我们早期对科技型创业模式的理解,主要是基于工业革命时代之后产生的大量技术成果。这个阶段从时间上基本在20世纪的后20年,也就是1980年到1999年。这期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到达顶峰,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诞生了大批科技公司。这些公司没有从GE通用汽车、西门子、杜邦、壳牌、丰田、福特这些传统产业巨头中诞生,而是在传统产业和新兴工业的变革交替中突然崛起,比如微软、苹果、脸书和亚马逊等。所以我在这里会分别对传统科技和新兴科技发展爆发出的创业模式进行简单分析。
传统技术创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就已经达到一个顶峰,在传统工业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已经非常困难。绝大多数创业公司只有在已经拥有的技术环节上通过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质量、缩短周期、减少用工为目的的技术改造、技术更新来创业。比如发动机,不管今天的发动机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但始终没有背离发动机诞生时的基本原理。1895年至今100多年来,发明第一台柴油发动机的德国曼公司如今还是世界著名的柴油发动机生产厂家,从第一台发动机到今天的发动机,历经很多次改进,从排放、充分燃烧、减轻重量,到增加强度、提高功率、减少能耗,有许许多多项技术革新,但是谁颠覆了它呢?至今没有。
真正的颠覆始于被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能源革命。能源革命首先是从以燃煤、燃油为主,变革为清洁能源和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新能源。新能源的变革带来能源传输、能源转换机制的变革,由此带来以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生态的变革。这些变革会因为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发明和创造,带来爆发式技术创新的创业机会。
比如,以光伏为基础的太阳能技术这些年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光伏发电从硅片到薄膜的进步带来了很多技术创新的创业机会;如何将接收下来的热能存储起来,又是一项需要不断发展进步的创新技术;如何提高热能的转换功率主要依靠逆变器,逆变器的研发和进步也是创业创新的机会;太阳能直接作用于家庭应用的时候,被称为分布式太阳能技术,目前这类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热能资源大比例浪费导致消费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推广,潜在创业机会巨大,我们就看到有来自德国的技术成果,可以把浪费的太阳能从80%减少到30%左右。
新世纪的科技型创业模式比起传统工业时代科技型创业模式,具有天翻地覆的变化。能源革命带来从单一能源依赖到多元化能源结构的变化,从基础技术研究到应用终端的研究都呈现几何级数的机会增长。而半导体这种基础材料在技术上的突破,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新型信息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下游的应用催生了半导体基础行业的巨大投资和创业;芯片研发、生产、应用投资,芯片设备研发和投资也成倍增长。物联网时代即将随着IPv4向IPv6的平滑转换,以及5G通信技术的应用,建构新的互联网生态,万物互联所产生的应用级扩张,将形成更高级的科技型创业模式。
科技型创业模式的本质在于科技。但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问题是,技术成果如何从技术优势走向应用,走向公司产品和服务,走向成功的企业和品牌。
再次回到前面提过的中国最早的大数据创业企业万库标杆公司。从1996年到今天,公司成立已经22年。我觉得这是一个举世罕见的从创业到现在拥有巨大商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但至今没有成功应用的公司。张明盛具有超前的意识,提前十多年就已经开始大数据创业,无疑是国内最早的;巨大的行业资源的投入动用了很多国家数据资源和行政力量,数学天才的核心算法及语意关联的技术价值也是独特的,然而项目至今给人的感觉就像发现了可燃冰,可以开采出样品,但什么时候实现商业化、低成本规模化开采仍遥遥无期。可见,最终解决应用落地、实现商业价值、提供给人们可以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笑傲江湖。
不久前我发现的一个企业也有同样的特点。上海赋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所见到的中国最优秀的农业科技公司之一。公司从最早开始创业到今天,也已经18年了,创始人李付中先生是一个技术专家,主要专业是计算机。20年前,李付中已经是国际著名计算机公司高管,年薪百万美元。他发现中国农业水平很低,立志要把他的技术运用于农业科技。使命和情怀让他毅然辞职,开始研究农业产业化与技术创新,成了农业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历经18年,他结合国情,将企业打造成中国首个把种植业、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相结合的高科技、数字化农业科研企业。但是我们发现这个非常具有优势的公司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不知道怎么赚钱。他们具有技术优势,可以规模化、工厂化地生产有机蔬菜瓜果;他们也有成本优势,我把他们的成本和美国同类公司进行过比较,之后美国公司就不再和我联系。但为什么不能把产品源源不断供应给市场呢?这就是科研人才、技术人才创业的共同问题——对于商业模式设计、盈利模式设计以及市场渠道、企业经营管理都不擅长。(www.daowen.com)
类似的情况我在将近20年前曾经遇到过很多次。前文提到过,1999年,我第一个将风险投资概念和机制引入云南,在政府支持下,创办了云南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我以为云南有许许多多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尤其在生物技术领域,因为它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以及世界稀有的气候条件。我们从大量的科技企业中考察、挑选了不少创业公司,包括后来被国际巨头并购的滇虹制药。给我印象最深的反而不是那些生物技术企业,而是一个电信供应商。那家企业名叫卡苏欧卡国际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是一个互联网接入系统供应商。世纪之交,正是中国大力发展光纤通信的时候,大规模建设光纤通信网络,行业里的优秀企业是“巨(龙)大(唐)中(兴)华(为)”,而云南这家公司曾经承接了从美国绕道日本进入中国的接入技术。早在1997年最辉煌的时候,他们就在窄带接入领域成为云南仅次于几家烟厂的利税大户,结果因为内耗,创始人被抓进监狱,查了两年无罪释放,回来要重新开展接入技术市场的时候,中国已经从窄带进入宽带了,卡苏欧卡再没有了技术优势。它由于人为的原因,持续经营被中断,丧失了技术优势,最后导致企业破产清算。这个案例说明,技术型企业必须要持续经营,需要不断有持续的技术研发,才能在市场保有生存的机会。
我当年在云南考察的很多科技型企业除了滇虹药业之外,几乎都没有活下来。那时云南省政府为了发掘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一八办”,就是列了18个生物科技项目,由政府直接安排资金扶持,除了绿A螺旋藻这个项目今天还偶尔能在市场上看到之外,几乎都销声匿迹。
科技型创业模式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历了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各种鼓励措施、扶持政策之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作为一种创业模式,它有着自身不一样的规律。
首先,是对科技的定义和界定。中国每年都产生很多科技成果,这些年国内发展迅速,很多早年出国的科技人才也纷纷带着技术回国创业,不管是传统产业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科技型创业的首要因素是科技本身。在科学技术爆发式出现的时候,中国也迎来了利用科技进行创业的最好的时代。但是,创业者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技术成果是不是可以作为创业的技术成果。虽然我们都知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专利增长和数量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一直都不高。而且不少技术成果本来就不适合转化,也不是可以应用的;很多技术成果不是直接用于应用终端的,还有很多还需要再投入、再研发,才能够进入应用领域或者产业化。
其次,科技型创业一定要分析清楚准备用于创业的科技成果是不是有市场,技术成果到产品的生产技术是不是成熟,工艺是不是过关,有没有可以生产的设备,产品量产后有没有成本优势,产品技术的知识产权有没有保护措施,等等。我看过无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是没有经过市场检验、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格式编制出的标准文本,很多项目最终的结果和报告写的东西相去甚远。
去年我应一个朋友邀请,去看一个号称要把市值做到万亿级的高科技项目。这个项目的出发点是在所有家用以及工业电器在关掉电源开关后,电器设备仍然处于耗电状态。据统计,每年这种耗电会消耗一座三峡电站的发电量。于是,几位半导体科学家研究很多年,研发出一种智能化瞬时断电装置,只要安装在所有电器上,关掉开关就不再耗电。我去现场考察之后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项目的技术门槛不高,所用的芯片也不是高等级的,一旦产品化、市场化之后,如果有很好的效果和市场预期,很容易被模仿。当时他们就说产品马上就要面世,希望投资者能够尽快投资,不然错失良机。如今大半年过去了,产品没有任何音信。
最后,科技成果是科技型创业模式最重要的要素,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里面,科技仅仅只是要素之一。这是很多科技型创业公司创业成功最大的障碍。很多科技人士过高估计了科技的作用和价值,忽略了一个企业成功所必备的资本、团队、公司、市场等多种因素。估计在中国因为非技术原因失败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占这类企业失败率的50%以上。科技成果首先必须做成产品或者服务,被市场认可之后,还需要创建这个技术产品的载体,这就是公司。一个公司需要资本、团队、销售、公司治理、组织体系、经营管理,还需要设计科学的商业模式以及持续的盈利模式。其实在科学技术之外,其他因素,比如公司治理、公司运营、产品营销、投资融资也是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