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后,必然涉及核心竞争力定量研究,对核心竞争力进行量化识别与评价的最好途径就是建立相关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已有专家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提出多种观点,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本节拟建立一套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与评价体系,并对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进行分析。最后以橡胶轮胎为例,设计了适合轮胎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审视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与评价方法
1.不同的研究观点
对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角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从能力角度建立评价体系;二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特征建立评价体系。
(1)从能力角度建立评价体系的相关文献。
①余伟萍等人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核心竞争力的架构进行了研究。企业竞争优势主要还是来自企业内部,企业作为一个能力体系,积累、开发和运用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
余伟萍等人检索了自1990年以来共167篇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文献,分析每篇文献,记录关于构成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段落和句子,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精练,获得核心竞争力主题词或因素,生成核心竞争力文献内容分析表,从而获得核心竞争力因素677条。然后由专家小组对所有核心竞争力因素进行归类、汇总,统计核心竞争力因素出现的频数,生成核心竞争力要素频率。
②王建华认为在进行竞争力评价时,应选取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强的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单个评价指标仅反映企业竞争力的一个侧面或某一方面,但整个评价体系却能够细致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全貌。王建华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九个方面:企业竞争力的经营环境评价、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价、企业战略能力评价、企业的生产能力评价、企业的市场能力评价、企业的技术能力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评价、企业财务能力评价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王建华提出的企业竞争力由上述九个方面综合评价而成。不同的次级指标评价的角度不同.但基本上涵盖了企业竞争力的各个方面。
③郭焱和郭瑞提出竞争力层级框图。位于最底层的是资源。资源是竞争力的建设基石和组织价值链的输入,是“被一个公司所拥有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任何东西”,每个企业都有各种各样的资源,但企业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对于资源的配置不同。位于第二层的是能力,能力是“企业开发其资源的才能”,是“利用企业资源来完成某项生产任务或经营过程的才能”,它们构成了一系列管理资源的相互作用的经营过程和程序。竞争力位于第三层,竞争力是个特殊能力,是一个具有交叉功能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能力,竞争力通常在企业的战略经营单元的功能性能力的结合处产生。由于其强烈的“聚合性”,竞争力能为企业提供产品竞争的新模式。位于最高层的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略经营单元的边界相交叉,并且是由不同的战略经营单元的竞争力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核心竞争力是遍布于企业的竞争力的集合。所以核心竞争力的定量辨识由以下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决定绩效评价指标和构造企业现有能力;
第二步,用AHP中的指数标度法评估绩效贡献;
第三步,找出关键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2)基于核心竞争力特征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的主要观点。
①胡恩华等人指出,评价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可以从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入手,他们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指标体系及其结构。这些指标可评价企业整体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对于权重的决定采用AHP法。
②范徵在其《核心竞争力—基于知识资本的核心能力》一书中建立了基于知识资本的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他认为一个企业要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必须经过核心能力四特征参量的检验,即价值创造、可延展、难以模仿和自学习性。在范徵的指标体系中,“评价目标”为基于知识资本的企业核心能力。评价要素由“人力资本与核心员工能力”、“技术资本与核心创新能力”、“组织资本与核心组织能力”、“客户资本与核心营销能力”、“社会资本与核心关系能力”等共同组成。评价指标由1项定性指标和5项定量指标组成。
2.指标体系评述
(1)基于特征进行评价的可操作性不强。由于对核心竞争力特征各人表述不同,所以基于特征进行评价的可操作性不强。
从核心竞争力特征的角度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是一种较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对于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研究,专家学者提出多种观点,胡恩华和范徵都从价值创造、可延展、难以模仿和自学习等四方面特征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但是理论界对核心竞争力的特征都未达成一致意见,除了以上四种特征,对核心竞争力特征的表述还有:路径依赖性、动态调整性、知识集合性、盈利持久性、被感知。所以根据目前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现状,从特征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可操作性不强,如只对某方面的特征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会有失偏颇。
(2)从能力角度建立评价体系较为合理。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及其内涵,企业本质上是一个以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能力体系,从能力的角度建立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
虽然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以及研究的角度多种多样,但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来看,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能力体系。与以往的企业理论把企业看做是一个产品、业务或者资源的集合体不同,在核心竞争力理论中,企业应当被看做是一个能力。每一项业务或产品都有自己的业务链或生产链,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由一定的业务能力来完成,这些业务能力进一步又可以分解为“分能力”和“子能力”。依次,企业实质上二是由各种各样的细分能力组合而成。企业的能力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更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内部的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评价核心竞争力从企业内在因素出发是合理的。
而且,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核心能力则是企业拥有的最重要的资源或资产。企业能力可以从本质上把企业能够承担和进行内部处理的各种活动进行界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储备状况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特别是决定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能力实施的高效率能使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并使企业获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
(3)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应设为企业绩效,而非核心竞争力。郭焱和郭瑞在竞争力层级框图中提出: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时,把目标层设定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可以商榷的。因为如果将目标层设为核心竞争力,则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即认为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而将“目标层”设为绩效是合理的。因为,逻辑上,绩效是由能力带来的,绩效的高低可判断能力的强弱,从而评价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类似的观点也出现在吴价宝的相关文献中。
(4)财会和非财会绩效矩阵框较长的概念值得商榷。郭焱和郭瑞通过财会和非财会绩效矩阵框图,认为关键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是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混淆。
通过“财会和非财会绩效矩阵框图”对权重进行分析的方法值得借鉴,但是据此认为某一种能力即关键能力的结论是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混淆。
(二)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1.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建立步骤
(1)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①系统性原则。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必然有主要因素和辅助因素。应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确立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主因素。②科学性原则。指标的概念必须清晰,各指标之间尽量减少包容性。③可比性。在建立指标时应尽量能反映行业内的普遍现象。④可观测性。应综合考虑硬指标和软指标的特点,以定量研究为主,加强指标体系的可观测性。
(2)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①对企业环境进行分析。②参考已有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③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④对各指标进行评分,根据步骤③的结果,进而得到核心竞争力的总体评价。
2.分析方法
(1)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法。①PEST分析。②波特的五力模型。③SCP(结构、行为、绩效)分析。④平衡计分卡。⑤SWOT分析。
(2)层次分析法(AHP)。①建立判断矩阵。②排序与计算。③组合权重。
(三)轮胎制造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www.daowen.com)
1.轮胎制造行业SCP分析
(1)市场结构。从根本上说,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轮胎制造行业属于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高产业集中度、高进入和退出壁垒等特点。
笔者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方面对轮胎制造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①市场集中度。中国轮胎行业在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改革重组后,生产集中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地域化明显。二是大企业、大集团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②产品差别化。轮胎产品品种多样,轮胎产品不是一次消费品,轮胎的翻新工艺和翻新价格也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该产品的重要因素。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轮胎时,综合评估性价之后,才会做出购买的决定。③市场需求的增长。轮胎行业是汽车行业的上游配套产业之一,因而轮胎产业增长与汽车产业增长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强劲,轮胎企业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延伸,带动了轮胎市场的空前繁荣。④进入和退出壁垒。轮胎行业对资本的需求量巨大,拥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家瞄准轮胎行业的高利润,纷纷策划投资建轮胎厂,但由于缺乏工艺技术而以失败告终。面对众多的新进入者,现有的轮胎厂如何留住人才也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同时,由于轮胎制造所需资金量较多,资产专用性高,沉没成本大,所以其退出壁垒也较高。
(2)市场行为。市场行为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市场占有率等)不断调整其行为,从而适应市场需求。由于轮胎制造行业属于寡头垄断行业,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所以每个企业的市场行为都会对其他企业的行为产生有效的影响,研究这种市场中的企业行为就变得非常有意义。
市场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协调行为。
①市场竞争行为。在SCP分析中,市场竞争行为包括企业的定价、广告、兼并等市场行为。②市场协调行为。市场协调行为包括价格协调行为和非价格协调行为。
在经济学理论上,价格协调就是企业间关于价格调整的协定和共同行为,最基本的价格协调形式是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但是现实的轮胎销售中并不存在理论上描述的价格协调行为。
(3)市场绩效。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笔者对轮胎行业绩效评价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技术进步状况。①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水平较低,原因在于其成本费用较高,管理效率较低;而外资控股企业整体投入产出效率较高,资产盈利能力较强。所以,我国国有控股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工艺和管理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要从整体上提高其盈利水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②技术进步状况。在研究技术上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的应用和轮胎的不断完善。在生产工艺上世界轮胎工业正向低能耗、高效率、高精度和全自动方向发展。
自外资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其先进的制造工艺被引入中国,从而推动我国轮胎制造厂商纷纷加大技术投入,新专利层出不穷,可以说我国轮胎制造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水平迅速。
2.轮胎制造工业的发展特点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是橡胶工业最重要的产品。轮胎对汽车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平顺性,而且影响汽车的环保性能和运输效率,所以轮胎制造工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①轮胎的发展有赖于设计理论和技术进步。②轮胎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于汽车制造行业的需求。
3.轮胎制造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节从能力的角度建立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把指标体系的目标层设定为财会绩效和非财会绩效,通过判断能力对绩效的影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
(1)技术能力。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轮胎工业发展势头迅猛,随着多家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引进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内子午线轮胎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公路建设发展如火如荼,轮胎行业更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增长。
在对技术能力进行评价时,通过企业核心技术水平与行业最优水平的比较,可从总体上反映轮胎制造企业的研究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在同行业所处的地位。研发的投入产出可以从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等指标来体现,并衡量研发的新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又具高附加值,能否为客户带来价值。成品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轮胎生产工艺和研究技术的应用水平。
(2)制造能力。新产品、新技术只有进入生产活动,才可能形成批量的产品投入市场,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造能力是一种积累能力,可通过设备的新度系数、中高级技师比率等指标反映。在市场存在强大潜力的背景下,轮胎制造企业是否能实现规模经济将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效益。
(3)管理能力。我国轮胎制造企业,特别是一些老牌的国有轮胎企业根据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正对自身各项管理能力进行改革和完善。面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应对轮胎制造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领导人如何转变思路,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成为企业是否具有国际水平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面对外资的竞争和民营企业的崛起,如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企业家们关心的课题,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能力指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轮胎制造企业中,员工的配备、员工的培养,以及员工的绩效的评估成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4)营销能力。在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营销能力包含于企业的市场行为中。营销行为包括定价、广告等市场竞争行为,以及价格和非价格协调行为等市场协调行为。强大的营销能力可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使技术创新的价值得以最终实现。轮胎企业现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营销能力的强弱对内资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重要。在成本相近时,较强的营销能力就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5)创新能力。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创新能力被许多学者引入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针对轮胎制造企业,研究技术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工艺的创新能力最终反映在企业的产品上。而对处于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强弱,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进步的重要环节。
研究技术的创新能力主要反映了企业对新材料的研究和轮胎结构的研究能力。生产工艺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反映轮胎产品达到低能耗、高效率、高精度和全自动水平的实现程度。
(6)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整合,并与先进的企业组织文化融为一体,才能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松下幸之助说过:“一个企业的成功,当然涉及许多方面的条件和因素,而是否有正确的经营理念,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
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指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宽松的工作环境将人才吸引进来并留住,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动作用。
轮胎制造行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见表6-1和表6一2
表1 轮胎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案层
表2 轮胎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标准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