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后标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优化后标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发展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通过上述的回顾和分析,交通运输的发展阶段可概括为: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经历了以内河运输为主到铁路运输为主以及公路运输为主的不同历史阶段,并开始进入了各种运输方式协调一致、相互衔接的运输系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优化后标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一)引言

交通运输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手段。交通运输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其实现形式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从依靠人力、畜力、自然力(如风力、水流等)为动力的原始形式发展到以现代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沿海、远洋)、民航、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系统集成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但在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加速了交通运输实现形式的改变,使交通运输的实现形式越来越社会化、智能化和效益最大化。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现代交通运输的组织形式。实现这一运输形式将减少客货运输的中间环节,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协调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合理运输。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发展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尽管在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一体化运输体系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理论建设还很不完善,具体实践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节试图通过研究和分析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理论和实践。

(二)交通发展的历程与现代交通

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以往的交通运输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在最近的200多年中表现的比较突出,近100年中变革的速度又明显加快,而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变革的速度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正如美国运输部制定的《2000至2005年战略计划》中指出的,“现代技术正在以革命的方式和惊人的速度改造着运输业。过去美国运输业所发生的巨大而漫长的变革,如今只需数月便可完成。”回顾近200年的交通发展史,不难看出,技术创新不断改造和提升运输工具现代化水平,运输工具的不断更新和提升又带动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创新和发展,运输工具和交通基础设施不断适应的过程也推动着交通运输的实现形式不断进步。交通运输从原始的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到今天的现代运输方式,以及近200年来,从水上船舶到陆上马车和火车运输,从汽车运输到飞机运输的普及,交通运输经历了以内河运输为主到铁路运输为主,再到公路运输为主,以及现在的以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沿海、远洋)、航空与管道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结合的联合运输,并逐步摆脱了单一运输方式为主的实现形式,步入了综合的、系统的发展阶段。

1.内河运输

内河运输是最古老的运输方式之一,原始交通运输阶段,陆上运输主要靠人力、畜力,而内河运输则主要靠风力与水流。当时的内河运输无论从运输的方便性和提供给人们运输的能力,还是运输的动力,都优于陆上运输,加上当时的人类生活离不开大江、大河,所以内河运输成为最具优势的运输方式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开始在水上运输得到应用,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RobertFulton)在纽约第一次试航成功“克拉门特号”(Clermont),使得内河运输逐步成为广泛使用的现代运输方式,促进了沿江、沿河的产业布局,为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2.铁路运输

19世纪初的蒸汽机车的发明,将铁路运输方式的广泛应用带入到一个新的时期。1825年英国在斯托克顿到达灵顿修建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并投入公共客货运输,揭开了铁路运输的新纪元。此后的100多年间,世界铁路运输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欧美各国不断掀起筑路高潮,到20世纪40年代,仅美国的铁路就达40多万公里。由于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输能力大、可全天候运行,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几乎垄断了陆上的客货运输任务,铁路的修建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打破了单纯依赖沿江、沿河进行产业布局的框框,带动了国土开发。时至今日,铁路运输仍然在交通运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铁路运输仍是陆上运输的骨干。

3.公路运输

内燃机的出现及小型化,推动了汽车工业发展,并使汽车运输具有的优势得以发挥成为可能。1909年,德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公路,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公路运输迅速崛起。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公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道路等级的不断提高,现代技术推动着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充分展现了公路运输方便、快捷、灵活、机动以及“门到门”的特点,在几十年间,公路在与铁路和内河运输的竞争中逐步取得了优势,并成为各种运输方式中最受用户青睐的运输方式。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公路运输的这一优势更为突出。

4.民航运输

民航运输是20世纪初出现的新型运输方式,它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民用航空运输具有运距长、速度快、方便、舒适等特点,是目前最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之一。民用航空运输对幅员广阔的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洲际客货运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民航运输既是一些国家内部的交通运输工具,又是国际人员与货物交流最便捷的运输方式,近几十年来,全球的民用航空运输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速。

5.海上运输

海上运输是内河运输逐步向沿海与远洋延伸发展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力推动了海上运输的发展,加速了沿海港口和运输船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海上运输在洲际运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对满足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运输方式,它在运输油气资源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世界上的第一条输油管道建于1865年,在随后的100多年中,管道运输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陆上油气资源及产成品运输和海上油气资源运抵陆上最主要的接运方式。

由此可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推动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变革,再发展、再变革,直到现阶段的方式融合。通过上述的回顾和分析,交通运输的发展阶段可概括为: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经历了以内河运输为主到铁路运输为主以及公路运输为主的不同历史阶段,并开始进入了各种运输方式协调一致、相互衔接的运输系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www.daowen.com)

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早期是前苏联运输经济专家提出的。本意是:为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通过计划经济的各种手段,使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但由于人为因素过多,市场对交通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没有纳入其中,尽管当时不少运输界的人士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曾作出过极大努力,到头来效果不佳。行业垄断,各自为政,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现实情况,不但没有使这一先进的理念得以推进,相反,使人们对此产生了怀疑。然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到现代市场经济时,由计划经济国家提出的这一理念开始引起他们的重视,先是学术界的讨论,后来是政府的干预。如提倡和鼓励一体化运输(IntegratedTranspin‘tation)、多式联运(MultimodalTranspot·tation、IntermodalTranspor’tation)、联合运输(CombinedTransportation)等都是在此间产生的。但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定,特别是技术手段的限制,这一概念的应用还主要就某种运输方式内部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而言,而且主要是以货物运输为对象,其实践的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形成还不能涵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全部。

较为系统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理论思想是由中国的运输经济专家于20世纪80年代完善起来的。理论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关系,运输方式内部的干线与支线、场站与枢纽、设施与设备、装卸与运输等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经过近10多年的理论发展和进一步的实践,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概念又得到了补充和完善。现代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理论思想可概括为: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客货用户的要求,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五种现代运输方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研究、系统规划和系统建设,形成整体的系统能力,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在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的前提下,为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及客货运输用户提供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经济优质服务的综合系统,最终实现便利产品流通,增加生产者的经济价值。依据这一基本概念,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至少要包括由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组成的三个子系统:。

一是通过科学的系统研究、系统规划提出并实施的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客货用户要求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与运输装备系统;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手段为基础的安全、高效的运营与管理系统;三是充分体现市场经济规律与“用户选择”、“以人为本”服务准则的优质高效服务系统。

(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作用

由于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在运作方式上存在着方式间的隔离,缺乏整体功能和系统功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各国在突破传统运输体系、实现新的运作方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目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已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综合运输体系所发挥的作用亦Et显突出。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国边防建设与国土开发,国家需要一个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满足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与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国家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即以最小的运输资源消耗来获得最大的运输能力、运输效率与效益。如美国的运输发展战略中,将确保运输业生产价格指数增长低于全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增长,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战略的首要目标。

要满足这一要求,需要各种运输方式在总量、结构、布局上做到合理配置,在运作方式上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运输系统能够满足客货用户的要求,并能为客货用户提供最安全、方便、快捷、舒适和经济的服务。因此,只有通过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才能达到。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要求。现代物流系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物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提出的新要求,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物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的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理念的核心是产成品供应链一体化的管理,其基础是一体化。交通运输作为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一项主要功能,能否体现和满足现代物流的理念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没有交通运输的整合,就不可能有一体化的运输系统,更不可能实现现代物流系统。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出行时,不但要求运输时间最省、运输费用最低,而且对运输的安全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社会物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一样,当今社会人们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出行也很难由单一运输方式来完成。所以,要满足人们对出行提出的要求,就必须将不同运输方式共同承担的运输全过程作为有机的整体,保证在每个环节都能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快捷、方便、舒适与经济的高质量服务,同样,没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就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它既要满足国家整体利益、企业需要与人们出行的要求,又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活动对其提出的各项新的要求。为此,就交通运输体系而言,它的发展一方面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另一方面,各种运输方式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必须通过相互合作、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因为,在当今社会里,任何一种产成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靠单一运输方式已难以完成,需要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合作、共同完成。这对每种运输方式从客观上提出了必须用系统的、综合的方法,更多地采用联合运输等一体化的运输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潜能。

(五)发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为保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健康发展,自20世E80年代以来出台了一系列运输系统一体化的法律法规。以美国为例,1991年美国国会批准的《地面联合运输效率法案》(简称ISTEA冰茶法案)明确强调并支持多式联运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2006年公布的《2006至2015年交通战略计划》将“形成一个足以支撑美国经济发展的运输系统”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之一。由于许多发达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与运输装备的总体规模与技术装备水平已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20世垒己8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西欧各国的重点已转向提高基础设施与运输装备的总体技术水平。在客运快速化与货运物流化的发展趋势中,一方面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完善高速公路和大型专业化港口,广泛使用现代化的运输车辆与运输装备;一方面运输管理和运输组织中积极推进运输一体化,从机构设置、法律法规,到场站设置、装卸设施和运输工具技术更新,都为多式联运的运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另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广泛应用,综合运输系统与现代物流的融合,以及积极推广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等,都充分体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要求。

(六)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实践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由于这一时期我国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沿海、远洋)、民航与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的装备水平、管理水平都还很低,加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交通运输的管理以及运输企业的经营机制难以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需要,尽管在主观上有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愿望,但由于体制与机制的制约,不可能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加之当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理论和实践都缺乏经验,这一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程比较缓慢。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它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带来新的契机。首先,较为系统的提出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从理论上明确了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实践上采取了交通先行的具体措施;其次,加快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建设速度,交通运输体系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再次,交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设施网络系统框架已经基本形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已基本形成,系统的通达度明显提高,技术装备和运输能力都有较大改善,各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快速客运系统、集装箱运输系统、铁矿石运输系统、煤炭运输系统、进口原油运输系统,以及铁路、公路、内河、沿海运输的枢纽、场站等设施和装备都步入良性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开始得到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安全保障及支持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等都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服务理念、用户至上已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民航全国联网售票系统已经建立,铁路全国联网售票系统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客货多式联运的支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建立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自身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网络系统不完善,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以及运输领域中的体制改革滞后,市场化进程缓慢等,都严重地制约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七)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目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遵循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按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思想内容,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客货用户要求,各种运输方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整体系统能力。为达到这一要求,我国的《“十一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我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长期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一建设目标,既体现了交通运输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又体现了交通运输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既体现了以优化经济、环境效益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又体现了时代特点的先进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交通安全、交通机动性以及交通必须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国家安全等,是其必须具备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