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发展本身而言,发展产业应当是一种经济行为和市场选择;同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发展,产业扶贫的核心效标之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带动作用,这是产业精准扶贫区别于一般性市场产业的根本特征。从目标定位来看,产业精准扶贫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优化配置社区内外部的各种资源,通过土地、劳动力、社会资本、市场资本等诸多要素的匹配,使产业精准扶贫成为一个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方案。换言之,产业扶贫的难点在于既要抓住扶贫开发的目标需求,又要紧扣市场需求;既要保障产业能够在市场上为投资者带来经济效益,也要村庄和贫困户个体产生社会效益和减贫效益,更要兼顾社区稳定发展和可持续性的生态环境。
一方面,产业扶贫的投入会带来资本的大规模投入,从增加收入、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对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贫困人口自身条件有限,参与产业发展的能力非常薄弱,特别是贫困人口中有许多是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群体,在发展产业方面既没有技术又缺乏资金,市场意识薄弱、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差等。[2]当前农村最有能力的是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性的公司、合作社、能人大户或者家庭农场等。怎么能让这些核心主体愿意带着穷人一起脱贫致富,是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扶贫是公益性质的,如何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就需要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既不能让企业在扶贫的过程中吃亏,能够实现自身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能把贫困户带动起来共同致富,也就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www.daowen.com)
另一方面,产业扶贫的项目选择和引入过程中,需要兼顾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前高质量发展是谋划县域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理念基础,而个别贫困县为了完成考核目标,盲目引进企业和项目,对污染大、排放量高的企业一路开绿灯,实际引入后却极易造成不良的生态后果。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同等重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产业,增加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发挥创新要素的作用,将贫困地区的生态保护和产业扶贫密切地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