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团结群众治理三害,铸就焦裕禄精神

团结群众治理三害,铸就焦裕禄精神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兰考治理“三害”工作。焦裕禄来到兰考任县委书记后,带领兰考的干部群众开展“三害”治理,有效遏制并扭转了生态恶化的趋势。与“三害”斗争的过程,构成了兰考的扶贫特殊经历,也铸就了不朽的焦裕禄精神。

团结群众治理三害,铸就焦裕禄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兰考治理“三害”工作。焦裕禄来到兰考任县委书记后,带领兰考的干部群众开展“三害”治理,有效遏制并扭转了生态恶化的趋势。与“三害”斗争的过程,构成了兰考的扶贫特殊经历,也铸就了不朽的焦裕禄精神。在脱贫攻坚时期,焦裕禄精神依然激励着兰考人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1.树立“四面红旗”

在治理“三害”期间,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同志为了激励干部群众干事的热情,树立了象征先进典型的“四面红旗”。其中,第一面红旗:赵垛楼的干劲。赵垛楼的贫下中农在7季基本绝收以后,冒着倾盆大雨,挖河渠,挖排水沟,与暴雨内涝搏斗。1963年秋天,这里一连下了9天暴雨,但赵垛楼人却夺得了好收成,卖了8万斤余粮。第二面红旗:韩村的精神。韩村是一个只有27户人家的生产队。1962年秋天遭受了毁灭性的涝灾,每人只分了12两(当时的秤是16两1斤)红高粱穗。在这样严重的困难面前,生产队的贫下中农提出,不向国家伸手,不要救济粮、救济款,自己割草卖草养活自己。就在这年冬天,他们割了27万斤草,养活了全体社员,养活了8头牲口,还修理了农具,买了7辆架子车。第三面红旗:双杨树村的道路。双杨树村贫下中农在农作物基本绝收的情况下,雷打不散,社员们换鸡蛋卖猪、买牲口买种子,坚持走集体经济自力更生的道路,社员们说:“穷,咱穷到一块儿;富,咱也富到一块儿。”第四面红旗:秦寨的决心。秦寨的贫下中农在盐碱地上刮掉一层皮,从下面深翻出好土,盖在上面。他们深翻地的时候,正是最困难的1963年夏季,村民饿着肚子将千亩盐碱地改造成良田。焦裕禄发现并树立“四面红旗”,发掘立得住、叫得响、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把抽象的标准转化为具体的样本,让人们对照身边的榜样找差距、找不足、找方向,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四面红旗”体现了兰考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同时证明了贫困村和贫困户可以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通过集体行动,有效改善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和贫困户的贫穷状况。

2.焦裕禄精神(www.daowen.com)

焦裕禄当年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治理“三害”,用奋斗和生命谱写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涵。焦裕禄同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杰出实践者。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同志广泛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几年间走访了120多个大队,跋涉2500余公里,对全县的风口、沙丘、河渠一个个丈量并绘图编号,对风沙、盐碱、内涝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有了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据此形成了治理“三害”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办法。

焦裕禄精神的核心感染力就是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常说:“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焦裕禄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顶风冒雪、强忍肝痛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焦裕禄以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爱民亲民为民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焦裕禄精神体现为“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2]在焦裕禄精神鼓舞下,兰考干部群众赢得了治理“三害”的胜利,也为兰考持续与贫困做斗争,追求美好生活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