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根据及完善措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根据及完善措施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是由邓小平同志创立的。这里最重要的是如何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根据,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还是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由邓小平同志创立的,他的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不是受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启蒙”,而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根据及完善措施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是由邓小平同志创立的。他在1979年的一次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可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市场经济这种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一改革理论经过了13年的改革和发展实践,在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上为全党所确认,明确规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定。20多年来我国经济在这一改革理论的推动下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国民经济活力得到增强,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从总体上已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认可,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变革过程。但是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分歧,有些还是重大原则问题,需要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认识,以便切实贯彻三中全会的《决定》所要求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这里最重要的是如何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根据,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还是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

有人认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一直在黑暗中摸索,只有在受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的“启蒙”,运用它去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后,才“提出了应当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建立商品经济的改革主张”;由于热心读了P.萨缪尔逊的《经济学》,进行了现代经济学的补课,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逐步形成了对于市场经济和它的各个子系统运作原理的认识”,才提出了有科学依据的建议。据他们所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是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指导下得出的。

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由邓小平同志创立的,他的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不是受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启蒙”,而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为什么说这一理论是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呢?我们知道,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是一种方法、手段为理论前提,而这一点是由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一般商品关系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本质区别,并详尽阐明了资本主义怎样利用市场机制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其生产根本目的——剩余价值生产服务的,同时还一再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力图混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的理论错误,及这种错误所要达到的狭隘的阶级目的。马克思说:“在现存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上,商品表现为价格以及商品流通等等,只是表面过程,而在这一过程的背后,在深处,进行的完全是不同的另一些过程。”[1]马克思尖锐地批判说:“还有些人错误地把这种表面关系,把这种质的形式化,把资本关系的假象看做是资本关系的本质本身,因而试图把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说成是商品所有者之间的一般关系,以此为这种关系辩护并抹杀这种关系的特征。”[2]

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现代西方经济学一直坚持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经济,他们总把资本主义国家称作市场经济国家,而尽力避免直接使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名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完全是出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目的,用市场一般平等交换关系掩盖占有剩余价值的剥削关系。(www.daowen.com)

从以上分析可以清楚看出,如果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那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充分表明把我们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思路说成是在现代西方经济学指导下产生的,是完全错误的。在西方经济学看来,有社会主义,就不能有市场经济;搞市场经济,就必须以私有制替代社会主义公有制

还应看到,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也不是突然萌发的,他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想。我们都知道,从到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思想开始,特别是斯大林在他总结苏联建设社会主义30年经验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就已经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在斯大林那里,已经指明商品生产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不会导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利用商品关系发展生产,提高效率,并提出价值规律是教育经济管理干部的学校毛泽东包括当时的邓小平,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强调了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主张,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不利用它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邓小平正是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必须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生产力发展,从而得出了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科学结论。无论从哪方面说,这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造。把社会主义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市场经济发展自己,说成是受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启蒙”,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弄懂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缺乏对这一理论发展历史的了解的表现。

当然,我们否定的是把现代西方经济学作为我们改革的指导思想的错误观点,而不是反对我们还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某些有用的东西,因为市场经济既然不等于资本主义,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那么不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总有它们共同的地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积累了更多地利用市场方法发展经济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中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东西,例如与发挥市场作用相联系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企业管理制度,金融制度等制度创新等。应当注意的是对他们使用的反映这些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具体方法,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因为总的指导思想不同,在这些具体方法中都渗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例如,如果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就会把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就会像上面提到的一些经济学者所强调的,认为非国有经济才为市场经济“提供坚实的基础”,这就导致主张发展市场经济必须竭力缩小国有经济比重,削弱它的地位;导致不能正确理解我们利用股份制这种方法的本意,不是把实行股份制看作是增强国有经济的实力和控制力、影响力的一种方法,而是看作缩小国有经济力量和作用的措施;导致错误理解国有经济在布局和结构上的战略性调整、“有进有退”的方针。党的这一方针的本意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一些人却错误地把这一措施理解为实行“国退民进”的机遇,是为了削弱和甩掉国有经济这个包袱,在行动上实行一卖了之。这一切都表明,彻底搞清楚以什么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关系改革成败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是不能含糊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