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品经济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商品关系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经济制度的本质关系。他们极度放大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的人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观点“是社会主义经济本性的认识的一大飞跃”,认为“商品关系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局范围内起中心作用的经济关系,是社会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商品经济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商品关系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经济制度的本质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等量劳动互换关系即按劳分配

计划经济代替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根据和必然结果,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在马克思看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个人的劳动直接作为社会劳动存在,不再需要经过迂回的道路转化为社会劳动,这样,生产者就不再交换自己的产品,从而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也就不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商品货币关系也就不可能存在。

马克思这里讲的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趋势和目标,至于具体要经过怎样的过程,通过哪些必经的中间阶段达到这一目标,马克思以他严谨的科学态度避免对此做详细的设计。在他看来,这是应由后来实践中的人们根据具体条件去解决的问题。

有的人把马克思关于随着公有制的建立商品关系将消亡的理论说成是具有空想性质的个别结论。他们是怎样证明这一理论的空想性质呢?他们不是就马克思的上述理论本身去评论、检查这一结论哪些方面缺乏科学根据,或者,推理得出此结论在逻辑上有哪些地方存在缺陷,从而影响结论的正确性,而是把目标和必然趋势与现实存在作简单的对比,用当前现实不是那个样子,来否定马克思提出的规律的科学性。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显然是错误的,它混淆了目标与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之间的区别。如果用这种方法看待问题,那就会得出荒唐的结论,即在科学上不允许做出预见,因为预见、假设等总是一种超前的主观活动,因而都会被认为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空想。实际上,正是由于超前于现实,它才成为争取实现的目标。

把目标与过程混淆的错误思维方法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把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成熟形态的目标当作现成的建设方案。持这种错误看法的人没有估计到公有制囊括全部生产资料不可能在革命后立即实现,也没有考虑公有制本身还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更没有估计到实现理想目标是一个从实际出发经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具体前进途径的复杂过程,他们以为照着目标的“图纸”就可以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厦建立起来,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教条主义的看法。

正是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问题上,我们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把商品货币关系看作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事物,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了排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的一个最突出的弊端就是社会经济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只重视产量、产值,而不重视经济效益,企业只是作为一个生产单位,直接听命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这就使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由于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需要及其变化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计划机构,往往使计划脱离实际,造成比例失调和资源的浪费。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做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它的实质就是在发扬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势的同时,克服计划管理体制上僵化的过于集中的弊端。其主要内容就是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中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改善我们的计划管理体制,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强大活力的细胞,据此,在改革中提出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都包括哪些内容呢?应当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商品关系。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济成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典型的商品关系,在这个领域里,经济的发展同时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农村里更具有特点。我国农村在进行改革之前基本上属于自给或半自给性的自然经济,在这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就意味着变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把更多的产品吸引到商品流通领域里来,包括在农业中发展多种经营,发展社会分工,建立各种专业户,以促进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和加深,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www.daowen.com)

另一种是全民所有制内部的情况。这里不存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也不存在变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从来就是社会化大生产而不是自然经济。从全民所有制经济领域来说,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就是大力发展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把原来的只是作为计算工具利用的价值形式变为实在的等价交换关系。具体说,它包括以下内容:

(1)使社会主义国有企业都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的主体。

(2)绝大部分产品都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过程,包括大部分生产资料,大大缩减以实物形式直接分配的物资部分,大力发展商品流通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要素。

(3)完备市场体系,不仅发展商品市场,还应逐步发展资金市场。另外,技术、信息、劳动力等也模拟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这是发挥企业自主经营的能力所必需的。

(4)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大的方面仍要由计划机制起主要作用,发挥计划的导向作用,例如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制定。在重点基本建设投资方向的安排和实施,最重要的产业部门的生产,最主要的原材料和一部分农产品的分配,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等等,这是为了自觉地按照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从根本上保证资源配置合理化。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仍然是以计划为主导,当然,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也必须考虑价值规律的作用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但其他方面,包括企业日常的生产和流通,在有条件时,应避免国家直接插手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以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利于一般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当然,在这方面也应当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防止商品经济自发性的破坏作用,同时要通过税收及其他政策防止商品交换必然会带来的收入差别过大等消极现象。

以上我们阐述了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内容,它的含义是很清楚的。但是有的人对这一论断做了片面的解释,不正确地理解了它的真正含义。他们极度放大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的人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观点“是社会主义经济本性的认识的一大飞跃”,认为“商品关系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局范围内起中心作用的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有的人甚至明确断定“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商品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

这些说法的谬误是很明显的。商品经济、商品交换是许多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的现象,因此,“只知道这些生产方式所共有的抽象的商品流通范畴,还是根本不能了解这些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也不能对这些生产方式作出判断”。[3]所以,商品经济、商品关系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经济制度的本质关系。在历史上最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商品生产在这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但是没有任何一位有经济学知识的人论证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关系,为什么它竟然会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或社会主义经济的本性了呢?谁都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等量劳动互换关系即按劳分配,这是与商品等价交换关系本质不同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关系,不应当把已经很清楚的问题重新弄糊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