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城市管理的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融合,还要考虑智慧城市管理与其他智慧项目之间的数据共享与融合。智慧城市管理通过融合各方信息,使智慧城市管理应用平台与智慧城市的其他应用平台建立开放、共享和联动机制,从而实现横、纵向的多向互联互通。通过对外部应用的开放来实现数据、流程的衔接与畅通,进而实现协作与联动。综合监督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基础平台架构、扩展系统、移动监督指挥系统、车辆管理系统、视频管理系统、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网络化分级评价管理等。
1)基础平台架构(数字城管)
基础平台架构主要由数据采集子系统、业务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组成。其总体框架如图2-1所示。
图2-1 基础平台架构框架图
(1)数据采集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用于实现采集员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巡查过程中向中心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接受中心的任务指令并反馈。其功能为实现对城市综合管理问题的信息采集、核实、核查、反馈、自行处置等操作,并且具备地图定位、部件信息的更新、通知、系统设置等辅助功能。
(2)业务受理子系统
业务受理子系统受理各种来源的城市管理问题,包括公众通过电话等途径举报的城管问题和监督员使用城管通上报的各类问题。对公众举报的问题,用户通过该系统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地址,判断问题分类,对问题进行核实,并根据核实结果决定立案或不受理。监督员上报的问题可以直接进行立案处理。在问题处理完毕后,接线员可以通过系统将问题发送到城管通上由监督员进行问题的核查。
系统将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反馈、任务核查、任务结案归档等环节关联起来,实现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各专业管理部门和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
(3)协同工作子系统
协同工作子系统是一个日常办公平台,业务管理人员通过它对业务流程中的各个案件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案件处理以及流转信息进行全程控制,并在案件上填写意见和审批信息。
(4)综合评价子系统
综合评价子系统基于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和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实时或定期统计,将信息化技术、监督评价的工作模式应用到数字城市管理中,建设城市管理综合评价系统。
(5)监督指挥子系统
监督指挥子系统实现信息实时监控,便于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各级领导清楚地了解城市管理的状况。可通过大屏幕直观地掌握各个区域的城市部件(事件)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综合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
(6)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基础资源管理平台的快速搭建和配置,实现地图数据的专题配置。
(7)地理编码子系统
地理编码子系统是数字城市管理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数字城市地理编码技术提供了一种把具有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赋予地理坐标编码,进而可以为计算机所识别。
(8)数据交换子系统
数据交换子系统的数据信息包括问题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综合评价信息子系统,主要用于实现与上一级城市信息交换。通过建立统一的政务信息交换标准规范及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城市电子政务信息的整合与共享。
(9)应用维护子系统
应用维护子系统是为整个城管系统的配置、维护以及管理提供服务的,它能实现组织机构、工作流、表格等城市管理相关信息的配置,支持对数字城管业务的扩展。
2)扩展系统
扩展系统是在基础系统上对业务应用进行扩展,包括案卷自动派遣子系统、自动预警子系统、多维分析子系统、移动处置子系统、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目标定位循迹系统等(图2-2)。
图2-2 综合监督管理平台扩展系统
(1)案卷自动派遣子系统
案卷自动派遣子系统是为提高处理案卷办理效率,减轻岗位人员的处理压力,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对案卷自动派遣的功能。操作员对案卷预立案以后,案卷可以直接派遣到专业部门进行处置。
(2)自动预警子系统
自动预警子系统能够提供高发问题的自动预警功能,便于监督指挥中心随时了解全区城市管理问题的现状,并根据不同的问题级别进行应急指挥,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多维分析子系统
多维分析子系统能够对城市管理现状进行动态分析并反映其宏观状态,对不同来源问题的当前处理情况提供基于区域的动态分析,并显示问题在区域的分布状况,以便用户能够针对重点区域进行警示以及快速作出决策判断。
(4)移动处置子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在移动终端获取待办任务,查看待办任务详情、办理过程,进行案卷批转的应用程序。
(5)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
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主要是对新增、消失、变更的部件地理信息以及兴趣点、门牌楼地址POI信息的变更进行信息采集,并且按照数字城管地理信息编码标准进行编码、入库。
(6)目标定位循迹系统
目标定位循迹系统准确地掌握人员、车辆的工作动态,实现实时定位,记录工作轨迹,形成统一监督、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解决人员监督存在不及时、监督管理被动后置等弊端。
3)移动监督指挥系统
移动监督指挥系统依托物联网及GPS技术与5G或行下兼容的移动网络,通过在移动监督指挥车辆上部署各类软、硬件设备使移动同时具备业务巡查、通信指挥、移动监督、应急保障等功能,协同立体作业方式更好地发挥了高效、精准的特点,加速城管业务流程的运转,保障和提升智慧城市管理服务水平。预留监督指挥标准接口与权限管理,便于其他业务系统的使用与接入。
(1)移动巡查系统
巡查人员通过手机、单兵设备等移动终端进行城市管理问题的日常巡查办理;利用车辆机动性快速覆盖巡查重点区域,特别是完成巡查人员难以到达的高架桥、车行道、隧道等设施周边的巡查工作,通过车载摄像机前端抓拍与后台系统分析算法结合,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智能采集上报。
(2)移动监督系统
移动监督系统对上报问题进行远程办理。在移动环境中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案件受理、立案、派遣、核查、结案等环节的操作,领导可以进行案件指挥、督办,形成移动的小型指挥中心。
(3)应急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网、电台综合组网,形成运营中心、移动监督指挥车、单兵视频对讲为一体的立体指挥体系,在应急指挥全过程中确保前端信息传输与后端指挥调度指令的互通。
4)车辆管理系统(www.daowen.com)
(1)车辆基础管理系统
车辆基础管理系统包括行车线路管理、排班管理、路单管理、“路救”登记、维修跟踪、车辆综合查询、临时调度、交班日志管理及报警提醒等。
该系统通过GPS以及前端设备精确采集信息,并且及时进行运营路线的相关配置,达到现实车辆调度要求;做到点、车、线一体,排班、出车、路单联动;具备实时监控功能,与中心进行信息互动,确保运行正常,设置如限速、超车、线路等报警提醒功能,在设置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设置如时间、范围等,满足实际过程中的各种设置,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在进行“路救”登记、维修跟踪时做好与接口的设计,方便与其他系统对接。
如图2-3所示为重庆市江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车辆监督管理系统界面展示。
图2-3 重庆市江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车辆监督管理系统
(2)作业车辆管理系统
作业车辆管理系统对作业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对其运行路线、里程、油耗、超速、超时停车、维护保养记录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对违规事件实时报警,以确保城市管理作业正常运转。
(3)公务车辆管理系统
公务车辆管理系统主要对公务车辆的运行路线、里程、油耗、超速、超时停车、维护保养记录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对违规事件实时报警,以确保作业正常运转。日常调度管理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上通过客户端及浏览器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
在车辆综合监督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公务车辆管理增加用车申请与审批、用车管控、基本信息管理等功能。
5)视频管理系统
视频管理系统可以整合公安平联视频资源、自建视频资源,接入移动单兵执法一体通、车载记录仪等智能设备的频源,同时,把巡查车、地理信息采集与移动监督指挥系统的车载移动视频作为移动视频源,对固定设备辐射不到的区域和对城市管理易发、多发问题地方实施移动监控,并为监督指挥中心提供视频图像资源共享,便于实时对城市管理运行情况进行24 h不间断监督。
作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重要建设内容的视频监控系统,各地方的智慧城市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需要严格参照相关文件要求,根据动态的巡查管理需求,重点建设包括固定视频监控、车载无线视频监控等各类前端设备,并整合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的视频监控资源,以此建设整体的视频监控系统。
(1)视频监控布设规范
①城市管理违法行为多发区域: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人行道违章停车、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等违法行为集中区域。
②城市管理人群聚集控制区域:宾馆、饭店、商场、医院、学校、幼儿园、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广场、公园、停车场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
③城市管理交通枢纽控制区域:重点道路、主要交通路口,地下通道、过街天桥,机场、火车站、地铁车站,公共汽车站等交通枢纽。
④城市管理重点设施控制区域:城市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等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及保护范围。
(2)移动视频和单兵系统配置
在固定视频监控覆盖基础上,各县市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车载监控和单兵系统进行辅助覆盖。
如图2-4所示为重庆市江北区智慧城市管理视频管理系统运行界面。
图2-4 重庆市江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智慧城市 管理视频管理系统运行界面
(3)视频管理平台功能
借助统一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控,实现视音频的采集、传输、转换、显示、存储、控制等功能;能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保证信息的绝对安全;提供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
6)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的功能如下:
①实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接报处理、跟踪反馈和情况综合等应急业务管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预案与呼叫联动管理平台保持联络畅通;按照统一格式,向自治市县报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现场音视频数据以及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并通报相关部门。
②市县级应急指挥管理系统依托市县级政务信息网,覆盖市县级街道办事处、镇、专项指挥部以及其他应急信息网络。
③通过汇总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结果,结合事件的发展情况,对事件范围、影响方式、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研判。
④提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流程和辅助决策方案,根据应急过程不同阶段处置效果的反馈,实现对辅助决策系统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⑤实现对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保障。
⑥利用视频会议、异地会商和指挥调度等功能,为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快捷指挥。
⑦建设满足应急管理要求的应急数据库系统,通过和市县共享交换平台的互联互通获取基础数据支撑。
如图2-5所示为应急预案与呼叫联动管理平台层次结构。
图2-5 应急预案与呼叫联动管理平台层次结构
在应急预案与呼叫联动管理平台中,有预案管理子系统、培训演练子系统、应急响应子系统、事后评估子系统、风险隐患监测防控子系统、空间辅助决策子系统六大应用系统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共同完成和保证复杂条件下的应急保障。这些系统均以数据库系统为运行基础,提供强大的数据和业务管理能力,具有承载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支撑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运作流程,是体现监控防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协调、信息发布、总结评价以及模拟演练等主要功能的核心。
综合监督管理平台把城市管理中问题的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作为重点,利用视频监控、GPS定位、无线采集上报等技术手段,加快城市管理队伍信息化装备的更新换代,全面改善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支撑能力,为上层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利用科学的业务系统对城市管理各个部门的业务工作进行支撑,实现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建立完善的督查考核机制,形成完备的应用体系,构建集成、统一的可视化、实时化、精细化的综合监督管理平台。
7)网格化管理系统
以智慧城管各项资源为基础,扩展升级为全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将管理全要素落实到网格,处置指挥到端到人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实现城市治理横向多行业覆盖,构建纵向九级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根据业务流程行业标准的闭环化、痕迹化的要求,依托现有城市管理网格,由街镇统筹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明城区和安全生产等专题领域网格为街镇责任网格,同时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落实到网格中,融合各项资源(城管、综治、执法、机关党员等)体现城市综合管理智能化,最终实现江北区跨专业、跨区域的统一受理、智能化派遣、扁平化协同、实时追踪、社会监督、综合评价的网格化管理新业务模式。
(1)网格化一张图管理
将党组织建立在网格上,以党建引领网格工作。由各街镇根据自身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明城区、城市管理、安全生产五大领域的工作管理实际划定网格,结合智慧城管GIS一张图应用建设,将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及人、地、物、组织等数据上图,同时将党建工作落实到网格中,通过专题图层管理等建设内容支持“一网并行、多网合一、综合监督、科学评价”的城市网格化管理运行体系。
(2)网格化统一流程管理
在原有数字城管案件采集、受理、派遣、处置、核查、结案、评价七大流程环节基础上构建横向到边支持其他部门单位、纵向到端指挥到员的精细化、扁平化运行体系和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明城区、城市管理、安全生产五大领域于一体的统一问题处理流程。
(3)网格化分级评价管理
根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各项指标数据,结合各大领域管理实际,分别制订评价模型,自动形成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地反映各区域、各领域管理的现状和水平;对城市管理进行过程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对各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及时了解各部门的工作状况,促进各部门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客观合理的岗位评价标准,形成岗位的工作标准和行为指南;对责任主体的城市管理工作业绩进行监督和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