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获得经营现金流量的重要途径,企业也正是在投资—回报—再投资的不断往复中发展壮大的。企业投资可以依靠自有资金,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往往依靠多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影响和决定企业投资效益的前提是投资决策,决策科学慎重、方向选择正确,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决策论证不充分、出现严重失误,就会造成资金大量浪费,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甚至引发企业财务危机。从我国企业经营实践看,由于企业经营管理相对粗放、企业经营者把握市场大局能力不强、企业治理结构不甚完善等诸多原因,企业在重大投资上往往缺乏充分的论证,有的甚至靠企业负责人主观臆断和自身经验盲目决策,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突出表现在:一是对市场把握不深透。在扩大生产能力、投资新产品时,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准确了解和综合论证,对市场大势战略判断失误,对产品销售估计过于乐观。比如,我国钢铁行业在21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由于需求旺盛,产品价格高昂,企业利润高速增长,但2007年以后,在汽车、机械、建筑等用钢大户需求开始明显回落的情况下,钢铁企业仍然盲目乐观,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囤积原材料,以至于在2008年后钢材价格大幅下滑后造成全行业严重亏损。二是决策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实行一把手说了算,由企业负责人掌控决策大权,主导企业战略方向。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决策环节,提高决策效率,但把企业的发展维系在个别人的眼界水平、能力素质和责任心上,很可能为企业发展埋下巨大风险和隐患。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成功迈过创业期,进入规模发展的企业来讲,如果仍然沿用创业时期的个人决策和经验管理模式,不及时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则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是很大的。比如,曾经作为我国电冰柜龙头企业的青岛澳柯玛公司,2004年爆发了财务危机,关键问题就在于其企业领导人鲁群生实施了近17年的家长式管理模式,并近亲繁殖任用干部,使得企业在多元化经营等重大问题决策上丧失有效的监督制约,最终引发投资失误、资金链断裂、巨额债务和高层变动。三是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不当。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很多企业在资本运作过程中获利颇丰,贪欲驱使其将投资和生产经营的重心转至资本运作,但由于对国际资本市场了解不够和经验不足,很容易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如2008年多家国内航空公司的航油套期保值交易造成了巨额损失,仅国航和东航就分别损失60余亿元。(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