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综合反映,影响企业偿债能力高低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充足健康的现金流量,由于不能清偿债务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案例比比皆是。偿债能力明显不足或显著下降是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征兆,可能预示着企业面临债务清偿的违约风险。
一是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或扩大再生产,往往利用财务杠杆向外界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这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普遍现象。但举债既要还本,又要付息,只有在生产经营利润水平高于企业债务利息水平时,才有可能保持财务均衡,消除潜在隐患。因此,企业负债运营要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如果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增加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认为,正常的资产负债率第一产业为20%左右,第二产业为50%左右,第三产业为70%左右。[1]但若企业长期资产负债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销售收入却不断下降,盈利不断减少,资金难以正常周转,往往就是陷入财务危机的前兆。当然,对具体企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还要进行具体分析,特别是如果一个企业处在初创或发展时期,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那么预期能够得到充足的利润回报,尽管一段时期内举债较多,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但也不应引起过度恐慌。(www.daowen.com)
二是净现金流量减少。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企业债务的总体规模,也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主要体现在净现金流量指标上,净现金流量是指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现金流入及流出量的差额,这是企业用来偿付债务、重新投资以保持原有生产规模或扩大生产经营能力的基础。从长远来看,企业只有不断地取得充足的经营现金净流量,才可能持续经营。经营净现金流量的减少往往预示着企业应收应付款项的管理将出现问题,产品毛利水平降低,非生产性资金占用增加等。其中典型的财务指标,如现金流动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分别反映企业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和企业用经营现金流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如果该指标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则说明公司营业现金流量不足,偿债能力差。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如果企业由于销售量下降、销售收入减少,而导致其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减少,甚至出现负值,即出现经营性亏损,即要视为财务风险发作的重要征兆,就应引起企业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当然,当亏损额小于折旧额时,虽然现金收入小于全部成本费用,但由于折旧费用不需要支付现金,现金收入仍大于付现成本费用,企业支付日常的开支通常并不困难。然而,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达到报废年限必须更新的时候,由于现金收入长期不足的累积作用,造成难以更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此时,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设法借钱,以购买设备使生产继续下去。这种办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它增加了以后年度的现金支出,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亏损。除非企业扭亏为盈,否则就会变为亏损额大于折旧额的企业,并很快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