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用品是人类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新型的、先进的、更加人性化的生活用品替代了老式的、陈旧的、落后的生活用品。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五六七十年代的日常生活用品(当然也包括一些小型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样的。
到了夏锄季节,耪地时社员要自带锄头,这件农具是生产队时期社员个人自备的季节性农具。锄头由铁锄板、铁锄钩和木把组成。锄板也有名牌,好锄板材质好,表面光滑,耪地透落,人也不觉得很累。差一点的锄板,表面发涩,耪地时爱挂土,人也累。一张好锄板能用二三年。锄杠也有优劣,好锄杠柔软不发热不起刺,越用越光滑。锄杠的后头一般都用牛角或椴树皮做一个箍,耪地往前伸锄时锄杠不至于脱手。
铁锨是由铁锨头和木把(铁锨把)组成的,铁锨是用得最多、用途最广的一种劳动工具。铁锨有尖锨、方锨和大板锨三种。方锨笨重、不透落,不太好用,有了尖锨后方锨基本被淘汰。大板锨,一般是生产队饲养员清理牲畜粪便用的,个人家不常用也很少有。尖锨是生产生活的常用工具,参加集体劳动时是个人自备工具。
镐头是由铁镐头和木把(镐把)组成,分平镐和尖镐两种。平镐是个人家必备的工具,用来刨粪、刨茬子、刨疙瘩、劈柴火、种菜搂沟等,集体劳动用得不多,是个人家的常用工具。尖镐一头是尖的,另一头是平的,一般用来刨砂石,不常用,个人一般不购买,由生产队统一购置,那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十把二十把的尖镐,参加集体劳动时需要者可到生产队保管那去领,用完送回。
镰刀是由钢铁混合的镰刀头和木把(镰刀把)组成,用于割庄稼、打羊草、割柴火等,是参加集体劳动的自备用具,也是个人家的常用工具。那时每家每户都准备四五把镰刀,劳力多的准备的更多。割地和割柴用的镰刀不同,割地(割庄稼)用的镰刀木把长一些,打柴用的镰刀木把短一些。那时候干净利落的人家要在仓房的墙上钉一个挂镰刀的架子,平时把镰刀整齐地挂在镰刀架上。镰刀也有名牌,记得那时都用“泊头”牌镰刀,钢口好、锋利、透落、耐用。
小刮锄是由铁锄头和小木把组成,总长二十多公分,是薅地时耪草用的小农具,种园子时用的也比较多,是个人自备小农具。
镰刀拐子是用旧镰刀改装而成的,把旧镰刀把儿退掉,把镰刀头往上折个小弯,再安一个十来公分长的小木把,用来挖山野菜,有时用来薅地,特别是连雨天谷子没有及时薅出来,谷子根扎的很深,薅地间苗时拔不出根来,要用镰刀拐子间苗。
韭菜镰子是专门定做的,头像镰刀,有一个短铁把,短铁把上安一个十来公分长的木把,总长三十来公分。主要用来割韭菜,种园子人用的多一些,一般由个人购置。
大筢是个人家用来搂柴火的用具,大筢齿是用竹子做的,大筢杆是用木杆做的。筢齿十九至二十七根不等,通常用二十一根筢齿。柴草长而多的,用十九根稀齿的;柴草少而小的,用二十三根以上密齿的;柴草特小特稀的,有用二十七根筢齿的。大筢齿都是单数,因为大筢杆要绑在大筢中间的齿上。大筢有竹子大筢和铁大筢两种。竹子大筢是用南方的竹子和柳条编织而成,筢齿要用灯火或麻柴火烤热煨个半圆形的钩。煨大筢是个技术活,火大了筢齿钩发脆没韧性,搂柴时容易断钩,火小了返潮时容易直钩。钩的大小也有学问,大钩搂长草,小钩搂短草。铁大筢一般是用八号铅丝编制而成的,筢齿能钻地,有时能把柴草的根搂出来,对植物的破坏性很大。大筢和大筢托子像一对“夫妻”,大筢搂柴,大筢托子装柴,谁也离不开谁。
大筢托子是用生牛皮、麻秸秆和榆木棍编织而成,这种用具都是个人自制,商店里买不到。搂柴时把大筢托子挂在大筢杆上,每搂满一筢子柴草,要把筢齿上的柴草卸下来装进大筢托子里,碎柴草也能直接搂进大筢托子里,当搂满托子时,要把大筢托子里的柴草卸下来集中放在一起,然后再搂。一托子柴草有十五六斤,柴草多时一天能搂二十多个(托子),柴草稀时一天搂十多个(托子)。秋天割完地掉在地上的庄稼叶子、割过羊草地的碎羊草、被牲畜踩断的杂草,都用大筢搂起来,所以大筢托子就成为农家常用的工具。
小筢和大筢一样,有竹子的也有铁的,所不同的是竹子小筢齿是单数的,一般十一根筢齿,铁小筢齿是双数的,一般十根筢齿,都是个人购置,主要是冬天上山打柴用。上山砍柴时,先用镰刀把柴草割倒,再用小筢把割倒的柴草搂起来,还用于秋天搂树叶子、搂院子里的碎柴草等等。
扁担是搬运东西的辅助用具,一般用来挑或抬东西。比如挑庄稼、挑羊草、挑柴火、挑土、挑粪等,还用来抬东西,比如抬土、抬粪、抬石头等等。扁担长约两米。在扁担的两头各栽两个小木(竹)寨子,是用来固定绳子的。扁担的用料很讲究,要求既能承重还要有韧性,挑起东西来扁担是软的,挑东西的人感觉很轻松不那么累。这种工具都是个人自备的,供销社也有卖的,大多是自制的。
木签子是搬运柴草、庄稼的辅助用具。是用木头做的,高一米四左右,宽七八公分,厚四五公分,上头削尖呈锥形并打一个七八毫米粗的孔,下头方形,距离签子下头两三公分处钉上一个铁环用来穿背绳。把成捆的蒿草或庄稼横着插到签子上,蒿草插到签子的七八十公分高时把背绳绕在签子上,左边那股绳子绕到签子右面,右边那股绳子绕到签子左边,然后再继续往签子上插蒿草,蒿草插满签子后用一根筷子粗细的木棍插入签子尖头的孔里,用来挡蒿草。有时用一根长绳子把签子上的蒿草全部捆上,这样就可以不用在签子尖上插木棍了。那时半桩孩子个小挑不起来柴草,一般都用签子来背,大人用的时候也很多,所以签子用的次数一点也不比扁担少,有时还会用的更多一些。
柴火绳主要是用来捆庄稼、柴草的,与其他绳子不同之处在于,在绳子的一头拴着一个用“丫”形木煨制的焗牙子,椭圆形。焗牙子一头是将两根分枝用火煨一下并交叉起来,两根分枝的交叉处用细麻绳绑实,柴火绳的一头也拴在这头;另一头是“丫”木的主枝(即“丫”木的分叉处),靠分叉的地方留三四公分长削成尖状。捆柴草时,把绳子铺在地上,把柴草放在绳子上,然后将绳子的一头穿入焗牙子里刹紧,并把绳子挽在焗牙子的尖头上,这样能把柴草捆紧不返松。柴火绳一般都是成双的,两根、四根或六根,它和扁担一般是同路而伴。绳长四五米不等。绝大部分是用麻纺制而成的,是农家不可缺少的,庄户人家每隔一两年就要纺一些绳子,其中少不了的是柴火绳。
生产队时期,绳子的用量很大,麻绳、皮绳不够用时就用草绳代之。草绳是用羊胡子草纺制而成的,把割回来的羊胡子草稍加整理,清除其他杂草杂物喷上水放上两三天,用手工搓成草绳坯子,然后纺成约两公分粗的草绳。这些草绳用作抬筐绳等,大大地缓解了麻绳、皮绳的不足。个人家因麻少,有时也要割点羊胡子草,纺点草绳用。草绳发硬,不太好用,不结实,用力过大易断,使用时间短。
用榆树小枝条编制筐头,用山榆树枝做筐系,编筐时就把筐系编在筐头里。每个筐头用四根筐系,高约一米。在筐系的上头,把相邻的两根筐系拴在一起,然后再把两组筐系用绳拴在一起,用扁担挑这个连绳。一副挑筐为两只,挑重的东西用筐头,挑轻的东西筐头筐系一起用,挑碎柴草,挑树叶子,挑牛粪等都很实用。这种用具虽然不是家家都有,但几乎家家都用。
条筐是用榆树、柳树小枝条编织而成,有圆的、方的,还有扁圆的。这种树条筐是农家必不可少的,每家少则两三个,多则七八个。用胳膊挎的筐,分大筐和小筐。大筐用来挖山野菜、扒土豆、摘豆角、扒玉米等;小筐用来装精细怕打怕压的东西,如用来盛鸡蛋等。捡牲畜粪便用的筐叫粪筐子,一般是半圆的或方形的,筐子的梁是用榆木棍煨制而成的。一般捡粪的人,把粪筐子挎在左肩上,右手拿粪叉子。还有一种叫花篓筐,高大,上下两头编的密,当中很稀编成插花型,用来装一些比较轻的东西,比如装树叶子、碎柴草、干牛粪等。大号的花篓筐背着用,中号花篓筐可以挑着用。
这几种筐子在那个年代用途很广,用的次数也很多,没有可替代的工具,也比较科学,比如用来捡土豆,它可以把土豆带的土漏出去,装其他东西透风、不发热、不受潮、不腐烂等,很实用也很耐用,一般都能用两三年。这种工具在那个年代是人们捡、装、运东西的主要用具。村里编筐窝篓的巧人,就地取材用山榆树枝、家榆树枝、柳树枝、杨树枝、毛榛秸等编出各种各样的筐,除了自己用还能拿到集市上卖,换一些零花钱填补家用。
坯模子是托土坯的模具,由四块五公分宽,二三公分厚的木板组合而成。坯模子有长方形与正方形两种:长方形的,内边长三十六公分,宽十八公分;正方形的,内边长宽各三十六公分。长方形土坯主要用于砌筑屋内小山花墙、搭碗架子、垒盛粮食的土仓子等。正方形土坯主要用作炕面子、土仓子底等。
泥抹子是抹墙的专用工具,当然也抹其他东西。泥抹子是用熟铁板做的,有大小两种。大泥抹子长约三十多公分,宽八九公分,前尖后圆,用铁板做抹板,把略粗一点的铁棍焊在抹板上,并在铁棍上安一个长十多公分、直径五六公分的木把,主要作用是能把一个平面抹得更平。小泥抹子比大泥抹子短一些、窄一些,形状相同,主要抹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过去盖房子,屋里屋外的墙壁都要抹上一两层泥,一是为了挡风御寒,二是为了美观好看,三是屋子显着干净利落。抹屋子里外墙用黄土掺麦糠和泥,很漂亮也很结实。这种活不是谁都会干,有专门抹墙的手艺人,他们抹出来的墙又平又光,速度又快。泥抹子不是谁家都有的,有这种手艺的人才准备这种工具。过去农村的手艺人也很讲服务意识,同时也为了方便、顺手、好用,自己有什么手艺就准备相应的工具,比如会杀猪的自己准备尖刀子、剥刀、猪挺杖、麻子石、围裙等。
泥兜子是专门用来提泥的,盖房子上笆泥、抹房顶、抹墙、苫房都离不开它。有白布的和猪皮的两种。布泥兜子是用一块长宽各五十公分的白布,把四个边向内折五毫米缝好,用两根八十公分长的麻绳做提带,麻绳的两头分别拴在白布相邻的两个角上。布泥兜不耐用,但很轻巧人们都愿用。猪皮泥兜子是用猪皮做的,谁家的猪死了,把猪皮剥下来做泥兜,这种泥兜子耐用,但很重,使用前一两天就得用水泡上,泡好的猪皮泥兜子比半兜子泥还沉,且用着很不方便,人们不愿用。
水扁担是挑水用的,一般用榆木做扁担,两头各安着一个铁链子,铁链下端有一个铁钩子叫水扁担钩子,大多是铁匠炉专门打造的。半桩孩子挑水时个子小的挑不起来,就把水扁担钩子挽起来,一头往上搭向左面,一头往上搭向右面,来缩短铁链的长度。
扫帚是用来扫院子的日常用具,用扫帚草捆制而成,后来供销社进来了南方的竹扫帚,扫帚的种类又多了一种。那时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常扫院子少赶集”,意在多讲卫生少花钱。会过日子的家庭总少不了扫帚,每天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一进院给人的感觉就是个过日子的家庭。那时的农村不像现在的农村更不像城市,每家每户都养着猪、狗、家禽等,烧的都是柴草或树叶,院里总免不了有家畜、家禽粪便和柴火末子,如不及时清扫,再泼上脏水,显得整个院子破烂不堪。特别是冬天,脏水把猪禽的粪便和柴火末子冻在地上,显得院子又脏又乱,一进院给人的感觉就不像个过日子人家。所以,扫帚看似一件可有可无的简单用具,但对一个讲究卫生的家庭是必不可少的。
粪叉子是用来捡粪(拾粪)或放牲畜的用具,一般用木把、八号铅丝合制而成。用于捡粪的叉子齿多,一般五六根齿;用于放牲畜的叉子齿少,一般三根齿。工具虽小却是过日子人家必备的工具之一。那时每家都有粪叉子,少则一把,多则两三把。过去用的农家肥,一是牲畜圈里的,再就是从外面捡回来的。勤劳的人出门粪叉子不离手、粪筐子不离肩,哪怕是赶集上店也背着,只要见到牲畜粪便就捡回来。那时我记得有两个老大队干部到各生产队工作,手里还拿着粪叉子,肩上背着粪筐子。那时各家各户都养很多牲畜,但是在村路上很少见到牲畜粪便,牲畜刚拉出来的粪便还冒着热气就被人捡走了。放牲畜用的粪叉子,主要是用来捡石子然后扔出去把远离畜群的牲畜圈[quān]回来,粪叉子把的另一头拴个鞭头子用来赶牲畜。后来这种工具进行了改革,把粪叉子改成羊铲,羊铲头宽七八公分,长十五六公分,安个木把像一把小铁锨,没有石子的时候挖锨土甩出去也能把羊圈回来,既能捡石子又能挖土块很实用。
大磨是石匠用青色花岗岩石雕凿出来的,外形像块传统月饼,分上下两扇。大磨上扇:直径约五十七公分,厚约十七公分;磨扇的下面正中间凿一个直径约三点七公分,深约二点五公分的磨脐眼;从磨扇外缘向中心方向约十五公分处对着凿两个直径约六点五公分上下通透的孔,用来填豆碴;在磨扇的侧面上边和下边对着各凿一对深约六公分、直径约三点五公分的孔,安上四根木棒,上边的两个木棒用来绑磨杆,下边的木棒用来托磨杆;磨扇的上面外缘有一圈高于磨扇平面约一公分、宽约五点五公分的磨边,是用来挡豆碴的,有了这道磨边,推磨时就不至于把磨扇上面的豆碴甩在地上,而且还增加了磨扇的美感。
大磨下扇:直径约五十七公分,厚约十二公分;磨扇的上面正中间镶一个高约二点五公分,直径约三点五公分的磨脐;磨扇底面距离磨边三公分处对着凿两个深约三公分、长约三公分、宽约三公分的方孔,用来固定磨扇。
磨盘是承载大磨和临时接盛豆腐沫子的。最早的磨盘是用石头做的,可能是因为太重,不太方便挪动,后来把石磨盘改为木磨盘。磨盘要平放在磨架子上面。木头磨盘呈圆形,磨盘直径约九十七公分,比大磨直径长约四十公分;磨盘上面的外缘做一个高约十公分、厚约二公分的沿;距磨盘外缘约三公分处对着开两个约十公分长、五公分宽的方孔,用于漏豆腐沫子;磨豆碴时每个孔的下面放一个接豆腐沫子的桶。在磨杆上还要拴一个刮沫板,把磨盘上的豆腐沫子刮到磨盘孔处漏入接豆腐沫子桶里。
大磨架子是承载磨盘和大磨的,上面(挨着磨盘)是个十字架,在十字架的四个头各安装一条腿。磨架子高约六十公分,磨架子长与磨盘直径相同。
小磨和大磨一样都是用青色花岗岩石做的,圆形,分上下两扇。小磨上扇:直径约三十四公分,厚约十二公分;磨扇的下面正中间凿一个直径约三点七公分,深约二点五公分的磨脐眼;离磨扇外边约十二公分处凿一个直径约五公分上下通透的孔(填料孔),用来填豆碴;磨扇上面离磨外缘约四公分处凿一个直径约六公分的半孔(磨把孔),用来安装磨把,用一根长约四十公分辘辘把形的木棍做磨把;磨扇的上面外缘有一圈高于磨盘平面约一公分、宽约四公分的磨沿,是用来挡豆碴的,有了这道小边,拐磨时就不至于把撒在磨盘上的豆碴甩在地上,而且还增加了磨盘的美感。
小磨下扇:直径约三十四公分,厚约十一公分,在磨扇上面的正中间凿个半孔镶一个高约二公分、直径约三点五公分的磨脐。小磨上扇的磨脐眼和下扇的磨脐吻合,上下两扇形成一体成为小磨。
小磨架子顾名思义是放小磨的,也是人们拐磨时的座位。磨架子长约一百六十公分,宽约三十公分,高约四十八公分(也有窄面炸腿的);磨架子上面两头分别装一块约三十公分宽的木板,是拐磨人用来坐着的;磨架子正中间装两根厚约三公分,宽约五公分的横木撑,两根木撑的内边距离约二十公分;把小磨放在磨架子中间,用四个大钉子把磨下扇固定在磨架子上。
按用途可分为水缸、酸菜缸和咸菜缸等,简而言之装啥就是啥缸。用处很多,盛水、积酸菜、腌咸菜和装些特殊食品。按材质分有木缸和瓷瓦缸,木缸是用松木板对起来的,外边打上三道铁箍,和木水桶一样怕风干,风干后容易散落。瓷瓦缸普及之后再没人用木缸了。瓷瓦缸,按大小分为大缸、二缸、三缸和缸腿。那时买一口大缸要七八元钱。到了冬天用缸积菜、腌咸菜,就没有盛水的缸了,只能用水筲(水桶)盛水,随吃随挑,吃一桶挑一桶很不方便,有时晚上打回的水,到了早晨水桶上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做饭时还要凿冰取水。
锅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没有锅就做不熟饭,人们就吃不上饭。那时家庭的人口较多,即便是人口少的家庭也要用大锅,除了做饭还要用来馇猪食等,所以家家用的是七至九印大铸铁锅(锅上口直径七十多公分)。由于是生铁铸的,有的有沙眼漏水,要用不怕烧的东西把沙眼堵上。生铁是脆的怕摔,也怕冷热的急剧变化,比如烧得很热的锅马上填凉水就会炸锅。还有时饭做到一半,锅不明原因炸了,有的锅底裂个大缝隙,有的锅底掉了,漏的满灶膛是水。如果有两口锅可以换一口再做,但很多家只有一口锅,没办法就得到邻居家暂借一口临时用一用把饭做熟。有的坏锅锔一下还能用,锅锔好后还要渗(漏)几天水,做饭时渗出来的水有时会把灶膛的火给浇灭了。锔过的锅就不太好用了,易挂脏,抢锅底挡铲子,刷锅也不好刷了,不能锔的就要重新买。那时做半道饭炸锅的事屡见不鲜,比用煤气罐做饭时半道没煤气还烦心。过去人与人之间有仇有恨的,除了杀人打人以外最狠的一招就是把对方的锅给砸了,以解心头之恨,可见炸锅是有多么糟心。
在日常生活中盆的用途很广,用的地方也很多,人们常说锅碗瓢盆缺一不可。盆按用途可分为饭盆、汤盆、菜盆、水盆、洗脸盆、洗衣盆,还有尿盆等。盆少的还可一盆多用。按材质分那时比较常用的是瓦盆、瓷盆和木盆。瓦盆用的最多,用的最广,有的家庭连洗脸都用,九成的家庭都用瓦盆做尿盆。洗衣有的用木盆,厨房用的盆全是泥烧的瓦盆。瓦盆按大小一般分为大盆、二盆、三盆和小盔。
过去有专门烧制瓦盆的,每过一段时间就有到村里卖瓦盆的或用瓦盆换粮食的,有用小驴车拉着卖的,有用独轮推车推着卖的,每到一村都要停两次,嘴里喊着“瓦盆咯[lo]”,但从来不喊“卖”字和“换”字。当时用钱买瓦盆的少,用粮食换瓦盆的多,所以不喊卖和换,或许因为卖和换都有局限性。瓦盆不结实特别容易坏,端盆时要俩手捧着端,不能单手端,不能端盆沿。像盆子裂缝或掉块岔这样的小毛病,用破剪子在裂缝两边对着钻几个孔,用麻绳锔(连)上,再用蒜泥把缝隙和孔腻上即可。瓷盆有两种,一种是粗瓷的,像陶瓷,比如瓷水缸、瓷水盆等,这种瓷盆结实、笨重、粗糙,但很耐用,比起瓦盆来价格偏高,所以人们用瓷盆的少。另一种是搪瓷盆,怕磕碰,价格更高,那时有的家庭买一个做洗脸盆,用着轻巧、干净、美观。
那时用的都是粗瓷大白碗、大花碗,碗底剌手,碗边剌嘴,粗糙得很。使用一段时间,碗里就会挂一层灰色的东西,无论如何是洗不掉的,有可能是釉面脱落后挂的脏。那时缺少吃饭用具,有了好多条裂纹的碗还在继续用着,有很多碗边碰出了几个豁子也还在用着,只要不漏水就不“下岗”。就是这样的碗每个家庭也是不多的,有时来了两三个客人碗就不够用了,有时让客人先吃,有时就得到邻居家借碗用。
那时候用的筷子有竹子的、有木制的,还有用细高粱秆和小木棍儿做的临时筷子。家里用的筷子也不整齐,长的长短的短,粗的粗细的细,黑的黑白的白,弯的弯直的直,不像现在的筷子这么标准好用。筷子少还不好用,勉强够自家人用,来几个客人就不够用了,有时到邻居家借几双,有时给客人用筷子,自己人用细高粮秆或木棍当筷子。
人们把种植的葫芦一锯两半,抠除葫芦瓤晾干用作舀水或舀东西的用具称作水瓢。有种植葫芦用来出售的,在集市上就有卖水瓢的,大、中、小个的都有,一般一块来钱一个,大一点的也不到两块钱,小一点的几毛钱。有的人家有两个水瓢,大一点的用来舀水,小一点的用来舀面、舀粮。这种水瓢用完扔在缸里不沉底始终在水面上浮着。水瓢不但能舀水,而且是淘米的好炊具,米比沙子轻,会随水漂流出去,沙子比重大,沉在瓢底下,凹凸不平的瓢底把沙子挡在瓢里面。到七十年代初,有很多人家用铁水舀子了。有一事不得其解,那时每家每户都有菜园子,为啥自己不种两株还要花钱去买呢?是因为无霜期短葫芦不能成熟,还是没有种子的缘故呢?
在五六十年代用的都是木匠手工凿制的木勺子,又厚、又笨、又蠢,盛东西又少,盛饭时沾得满勺子都是饭,像个饭榔头,还得时不时地用筷子清理一下,盛汤时半碗汤要盛好几次。后来供销社卖铁勺子,比木勺子好用,但那时的铁勺子是熟铁打制的,勺子头又厚又大,勺子把也是熟铁的,长约四十来公分,铁把上还安着一个短木把,一个铁勺子足有一斤多重。
用熟铁板制成的长约十五公分,宽约九公分的铁铲子,安一个木把。这种铁铲子用时间长了不见油水,容易生锈,但是很耐用,一般一把铁铲子能用五六年,甚至更长。
在我记事的时候,笊篱还是用柳条编的,几年后供销社就卖铁笊篱了,柳条笊篱和铁笊篱外形差不多,圆笊篱头上带个把。柳条笊篱是用细柳条人工编的,把细柳条割回来撸掉皮,趁着湿就可以编了。笊篱把也用柳条编,除了自编自用,集市上也有卖的,一个柳条笊篱也能用一两年。铁笊篱是用铁丝编的,圆圆的笊篱头上安上一个约三十公分长的木把,很秀气也很好用,但不太经用,因铁丝经常泡在水里容易氧化生锈,有时成段的铁丝掉在饭里,不小心还会把嘴扎破。过去没有电饭锅,做干饭都要先煮熟,然后再用笊篱捞出来,焯过的蔬菜也要用笊篱从水里捞出来,所以笊篱就成了厨房里不可缺少的炊具。
锅耙子是用一根长约一米的木棒,在木棒的一头安一块长约十五公分,宽约八公分,厚约三公分的木板,木板的长面做成圆弧形。用来在大锅炒东西时翻锅,比如炒莜麦、炒玉米、炒面等等,还可以用于熬麻油、熬糖稀、馇猪食时搅拌锅里的东西,防止糊锅。
土豆杵子是搋(捣)豆馅和搋土豆泥的用具。长约三十公分。杵子当中有一个长约二十公分的木棒,木棒的一头横着安一个长约十公分,粗约五公分的木把,木棒的另一头安一个直径约十三公分的馒头形木头。用来把烀熟的土豆搋成土豆泥,把煮熟的豆子搋碎,做豆包馅。
筷笼子就是装筷子的容器。好一点的筷笼子是用木板做的长方形木箱,木箱上口敞开,箱底打上若干个眼儿,把木箱挂在墙上,用来装筷子。大多数人家是把高粱秆用绳穿起来,制成圆形或方形的筷笼子,挂在墙上装筷子。
箅子是用来蒸干粮、熥干粮、熥热其他食品和滤水的用具。制作方法是用木头做一个比锅上口小的箅子耙头,然后把高粱秆一根挨一根地用麻绳绑在箅子耙头上,高粱秆两头用细麻绳绑在半圆形的榆木棍上,再用刀把高粱秆切成和锅一样的圆形,达到既透气又不漏食物的效果。
锅叉是用榆树枝丫制作的,很简单很实用。用时把锅叉平放在锅的中间,上面放上浅子,下面放上水,浅子里放上米饭或干粮熥热。
浅子是用高粱秆和麻绳编制而成,用于熥食品,也用于捞干饭,还可以用于清洗蔬菜时滤水。熥食物时要放在锅叉上,滤水时要放在盆上。
锅盖有高粱秆做的圆形锅盖,还有用木板做的两扇半圆形锅盖,后来供销社也卖铝锅盖。
笼头形状像草帽,是用麦秸和麻秸秆或椴树皮编制而成。老家蒸干粮时,习惯用笼头盖锅,当笼头四周都冒热气了,人们称上圆气了,就可以停火了,过十几分钟干粮就熟了。蒸干粮用笼头盖锅不漏气,不压气,熟得快,不往干粮上滴水,省火省时间。
盖顶是用高粱秆订制而成,盖锅、盖盆、盖缸等都用盖顶。把包好的饺子放在盖顶上不沾皮,用莜麦面做猫耳朵也用高粱秆盖顶。这种盖顶表面光滑,不易腐烂,体轻,好打理,不变形,造价低,经济实用。那时亲戚之间走动都要带点东西,有的就带几个盖顶,有的带几把炊帚或笤帚什么的。(www.daowen.com)
擀面杖是用木头做的,两头稍细一点,大擀面杖长约八十公分,粗约五公分,是用来擀面条的。小擀面杖长约二十公分,粗约三公分,一般是用来擀饺子皮或捣蒜的。用料一般为桃木、梨木等硬杂木。
面板是做面食的主要用具,如蒸干粮、擀面条、包饺子等都离不开面板。农家用的面板都是用木板制作的,呈长方形,长约九十公分,宽约七十公分,板厚三公分。
菜板大多是用榆木、柳木做的,主要用来切制熟食、肉食、青菜等。那时农村条件有限,大部分人家用一块板子既当菜板又当面板,一面当面板,一面做菜板。还有的用直径五十公分以上的原木,横着锯下厚约二十公分的一截,做菜墩,用来切菜。
床架子用木头做,压饸饹的床底用铁皮打眼并钉在饸饹床上,用来压饸饹、压豆馅、压粉条等。不是每家都有,但家家都用,记得那时候小村三十来户人家只有三个饸饹床子,有时一个中午一个饸饹床子就得“跑”好几家,张家用完李家用。
豆板子是用铁皮和木板制作的,用两块长约九十公分,宽约五公分,厚约三公分的木撑做竖边,用两块长约三十五公分,宽约五公分,厚约三公分的木撑做横边,钉在两个竖边的中间位置,两个横边的距离约四十五公分,在两个横边之间钉一块长四十五公分,宽三十五公分带眼的铁皮,用来擦饹饹豆和过滤食品。
蒜臼子有瓷的也有木制的,是用来捣蒜泥的,买的蒜臼子里面还带个捣蒜杵子。那时吃面条、饸饹时,总要放到桌上两头蒜,成瓣吃,吃饺子时要把蒜捣成泥放上调料,蘸饺子吃。蒜臼子虽然用得不多,几乎家家都有。因为这种东西价格不贵,顺手买一个用着方便,省的到别人家去借。
药吊子是用土和砂烧制的,专门用于熬药的锅具,形状像茶壶。这种用具不是家家都有,像我们那个生产队只有两三个,借的药吊子用完了不能往回送(犯忌讳),谁用谁去拿。
靠锅台南面有一个宽约六十公分的空间,下面做鸡窝,上面盖上盖垒碗架子。在鸡窝的顶上东西两边用立着的坯垒,当中横着隔两层搪板,没有板的放几根小木棍做搪板,周围用黄土泥抹好。讲究的在碗架子前面还挂一道布帘,里面放碗、盘子、筷子、铲子、勺子、炊帚等。那时,九成以上的人家都用这种土坯垒的碗架子放餐具、炊具等,很少见到木制碗橱子。
木制水筲是用两公分厚的松木板条拼起来的,外面打上铁箍,这种木水筲漏水、盛水少、很沉,一副空水筲就有二三十斤重,易风干,轻度风干漏水,重度风干就散架了。还有一个关于水筲的小故事,是在五十年代,我父亲从朝鲜战场回到祖国,转业回家时带回一副银白色的铁皮水筲,不漏水、又轻快、又好用,全队的人都震惊了,谁也没见过,村里谁家有大事小情都轮着借用。据说,是我父亲用捡来的炮弹壳子换的。后来到六十年代中期,供销社才有了铁水筲,基本上结束了用木水筲挑水的历史。那时庄户人家买副水筲相当于现在的农户买台小型农用车。
这里所说的饭桌,是过去吃饭用的炕桌,大的方形炕桌长宽约一百公分。长条饭桌,长约九十公分,宽约七十公分。饭桌高二十六到三十公分不等。饭桌有精制的和简易的两种。简易的炕桌用木板做桌面,在桌面的四个角上钉上四条腿,腿与腿之间用木撑拉上即可使用。比较讲究的饭桌,制作工艺复杂,桌表面是用很小的木块和木条拼接而成的,由于木头的颜色和木纹不一,所以拼出的桌面有很强的立体感,图案别致新颖。桌腿也很讲究是有造型的,桌腿之间的围板,镂空或雕刻成各种花色的图案,工艺讲究,制作精细。除桌面是用天然的驴皮胶粘接,其他部分完全用卯榫连接而成,整个桌子没有一个钉子,制作费工费时,还得是能工巧匠。据说做这样一张桌子,一个快手木匠也要十来天。用料也很讲究,有梨木、桃木、杏木等硬杂木。记得那时我们队鲍文明家有这样一张桌子,据说木料是明开夜合(白杜,小乔木)的,特别上眼,使用几十年没有一丝裂缝。
风匣是用木板和鸡毛合制而成,放在锅台的侧面,做饭烧火吹风用,比如烧牛粪、羊粪、驴粪、马粪、树叶子、碎柴火等用来吹风。风匣长约七十公分,宽约二十三公分,高约四十公分。空箱体里面竖着放一块高宽和箱体内径大小相似的一块木板,木板四周打上孔,用麻绳把鸡毛勒在板孔上,木板中心位置穿一个方木拉杆,用木塞把拉杆固定在木板上,拉杆的另一头安一个木把。风匣中间的底侧面安一个出风嘴。风匣上盖的正中间安一块十五公分宽的楔形抽板,以备调换拉杆和取抽风板勒鸡毛用。这种风匣左右锅台都可以用,当从一个锅台换到另一个锅台时,把拉杆从风匣的一头换到另一头即可。也有两个底侧面都安装出风嘴的,用一个出风嘴,把另一个出风嘴堵上。刚勒上鸡毛的风匣,风量大,拉着沉,用一段时间,鸡毛磨少了、磨小了、磨没了,拉着轻了,风量也小了,就要重新勒鸡毛。记得我小时候坐在一个玉米皮编织的坐垫上拉风匣,开始一个手拉,后来两手拉,再后来俩手也拉不动了。这种做饭用具,在那个缺柴的年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家家必备的。后来,这种风匣逐渐被鼓风机所替代。
这种烧火用具虽然简单,只是一根木棍儿,但它的作用却非同小可,它不是用来烧的,而是烧火的辅助用具同时又是节柴用具。过去烧柴不足,烧火的人要看着锅底烧,要把柴火填在锅底正中,柴火不能填太多,要少填勤填,让柴充分燃烧,所以烧火时手中离不开烧火棍。当灶膛里的火苗小时,要用这根棍子把火挑旺;当灶膛里的火苗过大时,要用这根棍子把火压小。在没有树的地方,找根儿耐用的烧火棍也是很困难的,因此就有了新媳妇回娘家,带回一根儿烧火棍的故事。
掏火耙是用来掏灶膛烧完的灰和炭火的。它是用一根长约一百公分的木棍,木棍的一头安一块长约十五公分,宽约十公分,厚约三公分的木板。冬天做熟饭要及时把烧过的炭火掏出来放在火盆里取暖,夏天怕把炕烧得太热,做熟饭也要把灶膛里的灰及时掏出来,掏火扒灰都离不开掏火耙。烧火棍、掏火耙这两样用具,看似简单的都不能再简单了,但都是烧火做饭离不开的小用具,天天用,顿顿用。
五六七十年代,火盆是农村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盛火用具。回想起来,那些年的冬天极其寒冷,人们穷的连炉子都买不起,更不要谈其他高级的取暖设施了。为了抵御严寒,每家的炕上都有一个大火盆。火盆都是泥做的,即把黄土和猪毛掺均匀和成泥,糟上几天,做火盆时,里面放个瓦盆当模子,火盆厚度三四公分,端起来很沉。后来供销社有了铸铁做的铁火盆,比泥火盆轻了很多,方便挪动,看着秀气。最大的缺点是导热快,有时稍不注意就把炕席煲糊了或者把手烫起了疱。那时火盆就像现在北方城市楼房里安装暖气片一样平常。
烙铁是火盆配套的用具。烙铁头呈三角形,在烙铁头上焊一个L型的铁把,主要用于摁火、扒拉火。女人做针线活,有时要把烙铁插进火盆的炭火里烧热,烙一下布料的皱褶和折叠部分以及用糨子刚粘过的部位使其平整。
火铲子也是火盆的配套用具。把刚扒出来的火,用火铲子摁实,需要的时候再把火盆上面的灰扒拉到火盆的四周。
火箅子是用铁条煨制而成的,用来在火盆上面烤干粮,热得快沾不着灰,烤出来的干粮,焦黄的嘎渣儿,又好看又好吃。
火筷子是用铁棍儿做的。在火盆里烧粉条头、烧豆子、烧棒子粒(玉米)、烧爆米花,都要用火筷子夹。烧这些东西最容易脏屋子,尤其是烧爆米花,每爆一个玉米花就冒一股白烟,崩得满屋灰。
顾名思义,扫地笤帚是专门用来扫地的,这里说的扫地笤帚是指扫屋内地面的笤帚。用一种名叫笤帚苗子的高粱穗子脱粒后手工扎制而成,扎制工艺很简单,很好用,用的也很普遍,真可谓物美价廉。有了笤帚苗子可以自己扎制,也可以到集市上去买。
也有用扫地笤帚扫炕的,讲究的人家,扫炕与扫地笤帚是分开的,专门的扫炕笤帚是用黍子或糜子的穗子脱粒后扎制而成的,比扫地笤帚小一些。
扫碾子笤帚也是用黍子或糜子的穗子脱粒后扎制而成的,用来扫碾子上的粮食等,很好用也很耐用。
刷锅用的炊帚,大多用笤帚苗子手工扎制而成。也有用普通高粱的穗子脱粒后扎制的,很粗糙不太好用,人们把这种炊帚称打锣锤。
笸箩主要用于罗面时接面,也用来盛装晾晒谷物,几乎家家必备。它是用剥了皮的柳条和麻绳编制而成,上口用薄柳木板封边。笸箩为圆形,笸箩大小不一,大的笸箩口直径约九十公分,高约十八公分;最小的笸箩,笸箩口直径约三十公分,高约十公分,常用于放针线,故称之为针线笸箩。
簸箕是家庭常用工具,用于磨面,盛装东西,风选粮食等。它和笸箩一样是用剥了皮的柳条和麻绳编制而成但形状不同,用椴树皮和柳条封簸箕口的上边,用薄柳木板做簸箕舌头,形状类似铁撮子,但没有梁。
筛子有两种:一种是竹筛子,是用竹子皮编制的,主要用来筛草;另一种是铁筛子,是用细铁丝编制的,主要用来筛粮食等。两种筛子都为圆形,且大小差不多,筛子高约十五公分,筛子口直径约六十公分。
罗分粗罗、二细子罗、细罗,它主要用来罗面和过滤东西。罗为圆形,薄柳木板做罗帮,铁丝或铜丝编织的网做罗底,过去也有用马尾巴毛编织罗底的,罗底松,罗面不透落易糊罗底。罗帮高约十五公分,罗底和罗口大小一致,直径约三十五公分。
口袋是用白色大帆布缝制而成的,高约一百一十多公分,直径约四十公分。它是庄户人家的百宝囊,什么都能装。当时只有口袋没有麻袋,几乎家家都有一条或几条口袋,生产队就更多了,大约有几十条,口袋都是在供销社买的。
燎壶是用来烧开水的,用铁皮焊接而成,集火膛、烟筒、水壶、水嘴于一身。这种用具不是每家都有的,平时不用,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借着用一用,烧的全是小木柈子,因为铁皮薄,火又硬,所以烧水很快。
也有把夜壶叫“尿憋子”的。为什么把尿壶叫夜壶呢,因为过去都是老年男人夜里用来接尿的,所以人们习惯把尿壶称作夜壶。过去天冷,年龄大的老爷子怕冻着,夜里不到屋外小便,也不愿下地往尿盆里便,用夜壶在被窝里接尿。睡觉前把夜壶放在炕沿帮下面,有的怕夜壶冰着,把夜壶放在脚底下,用时伸手可取,很方便。过去的夜壶是瓷制的,又大又蠢,但为老人提供了方便。
鞋拔子是用牛角做的提鞋用具。过去一般都穿家做鞋,不太好穿,穿鞋时要把鞋拔子放在鞋后跟里面把鞋提上来。
线拨锤是用硬杂木做的,中间粗两头细,长十几公分。也有用羊小腿骨头棒做的,用来缠各种线。过去商店卖的大多是成桄的线,人们怕线乱了不好用,就把桄线缠在线拨锤上。
有硬杂木做的,中间细两头粗,长约二十公分,两头直径约四五公分。有用羊小腿骨头棒做的,在木棒或骨头棒中间打个眼安上一个铁挂钩,用来打经子,把羊毛、羊绒、牛毛等打成经子(毛线坯),用来织衣服、织袜子等。
纺绳车子是用来把麻纺成绳坯子的工具。不是每家必备,一个生产队也就有一两台,生产队和个人都用。
摇车子是过去用来哄婴幼儿睡觉的用具。长约一百公分,宽约六十公分,用五根小竹板(大耙齿子),把两根约一百公分长、五公分粗的圆木用小竹板连接起来。把五根大耙齿子煨成半圆形,在每根圆木的一侧均匀地打上五个孔,孔的大小和竹板头的大小相等,把竹板的两头对应穿在两根圆木孔里,凸出的半圆形竹板挨着炕。圆木的一头安一个半圆形朝上的竹板,用布蒙上,防止风吹孩子脑袋。摇车子里顺着放一块宽约二十公分,长约一百公分的木板,木板上面放一个长约一百公分,宽约六十公分的口袋(糠口袋),口袋里装着荞麦皮。荞麦皮口袋上面放上尿布,把孩子放在尿布上面,盖上被子,用布绳把孩子绑在摇车子上。孩子哭了摇一摇车子,孩子就停止了哭声。摇车子时孩子的全身都在跟着车子一起左右摇摆,对孩子的大脑有无影响无从考究。摇车子既是哄孩子的用具,又是婴幼儿的睡床。有的老人说,要是不睡摇车,不用布缠着孩子腿,孩子长大就成了罗圈腿。我想这个说法不准确,孩子罗圈腿可能是缺钙的缘故,现在城里的孩子没有一个绑腿的,也都很健康没有长成罗圈腿。那时,摇车子不一定每家都有,但是家家都用。
草囤子是用麦秸或莜麦秸和麻秸秆或椴树皮编制而成的。平时用来装粮食或杂物,冬天用来装年干粮,有的大户人家用来装冻饺子。为防止干粮风干,放一层干粮撒一层薄薄的小碎冰块。
五六十年代,盛装东西的容器极少,木柜子虽然好看、好用、方便,但一家只能打一口,多了打不起,而且柜子也不能全装粮食,除了装点精米细面还要装些衣物等。为了把粮食、谷糠、荞麦花等谷物装起来,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垒个圆仓,垒个土仓子,编个树条囤子等。在这里专门说说柳条囤子,在我家乡把几十公分到两米来长的小树枝称作树条,所以把用树枝编成的筐叫条框,把用柳枝编织的笆条称作柳条笆。那时候为了把粮食等装起来人们突发奇想,用柳条编一个大囤子,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圆形的:直径一米左右,高一般不超一米半。长方形的:长两米左右,宽一米左右,高一米左右。囤子编好后,用黄土掺上榆树皮挠子或麻穰和成泥把筐子里面抹一遍,既光滑又不漏东西。条囤子可以放在地上也可以放在炕上,无论放在哪,都要用圆木段或木板把囤子垫起来防止粮食受潮。
桦皮篓子是用白桦树的树皮缝制而成,用于装面和粮食等。那时盛装东西的用具缺乏,人们跑到河北省巴头沟林区剥桦树皮,回来缝制成桦树皮篓子。现在想起来真够糟践人的,活生生的白桦树,硬是把树皮给剥下来,白白的树干上露出了一段一段的紫黑色。
纸笸箩是用废纸和少量白面做的,把废纸放在水里糟几天,搅碎后少放些黏合剂(白面糨糊),用瓦盆或瓷盆做模子,把糟好的混着糨糊的纸浆均匀地拍打在模具外面,拍得越紧越实越均匀越好,晾干后取出模具。为了光滑好看里外再糊一层纸。人们用来装些零星物品或装一些米面什么的。
针线笸箩是家庭主妇必不可少的家当。针线笸箩多数用柳条编的,也有用竹子皮编的,还有用纸笸箩的。里面像个杂货摊,装满了针头线脑等各种用具和用品,比如剪子、顶针、大针、小针、绣花针、大锥茬子、掌鞋锥子、纳底锥子、针扎[zhá]、黑线、白线、蓝线、丝线、纳底子绳、线拨锤、经子拨锤、花撑子等,家庭主妇做针线活时总有一个针线笸箩摆在面前。
过去结婚的女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家当,梳头匣子便是其中之一。梳头匣子盖里镶着一块水银镜子,打开梳头匣子盖就可以对着镜子梳洗打扮。匣里面装着胭粉盒子、胭脂盒子、木梳、洋拢子、红纸(涂口红)、黑碳棒(画眉)、红头绳、刮头篦子、簪子、发卡子、手镯、戒指、耳坠儿、耳环、网罩、嘎达针(别网子)等,这些小家当根据家庭和个人的经济条件,以及个人的爱好有所不同。
过去抽烟的人很多,男人几乎都抽烟,还有很多女烟民。那时,人们都抽旱烟(自种的烟或买烟叶),抽烟都用烟袋,很少用纸卷烟,因为纸很缺。烟民们用的烟袋很讲究,烟袋锅有银的,有黄铜的,有紫铜的,有银铜混合的,烟袋锅上面雕刻着云子勾等各种图案。烟袋嘴有玉石的,有玛瑙的,有玻璃的,也有铜的。烟袋杆有纯木的,有铜的。烟袋是抽烟人的心爱之物,也是抽烟人的脸面。烟荷包是用来装烟的,做工也很精致,有熟皮子做的,有布做的。烟荷包是一个长二十来公分,宽约八公分的扁形口袋,烟荷包的前后两侧钉着四至六根飘带,烟荷包底上缝着穗子。有的烟荷包上还用五色丝线刺绣着各种图案,烟荷包上口镶着四个风眼,是用来穿烟荷包绳的,烟荷包绳上拴着烟荷包疙瘩(掖在裤腰带上,不易掉下来)、剜烟刀(用来清理烟袋锅里的烟垢)、掏耳勺、剔牙签等。烟荷包集用品、工艺品和装饰品于一身,是随身携带的户外用品。除此之外,家里还有一个烟笸箩,用来装烟叶、火柴、烟袋、卷烟纸等,过去差不多每家炕上都放着一个烟笸箩。
过去用的都是瓷煤油灯,由灯座、灯碗、灯壶、灯盖、灯捻(在灯盖当中)组成。灯捻是用旧棉花搓出来的,烧的是煤油,灯的亮度取决于灯捻露出的高低,人们需要灯亮一些时,就用一根大针把灯捻挑高一点,不干活时为了省油就把灯捻往低调一点。煤油灯的油烟子很大,当你在点着煤油灯的屋子里待上两个小时,吐沫、鼻涕都是黑的,如果待的时间更长一些连眼窝都是黑的。尽管如此,人们对油烟子并不反感,反而习以为常。后来有了带玻璃罩的煤油灯,亮度高,油烟子小,灯捻要到商店去买,不但用油多且不好打理,容易炸罩子,所以人们用的也很少。有了电灯以后很多年这种瓷煤油灯都没有被淘汰,因为农村经常停电,点蜡费用高,停电时还是用瓷煤油灯照明,经济实惠。
过去的手电筒都是薄铁皮的,用两节或三节一号电池。两节电池的手电筒,灯泡用2.5瓦的;三节电池的手电筒,灯泡用3.8瓦的。手电筒的后盖上放着一个备用灯泡。手电筒不是家家都有的,谁家夜里有急事,互相借着用,很实用也很方便。
棒钏子很简单,用一块一公分宽、约八公分长凹形厚铁皮,把一头打磨成尖形,另一头安在木把上,是搓棒子(玉米)的辅助工具。
用一根长一百多公分,直径约一公分的铁棍,一头带尖,另一头焊一个约十公分长的横把或安一个横木把,是杀猪的专用工具。
那时候生活用品极缺,特别是盛装液体一类的容器就更少了,所以空酒瓶子是绝对舍不得扔,盛东西时没有瓶盖就用棒子瓤把瓶嘴塞上。人们把医用蒸馏水瓶子更视如珍宝,因为它装热水不炸,上面有刻度,还有一个橡胶瓶盖,输完液把玻璃瓶子留下来,用来打酒、打油、打酱油等,夏天上山干活带饮用水,冬天灌上热水放在被窝里用来取暖。后来供销社卖三斤装的大玻璃瓶,形状像玻璃酒瓶,也有三斤装的大肚子玻璃瓶,人们奔走相告争相购买,用来装酒、煤油、酱油、植物油等,夏天,人们上山劳作时用来带水。
那个年代塑料制品很少,最先进入小村的塑料制品当属自来水笔,除了笔尖、笔箍、笔囊、笔挂之外整个笔杆、笔芯和笔舌头都是硬塑的,相继而入的就是洋拢子(女人用来拢头发的)和香皂盒,但人们不知道是塑料制品,把那些塑料制品都称作“化学”制品。
那时的生活用品虽然落后,但绝大多数都是就地取材,纯天然、原生态、无污染的。买的用品虽然没有厂家的售后服务,但是有很多民间手艺人填补了这个空缺,这些艺人走街串巷,每隔一段时间大街小巷里就会响起“锔锅、锔盆、锔大缸嘞!”“修理水筲,补搪瓷碗嘞!”“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听到这些洪亮的吆喝声,人们就把要修补的物件拿出来交到艺人手里,大活要预约到家里去做。收费虽然没有限价,但也很合理,料钱加工钱再加点工具费就等于收费标准。因为生活用品缺乏,农民手里又没钱或钱很少,所以用坏的生活用品也舍不得扔,要修一修补一补接着用,有的要进行多次修补,所以这些修修补补的手艺人就有了用武之地,当然也延长了物品的使用寿命,那真是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