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村裁缝铺: 解放妇女双手的新行当

山村裁缝铺: 解放妇女双手的新行当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约在六十年代末,山村里出现了一个新的行当——裁缝铺。裁缝铺的出现大大地减轻了家庭妇女的劳动量。当时我在大队当会计,正好有一些时间,抽空我就看书,研究服装剪裁,经过大半年的努力,能够剪裁制作制服上衣、制服裤子、衬衣、衬裤、制服短裤等等,最快的时候一个白天再加个夜班能做八条裤子。

大约在六十年代末,山村里出现了一个新的行当——裁缝铺。它悄然而至,没有隆重的开业仪式,没有专门的铺面,在自家睡觉的屋里摆上一台缝纫机就开始营业了。它不用办理营业执照,不用缴纳各种税费,也没有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的检查,有一台缝纫机再有一个熟练的人操作即可。用缝纫机可以纳鞋帮、纳袜底、纳鞋垫、补衣服、做衣服,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针线活,省事、省时,做出来的衣服板正、好看、穿着舒适。裁缝铺的出现大大地减轻了家庭妇女的劳动量。

记得全大队有十七八户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买了缝纫机,有十三四户以自用为主不对外营业,只给家人做一些简单的针线活和缝缝补补的小活,在熟手的帮助下可以做比较简单的衣服。有时给比较要好的邻居扎双鞋帮、扎双鞋垫、补补衣服也不收费,给谁做活谁带线,搭工夫不搭线。

全大队能对外做活收费的裁缝铺只有四五户,这些裁缝铺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学自悟,以自用为主,同时也义务地为亲朋好友做点小活、零活。第二个阶段除了能够熟练地做些小活、零活外,还能做一些简单的衣服等,象征性地收点钱。第三个阶段能够熟练的剪裁,制作普通款式的衣服。收费参照毗邻地区价格明码标价,那时候山村裁缝铺的收费标准都是自然形成的,既没有指导价格也没有限价,只收线钱和工时费,而且这些价格很稳定,一直坚持数年不变。做一条制服裤子七八毛钱,做一件制服上衣一元五六角钱,扎一双“万字”鞋帮一元钱,扎一双“豆腐块”鞋帮五六毛钱,扎一双鞋垫两三毛钱,能给现钱的占一半左右,另一半有赊账的,本生产队社员还有拨工分的。

裁缝的水平不一,手艺较高的量体裁衣,手艺一般的比照衣服样子裁衣,根据人体情况适当缩放尺寸。手艺好的活就多一些,裁缝按照送活的先后顺序做活,活太多时就暂不收活了,结婚的、急着穿的还要给裁缝说些好话。这个行当到了过年的时候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但到腊月二十以后就不收活了。每逢旺季,有时还要昼夜加班,裁缝家的红堂柜上垛着一大摞衣服料子,按着先后次序排队,排到最后面的有时要等十几天,即便排在最前面也要等上七八天。做裤子一般要买六尺布,个子高的要买六尺半布,还要买一尺白布,做兜布和裤腰里子,买一副铁裤钩子订在裤腰上,买两三个小扣子订在前开门上。如果你不带这两样东西裁缝很高兴,衣服做完了他告诉你把扣子和裤钩订在什么位置就完了,裁缝省了很多事。上衣一般用七尺布,胖人还要多一些,一般用七尺半或八尺布,还要另买一尺半白布做兜布、垫肩布,买五个大扣子订在前衣襟上,买两个小扣子订在小兜盖上,买一副领钩子订在上衣领子两头。

裁衣工具很简单,一根软尺用来量体,一个弯尺用来裁袖子和裤子的裆部,一个折尺用来量长宽,一根市尺用来量小料,一块三角形的画线笔用来画剪裁线,一把裁衣剪用来剪裁衣服料子。早期的缝纫机没有下箱,都是固定在台面上,所以人们保护缝纫机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不用时有的用布盖上,有的要做一个罩把缝纫机罩上,有的只把缝纫机头罩上,有的把整个缝纫机都用一块大布单子盖上,后来有了下箱的就省事多了,用完后把缝纫机机头放下去,盖上盖。

一九七三年我三弟在老府修铁路挣了三百多元钱,最后只给一百多元,剩下二百多元怎么也要不回来了,找公社,公社让找施工队,找施工队,施工队让找公社,来回地推,最后就不了了之。我们家人口多,做鞋做衣服劳动量很大,为了减轻母亲的劳动量,决定用这一百多元钱买一台缝纫机,当时也买不到名牌的,只好买了一台辽宁产的“前进牌”缝纫机。那时我大哥分家另过,我三弟参军了,我母亲用不了缝纫机,只能我用这台缝纫机一早一晚做一些小活进行简单的缝缝补补。我总想着做成衣,却苦于投艺无门。有一次到赤峰办事,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关于衣服剪裁方面的书,书名叫《服装剪裁》,十六开本一百多页,图文并茂不太复杂易读易懂,包括男式制服、女式服装、衬衣衬裤、短裤、裤衩等剪裁方法,按着人体比例量体裁衣很实用。当时我在大队当会计,正好有一些时间,抽空我就看书,研究服装剪裁,经过大半年的努力,能够剪裁制作制服上衣、制服裤子、衬衣、衬裤、制服短裤等等,最快的时候一个白天再加个夜班能做八条裤子。有时还能帮邻居们挖个兜口、上个兜盖、上个袖子、修理个缝纫机什么的。如果不念大学很可能成为一个山村小裁缝,不过如果真是那样也早就下岗了。(www.daowen.com)

制服裤子很简单,较难的只有三处:一处是前开门,一处是上兜,另一处是上裤腰。前开门不上拉锁只订两三个扣子,挖扣眼、锁扣縻都是手工的,挖扣眼也是技术活,挖得太小系不上,挖的太大容易开扣,扣縻锁不好既不好看又不结实。裤腰的里和面不能扎拧了,裤腰上在裤子上也不能拧了,要板板正正,裤兜要上在裤子的中缝上,裤子穿在身上裤兜处不能有明显的缝隙。那时候做的制服裤子中缝处要扎三条线,一条是暗线即把前后片缝合在一起的线,还有两条明线即沿着缝合的中缝扎两条明线,后来由两条明线改为一条明线,再后来就不扎明线了。裤子做完了要在裤腰上订上五个裤縻子和一副裤钩子,还要用烙铁沿着裤子的缝隙部位熨一下。上袖子、上领子、挖兜口、上兜、上裤腰、上前开门、上裤兜,这些是做工的关键部位,也是最难做的部位,最是考验裁缝的技术活。

那时候做衣服剩的边角料人们也很当回事,正常情况裁缝要把裁下来的边角料如数还给来做衣服的,窄面布边角料少一些,宽面布边角料多一些,女人们把这些边角料放起来,留着修补衣服用,下衣的膝盖、裆部、臀部,上衣的袖肘、肩膀、袖口都是最容易损坏的部位。除此之外,人们还要用这些下角料做个鞋面呀、袜底呀、鞋里呀、鞋垫呀,小孩的围嘴呀等等。有时还会用很小的碎布角、碎布头做些小手工艺品,比如在二月二做一对马蛇子订在孩子上衣的肩上,在端午节抽个荷包订在腋下,做几根飘带订在烟荷包上,用各色碎花布剪成三角块对一个坐垫等。所以女人们对这些边角料特别在意,有的裁缝把大块的边角料留下,剩下的小块边角料还给来做衣服的,女人们很不高兴,会说裁缝落[lào]布了。

实际那时候的成衣铺设备单一,没有辅助工具,没有码边机就得窝边或毛边,没有扣眼机锁扣眼要靠手工,没有电熨斗只能用热烙铁烙烙缝。没有现成的辅助材料,比如没有现成的垫肩,就要用块布做成垫肩,没有现成的裤腰里要用白布做等等。那时人们对成衣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肥瘦长短基本合适就可以了。做肥一点,人们会说没关系还抽(缩水)呢,冷天里面再套件衣服就不肥了,做瘦一点也能将就,只要能穿上不太箍身子就行,裤子做长了把裤脚再往里挽一截,做短了把裤脚拆开再放一放。当然也有做得太瘦或太肥拿回成衣铺改造的,上衣瘦了把掐腰线拆开放一放,肥了再往里煞一煞,也有个别做的衣服实在不能穿成衣铺给顾客赔布料的。

我们那个小山村的成衣铺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期,后来各种成衣、内外衣充斥市场,各种花色、各种款式齐全。男士制服、休闲装、夹克衫,穿着舒适合体,女人和孩子的服装更是各式各样,价格低廉,没人再到成衣铺做衣服了,从此山村成衣铺在历史的舞台上无声地消失了。因为山村裁缝铺来时没有轰轰烈烈,去时更是悄然无声,所以当它消失的时候连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