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衣着必备的辅助品:从传统到现代

衣着必备的辅助品:从传统到现代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衣着辅助品有传统的,比如女人戴的红兜兜;有带有时代特征的,比如护袖、羊皮套袖等;有在当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比如纳底子绳;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发明的,如风镜、垫肩子等。孩子戴着这个红兜兜主要是为了保护肚子,不让肚子着凉,因为肚脐直通内脏容易着凉。

衣着必备的辅助品:从传统到现代

除了正常穿戴的还有很多与穿戴有关的衣着辅助用品,这些辅助用品在当时对保暖、保护衣服、保护身体起着很大的作用,有些还能起到装饰作用。衣着辅助品有传统的,比如女人戴的红兜兜;有带有时代特征的,比如护袖、羊皮套袖等;有在当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比如纳底子绳;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发明的,如风镜、垫肩子等。

 套在衣服袖子上的布套(布筒)称作护袖,长三十多公分,直径一般要比衣服袖子肥二三公分,在两头的折边里穿上松紧带,通过松紧带的弹性将其固定在胳臂上,也有用别针把护袖的上口别在袄袖子上的。选用布料的颜色,一般与上衣的颜色区别开,有蓝的,有黄的,有花的(女人戴的)。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人们时兴胳臂上戴护袖。感觉戴护袖很时尚,也很适用,它能保护袄袖子,干活时也感觉干净利落。去年看《海棠依旧》电视剧,我们国家的总理在伏案工作时,也戴着护袖。说明那时戴护袖很流行也很普遍,更主要的是周恩来总理那种朴素的生活态度,不愧是人民的好总理。

 集体经济时期很多农活都是靠肩挑、肩抬和肩扛来完成的,自家有很多活也是如此,为了防止扁担等磨衣服、硌肩膀子,每家每户都缝制一两个垫肩子备着扛、挑、抬东西时垫在肩膀上。垫肩子长约四十五公分,宽约二十五公分,厚约四毫米,上下用白布做面,当中用碎布垫心,用线纳好,后来用缝纫机扎。垫肩子当中剪裁一个比脖子略粗一点的圆孔,用时套在脖子上,圆孔的前边从正中裁开,垫肩子的四个角和中间开口处各缝一根带子,用时将两头的带子系[jì]在腋下,将中间剪口两边的短带系[jì]在一起。过去上山打柴,每人要带着一根扁担,两根绳子,一把镰刀,一块小磨石,一个小筢。人们把两根带锔牙的柴火绳挽在扁担的一头,其中一根柴火绳要留出一米多长拴在扁担中间做挎绳,然后斜挎在肩膀上,肩上带一个垫肩子,冬天小臂上各带一只白茬羊皮套袖。回来时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柴火,这垫肩子作用就大了,戴上它不硌肩膀,不研肉,换肩方便,还省衣服。打柴、挑庄稼、抬东西都离不开它。

 女人和小孩戴的红兜兜是用一块正方形的红布做面,用其他颜色的布做里,兜兜的大小根据身体上身长度腰围而定。做兜兜时将四个角中的一个角剪掉,剪掉的长度根据人的脖子粗细而定。剪掉的那个角变成两个角,在这两个角上各缝一根布带,戴时把两根布带系在脖子后。中间左右两边的角上也各缝一根布带,戴时系在腰后面。过去女人和七八岁以下的男女孩都要戴这样一个红兜兜。孩子戴着这个红兜兜主要是为了保护肚子,不让肚子着凉,因为肚脐直通内脏容易着凉。成年女人戴这个兜兜,除了保暖遮羞之外还有一层用意,把兜兜两边的带子系紧,防止乳房下垂,使乳房更加丰满,与现在胸罩的用途有相同之处。后来人们没有注意到这层用意,把兜兜当中的布带缝得很靠下,所以就失去了这个作用。

 羊皮套袖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材料大多采用山羊皮,因其毛长、绒多,御寒、保暖效果更佳。羊皮套袖和护袖形状差不多,把带毛的山羊皮熟好后,缝制成四十来公分长,比棉袄袖子略肥一点的皮筒,戴时皮板朝外毛朝里,靠手的那一头往外翻一截有八九公分长。那时村里每家都有一两副羊皮套袖,冬天干活时每只胳膊戴一只,特别是冬天上山割柴,人人必戴,戴着它保暖不冻手,还能保护袄袖子,比手套、手闷子更实用。在电影里我们常常看到有很多大家贵妇,把两只手伸在一只套袖里保暖,那是有钱人的一种保暖方法和装扮,在农村是见不到的。

 手闷子有两种:一种是棉的,叫棉手闷子,里和面用布,当中絮棉花。另一种是皮的,叫皮手闷子,是用熟好的绵羊皮缝制而成的。它和手套的区别是,一只手套有五个手指套,每个手指头都有单独的套。而每只手闷子只有两个手指套,大拇指有一个单独的手指套,其他四个手指共用一个大手指套,把四个手指都放在这个共用的手指套里。人们习惯性地把两只手闷子用一根长约一米半的布带子连在一起,并挂在脖子上,不用时把两只手闷子从前腋下穿到后腰上拴在一起。手闷子比手套暖和,不干活时戴着保暖还可以,干活时戴着它不但不方便,而且也不禁戴。(www.daowen.com)

 过去没有卫生纸,也没有条件买手绢,年龄大的老人都要在上衣(大襟衣服)前面的右上角拴一块或缝一块手绢大小的布用来擦眼泪、擦口水,也用来擦鼻涕,人们把这块布称为擦鼻子布。做法是用一块手绢大小的薄布,在布的一个角上,包上手指肚大小的棉球,在包好的棉球下面用线绳系好,线绳的另一端系在上衣右上角的衣扣上,擦鼻子布平时掖在上衣大襟里面,用时拽出来。小孩也在衣襟前拴块擦鼻子布,是专门用来擦鼻子的,时间长了不洗,擦鼻子布上挂了一层厚厚的、黑黑的鼻子嘎渣儿,有时鼻子嘎渣儿都翘了起来。

 过去穿的都是手工家做鞋,鞋底都要用麻绳密密麻麻地纳一遍,人们把纳鞋底的麻绳叫纳底子绳。做鞋离不开纳底子绳,所以在当时纳底子绳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衣着辅助品。那时,每人每年得穿两三双鞋,人口多的家庭每年要做十几双鞋乃至更多。做的鞋多所需的纳底子绳就多,用麻搓纳底子绳,就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纳底子绳长两米左右,粗两毫米左右。在当时搓纳底子绳只有一种办法,就是用手在大腿上把麻搓成绳,连着搓上十几根,麻的粗纤维把大腿扎得又红又肿。

我们家孩子多,而且多数是男孩,男孩穿鞋费,所以我们家每年都要做好多鞋,做的鞋多搓的纳底子绳就多,绳搓多了我母亲的大腿就承受不住了,没办法就用我们哥几个的大腿搓纳底子绳。晚上,我们哥几个轮着班的把大腿伸到我母亲面前,一条腿搓红了换另一条腿,两条腿用完了换另一个人的大腿,就这样一晚上能搓几十根。每搓好一根绳我母亲都要把麻绳一圈一圈地缠在四个手指上,然后从手指上把挽好的麻绳退下来系好,整齐地放在针线笸箩里。

搓纳底子绳对于做一双鞋的全部工作量来说还不足二十分之一,搓纳底子绳就要费这么大的劲,可想而知做一双鞋得需要费多少事,投入多少时间、劳动和精力。从搓根小麻绳到做一双鞋这件小事上回想那个年代,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做了多少事情,投入了多少精力,投入了多少劳动简直无法想象。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针一线当思穿针引线之苦。

 所谓风镜就是一种防风沙的眼镜,冷眼看来像一个防毒面具。镜片是一种普通玻璃,它的特殊就在于眼镜的侧面也有镜片,为的是挡风沙,侧视时又不影响视线,正面和侧面两块镜片之间用一对小折页连着,眼镜片的周围用一种水龙布做一个凸出来的小围子,用一根松紧带扎在眼镜两边的布围子上当眼镜腿,戴时把松紧带套在头上,能把眼睛保护得严严实实。防风、防沙尘,特别是扬场时戴上不迷眼,六七十年代,春天种地时点籽的、捋粪的、扶犁杖的都要戴上一副这样的风镜,秋天扬场时也都戴上这样一副风镜。风镜很实用,是一款真正为农民劳动方便设计、制作的眼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