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脚上穿的鞋子和袜子的区别

脚上穿的鞋子和袜子的区别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绝大多数人脚上穿的都是袜子和鞋子,但和现在的袜子、鞋子区别很大。袜子穿坏了也要打补丁,最易坏的部位是脚趾、脚掌和脚后跟,脚背部位是很少穿坏的,所以穿破袜子不脱鞋也看不出来。脚上没鞋矮半截,说明鞋子在人的穿戴里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实很简单,做认脚鞋裁另一只鞋帮或鞋底时,把鞋样子翻过来绷在袼褙上即可,也可以把剪好的袼褙鞋帮、鞋底翻过来用。

脚上穿的鞋子和袜子的区别

脚上穿的主要是鞋和袜子,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村里还有几个老太婆用裹脚布裹脚,即用宽七八公分,长约八十公分的白布条子把脚一圈一圈缠上,除了大拇指,其他几个脚趾头都折在脚底下,脚趾和脚掌结着厚厚的茧痂,干干的没有一点血色,裹完的脚失去了原来脚的形状,尖尖的呈锥子型,穿着一双尖鞋,用脚跟走路,走起路来一捣一捣的,自己很难受,别人看着很别扭。绝大多数人脚上穿的都是袜子和鞋子,但和现在的袜子、鞋子区别很大。

 那时的袜子有手工布袜和手织毛袜两类,到六十年代中期就有人穿洋袜子(针织线袜)了。手织袜多数为毛袜,如羊毛、羊绒、牛毛袜,也有手织线袜子的,但极少。手织毛袜很慢,要经过三道工序,首先要把羊毛、牛毛、羊绒等弹开,去掉杂质,用经子拨锤把羊毛打成经子(毛线坯子),而后再用毛经子织成袜子。有用钩针勾的,稍厚一些;有用竹签织的,稍薄一些。穿起来很暖和也很舒适,但只能冬天穿,穿坏了不能扔,要把袜桩和脚背部分的毛线拆下来再用。那时候村里四五成的中老年男人都会织毛袜子,有的还会织(勾)毛衣呢。在晚秋和初冬季节,利用早晚和劳动休息时间,把羊毛弹出来,把经子打出来,开始一双一双地织袜子,因为都是抽空织,所以几双毛袜子要织一两个月。有的家庭人口多织的袜子多,为了赶时间,参加集体劳动时也要把羊毛、经子拨锤或羊毛经子带上,在劳动休息时打打经子,织织袜子。

用布做袜子。一般用白布裁出脚底以上部分,分左右两片缝合;袜底是单做的,用两三层布或用一层薄袼褙上下挂面,用针线纳好,然后再把袜底绱在缝合好的袜桩上。袜子穿坏了也要打补丁,最易坏的部位是脚趾、脚掌和脚后跟,脚背部位是很少穿坏的,所以穿破袜子不脱鞋也看不出来。农村有个讲究,来了客人要让坐到炕上,客人不能伸着腿穿着鞋,要把鞋脱掉,盘腿坐着。如果客人盘腿坐在炕上不脱鞋子,不是客人不懂礼貌,而是袜子有问题。

到了夏天很少有人穿袜子,穷时穿不起袜子,后来养成了习惯。有的在耪地时连鞋都不穿,干脆把鞋子也脱下来扔在地头上。中午地太热人们还是要穿鞋的,一是怕烫脚,二是怕上火眼睛长眵目糊。

 脚上没鞋矮半截,说明鞋子在人的穿戴里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果穿了一身整齐的服装,可鞋子不好,显得极不协调,整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脚支撑着整个身体的重量,所以鞋子对整个身体都有很大的作用。鞋子的好赖不但对整个身体有影响,而且还影响着人的形象。

过去每个家庭的女主人都存着一摞鞋样子,最少每人要有一副,有的一个人就有两三副,有方口认脚的,有圆口便脚的,有假鞋(单鞋)样子,还有棉鞋样子,小孩子的鞋样子每年都要换,脚长大了鞋样子也就不能再用了。一副鞋样子只有两张,一张是鞋底样子,一张是鞋帮样子。有人会说,做便脚鞋(便脚鞋:鞋子不分左右脚)可以,做认脚鞋(认脚鞋:鞋子分左右脚)呢?其实很简单,做认脚鞋裁另一只鞋帮或鞋底时,把鞋样子翻过来绷在袼褙上即可,也可以把剪好的袼褙鞋帮、鞋底翻过来用。那时候有巧妇会剪鞋样子,用手量一下脚的大小就能剪出一副合适的鞋样子。拙妇就得扒鞋样子,就是把别人的鞋样子铺在纸上照原样剪下来。做鞋时,把纸鞋样子绷在袼褙上,用剪子沿着纸鞋样子外缘剪下。大人的鞋样子一用就是多少年,有的鞋样子破了还要用浆子粘一下留着再用。为了使用方便,女主人要把这些鞋样子放好,有的把鞋样夹在一本破书当中,有的用纸壳一层一层地隔开放在柜底下压上。用纸鞋样子剪裁鞋帮和鞋底的办法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办法,多少年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www.daowen.com)

那个年代鞋子始终困扰着人们,做起来费工、费时、费力,做一双鞋要经过很多道工序。第一步打袼褙,就是把碎旧布一层一层地用糨子粘起来晒干;第二步剪裁,就是把鞋帮和鞋底样子绷在袼褙上,剪出鞋底和鞋帮;第三步挂里面,就是把剪好的袼褙鞋帮里子挂一层白布,把袼褙鞋帮外面挂一层布鞋面,一般都用青斜纹布做鞋面,小女孩、大姑娘和小媳妇喜欢穿花鞋的就用花布做鞋面;第四步严鞋口,就是用和鞋面相同的布封鞋帮内口,用白布条封鞋帮外缘;第五步纳鞋帮,有实纳帮(没有图案等距离均匀地用针线把鞋帮纳一遍)、有万字(用缝纫机在鞋帮上扎出若干个万字形的图案)、有豆腐块(用缝纫机在鞋帮上扎出若干个像豆腐块一样的棱形图案)等;第六步严鞋底边,就是把袼褙鞋底外缘用白斜布条封上;第七步挂鞋底面,就是把鞋底上下面挂上白布,把四到五层做鞋底的袼褙粘在一起;第八步搓纳底子绳,就是把麻放在大腿上,用手将麻搓成约两毫米粗的绳;第九步纳底子,就是把袼褙鞋底子用麻绳等距离一针挨一针地纳一遍;第十步绱鞋,就是把鞋帮和鞋底缝合在一起。新做好的鞋,因为鞋帮很硬,在穿之前要用潮湿的破布把鞋帮撑起来防止磨脚。即便如此,穿新鞋时也免不了把脚磨破或磨出血疱,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不过,不用担心,穿几天鞋面软了,脚就适应了。

鞋子和衣服相比,鞋子是不禁穿的,一双新鞋如果是干活的人一直穿着,两个来月就坏了。干活人穿鞋费,也与做鞋的布料有很大关系,一般用旧布料做的鞋不结实,不像现在鞋底用橡胶等各类材质,鞋帮用经久耐用的化纤等布料结实耐穿。

鞋穿坏了不能扔,经过修补以后还要接着穿。修鞋很麻烦,一是不好操作,二是修不合适磨脚,三是没有现成的修鞋材料。那时不能穿的旧鞋也舍不得扔,把鞋底、鞋帮拆下后将能用的部分剪下来留着修鞋用,把不能用的废料一分钱一斤卖给代销点。掌鞋时鞋帮要用旧鞋帮去补,鞋底要用旧鞋底来掌,后来有了旧轮胎,人们花几元钱买一只,按着鞋底子的形状割下来,再把厚的地方用快刀削薄,用来掌鞋底,又耐磨又结实。修鞋还要有工具,比如大针、掌鞋锥子、上鞋锥子等。由于工具简陋,掌一双鞋甚是费劲,既不好插针又不好拔针,有时掌一双鞋就折断好几根针。我们家男孩子多,所以掌鞋的量就特别大,后来父亲在掌鞋摊看到用钉拐子钉鞋底方便快捷,就找在红花沟金矿工作的二舅做了一个钉拐子,从那时起就不再用绳掌鞋底了,改用秋皮钉钉鞋底,方便省事。有了这件新型的修鞋工具,不但方便了我们家也方便了全村,从这个钉拐子进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东家借完西家借,几乎不曾着家。那时候一双鞋从开始修到报废,要维修若干次,穿修补的鞋子要比穿新鞋的时间还要长。一双新鞋重量不过一斤,而修补过的一双旧鞋足有三四斤重。

那个年代,村里几乎所有人都穿家做鞋,个别家有一双用羊毛擀制而成的小毡疙瘩,那是冬天穿的,很暖和也很耐穿。赶车老板子有一双高腰毡疙瘩,那是生产队发给的。还有当过兵的有一双大头鞋,真的很保暖。赶车老板子的高腰毡疙瘩、个人的小毡疙瘩、大头鞋等是可以借的,谁家有特殊事情,比如接送没过门的媳妇住婆家,接送丈母娘住女婿家等等怕冻脚都要借着穿一穿。供销社也卖鞋,但很少有人买得起,后来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个别人家有给孩子买球鞋穿的,全生产队的孩子都垂涎三尺、羡慕不已。那时人们干泥水活时要光着脚,宁可伤了脚也不愿湿了鞋。为了省鞋,大人告诫孩子走路时要挑好道走,孩子玩的游戏也要捡省鞋省衣的玩,比如踢疆(费鞋)和老鹞子叼小鸡(费衣裳)游戏,家长是禁止玩的。那时穿一双新鞋也是很上眼的,不管大人还是孩子,穿上新鞋都愿站在人们眼前。如果是穿一双大头鞋站在人群里,穿者很自豪,看者很羡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