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怀旧颂今 :读《山村旧事》有感

怀旧颂今 :读《山村旧事》有感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丁建国《山村旧事》是崔玉堂闲着没事讲给孩子听的一个一个小故事,孩子们听后感到很有趣。《山村旧事》一书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牧业以及五行八作的生产方式。翻看《山村旧事》就像进入历史博物馆,一件件生产生活用具,一个个生产生活的场面,全景式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生产生活的场景。《山村旧事》中记载了很多民俗,婚丧嫁娶的习俗,过年过节的习俗等。

怀旧颂今 :读《山村旧事》有感

丁建国

《山村旧事》是崔玉堂闲着没事讲给孩子听的一个一个小故事,孩子们听后感到很有趣。女儿崔健鼓励他把这些故事写出来编印成书,说日后没事时再翻出来看看。其实崔健是想让他每天有点事干,她深知她的老爸闲不住,一旦闲下来身体就会出毛病。

从初稿几万字时,崔玉堂就让我看,并就“回忆记载这些事究竟有没有价值”一再征求我的意见。因为我俩基本同龄,同样经历了那个年代;我们同样生长在山村,对那时的生存环境有着同样的感受;我个人又喜欢历史,很关注社会是如何发展过来的,所以对他的这些回忆很感兴趣。我说,可能我读的书还很少,能把一个时代小山村的生产生活如此详细地描写出来的书还真没看过(当时只写出《缺粮挨饿的恐慌》《生产队经济与管理》等部分)。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如实地把它记载下来,为后人研究那段历史留下真实的资料,应该是很有价值的。我的鼓励,更激发起他的信心,一发而不可收。

当第一稿完成时,我认认真真地读完每一篇,感到我当初的判断是对的。这本书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那段历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全书没有任何的夸张与描写,只是客观的叙述,尽可能真实地把事情说清楚。我以为也许它的文学价值不高,但它的历史价值很大。比如六十年代的开荒,在山区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在沙区丘陵区造成的土壤大面积沙化,后果非常严重,以至于后来曾遭到严肃的批判。从《刨小镐头地》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当时开荒的背景,为了产出更多的粮食,吃饱肚子,放开开荒的口子,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救急措施。集体经济的很多弊端,现在被很多人当作笑话讲,什么集体财产“大家拿”,集体劳动“大呼弄”,正如《山村旧事》中的《蹭吃骡马料》《夜里看场人》《杀羊的秘密》等,总是想方设法获取点集体的东西,变公有为私有。但是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绝不能低估。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均分到土地的农民很快又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是在合作化、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实现按劳分配,才使老弱病残等弱劳力家庭不致于因再次失去土地变为赤贫。人民公社时期,打破村屯界限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等,虽然不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存在“一平二调”现象,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条件,其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了解这些就会懂得历史的辩证法,任何事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聪明的做法就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坚持正确做法的同时不断纠正偏差。

我们不希望再过苦日子,但不应忘记苦日子,甚至学会过苦日子。《缺粮挨饿的恐慌》一节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缺粮挨饿的叙述很具体,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真是刻骨铭心。因地区不一样,我又年长他几岁,经历比他还要残酷。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两公里多,中午不回家,好多学生的中午饭就是兜里装着的几片萝卜干。不久前遇到一位经常带萝卜干的老同学,提起此事他说:“可别再提那事了,一说都好像还有一种萝卜气味从胃里往上涌。”他说的是否夸张,我不知道,既然他那样说,也许是真的。书中提到“豆角与土豆”,在我的记忆中,到有豆角和土豆吃的时候,而且能供上、不间断,那是莫大的幸福,虽然白水加盐煮熟,起码能咽得下、便得出。好了,不再说这些心酸的往事了。我真正想说的是要珍惜粮食,珍惜我国来之不易的农业形势。其实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粮食缺乏问题就已经有了好转,虽然以粗粮为主,起码不再往粮食里掺糠掺菜了。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人口达到十几亿的情况下,吃粮更是有了根本性缓解。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应倍加珍惜。

说到粮食,还想唠叨几句。现在每当提起某些疾病时,都会有人抱怨化肥农药,每当我遇到此种议论时,就会调侃说,如果没有化肥农药,粮食产量退回到五六十年代的水平,那时的粮食很“绿色”,但产量很低,放在现在,别说养活人,连宠物狗都不够吃。这话一点都不夸张,看看现在有多少宠物狗,而且越养越大,每天消费的粮食无法想象。正因为过去粮食产量低,才会出现“缺粮挨饿的恐慌”现象。现在农村的一些老人也说:“也怪,同样是那些地,现在一家打的粮食比过去全生产队还多,过去咋打那么少?”他说的也不准确,现在种的地其实比那时还少,起码那些“镐头地”不再耕种了。像我们那样的山区,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还是化肥的使用,其次还有种子、地膜等。化肥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增加了秸秆产量,随着水土流失,还养育了草木。现在山区地边地埂上的草都有半人深,大量的秸秆都扔到山上,没柴烧的困难早已得到了改变,山区植被恢复得也越来越好,防火倒成了一件大事。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化肥的贡献。当然,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危害也不应该小觑,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得到改善。现在粮食虽然多了,但节约粮食仍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www.daowen.com)

生产方式代表着一定的历史阶段。《山村旧事》一书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牧业以及五行八作的生产方式。翻看《山村旧事》就像进入历史博物馆,一件件生产生活用具,一个个生产生活的场面,全景式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生产生活的场景。如果有人拍一部反映那个年代的电视剧,本书能提供非常丰富的道具和场景。现在的农民和过去的农民已经大不一样,生产方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过去那样的生产方式,那样的农活已很少见到了。一年四季积攒粪肥,秋季在地里选种,早春时节用碌碡压地,春播时捋粪,夏锄时几遍几遍地耪地等,都体现了那个时代农民精耕细作的情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除草剂广泛应用,免耕法成为时尚。把“精耕细作”的做法详细记载下来,或许对将来反思农业发展史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还有《村子里的老艺人》一节,记载了十多个农村匠人,除了医生、兽医仍存在外,其余如石匠、铁匠、皮匠、毡匠、锔匠、纸匠、编席等已经基本不存在,就是传统的木匠也基本不存在了,这些技艺也将失传,好在崔玉堂把这些技艺大体做了描述,还能让后人能够有一个形象的了解。

让人纠结的乡村民俗。《山村旧事》中记载了很多民俗,婚丧嫁娶的习俗,过年过节的习俗等。有句话叫“约定俗成”,看来习俗既是一种文化,又像一种“制度”,要求民众都应自觉遵守。作为一种文化,有许多积极因素,但也有许多消极的东西。这些习俗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内容稍有不同,但整体上大体一致。最值得称道的是,受一些民俗的约束和熏陶,村民间平日产生的一些矛盾,甚至激化到动刀动棒的程度,但在一些“大事小情”中,总能主动化解恩怨,尽力相助。过年过节时送上一句祝福,“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些可贵的品格十分有助于农村社区团结互助,提高凝聚力,应该薪火相传。我认为习俗中也有许多陈腐、落后、消极的东西,本应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一些更新,可是没有,甚至随着收入的提高,一些不切时宜的东西更加膨胀。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些习俗俚语,本没有道理,可还要人们去遵守,要改掉它还真难。看来尔等“规则”还得等全民素质提高,来一个“全民公投”才能解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唠唠叨叨说了许多,仅仅提及几个侧面也未见说到点子上。《山村旧事》内容丰富,有兴趣了解过去历史的人,不妨认真读一读,相信定会从中得到您想要得到的东西。

2018年7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