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财务管理方法的演变的分析介绍

财务管理方法的演变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要筹集到资金,企业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并获取利润,财务管理开始注意如何在企业外部筹集所需资金。其提出的MM定理构成了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的核心。在管理方法上主要是以一些量化的模型为主,对一些投资项目进行定量化分析、评价。

财务管理方法的演变的分析介绍

1.筹资管理方法的演变

筹资是财务管理的起点。起初筹资方式、渠道比较单一,筹资对象有限,企业规模小,金融市场不发达,所以筹资没有标准的方法,只要找到有资金的人就可以了,资金的数量也没有相对标准。

1910年,米德(Meade)出版了《公司财务》一书,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最有效地筹资,为现代财务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科学、新技术、新发明创造加快了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引起企业资金需要量猛增。只要筹集到资金,企业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并获取利润财务管理开始注意如何在企业外部筹集所需资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发展,筹资方式也发展到以发行简单的股票债券为主。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投资的兴起,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筹资管理开始逐渐成熟。在筹资分析方面,财务管理从对一些出现的问题的本质认识发展到用一些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如解决怎样分配普通股和债券的资本结构理论,早期以杜兰特(Durand,1952)为主的融资理论学派。1958年,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1958)和米勒(Merton H.Miller,1958)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著名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中提出了MM理论,用于分析企业筹资的资本结构。其提出的MM定理构成了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的核心。后来该理论形成两个分支:以法拉(Farrar,1967)、塞尔文(Sharevell,1966)及贝南(Brennan,1978)等为代表的税差学派,将税收差异引入企业融资结构的理论中;以巴克特(Betker,1978)、阿特曼(Altman,1968)为代表的破产成本学派,研究企业破产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问题。在此基础上,斯科特(Scott)、罗比切克(Robichek)、梅耶斯(Myers)、考斯(Kraus)、李真伯格(Litzenberger)等人提出了权衡理论。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众多学者开始在不对称信息角度研究企业融资结构问题,把融资理论推向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阶段。该时期的理论有罗比切克(Robichek,1967)、梅耶斯(Mayers,1984)、斯科特(Scott,1976)的平衡理论,后来的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 Meckling)用代理理论、破产理论和财产所有权理论来分析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哈里斯与雷维夫(Harris & Raviv,1990)、阿洪与博尔顿(Aghion & Bolton,1992)等人对代理理论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建立了控制权理论。

在筹资范围方面,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筹资的多元化,普通股和债券已经不再符合一些投资者的利益,一些企业开始发行可以在交所得税之前就分配股利的优先股,还有为了满足那些持有企业债券者在企业分配的股利超过利息时想成为企业股东的投资者,发行债转股的可转换债券。

自从美国芝加哥交易所在固定汇率体制解体、国际外汇市场动荡不定的情况下率先创办了国际货币市场后,金融衍生工具开始出现,并在这一时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期权和互换市场得到了发展,财务管理开始利用这些衍生工具进行筹资。但由于这一时期只有期权和利率互换,企业利用的也不多。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利用衍生工具筹资的数额急剧增加,1990年利用衍生工具交易量为478.3百万合约,而到1997年,上升到1206.9百万合约。与此同时,出现了第二代金融衍生工具,既有期货又有期权,还有大规模的套期保值工具,并且大部分在市场外交易。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衍生工具,以便降低筹资成本,同时也降低企业筹资风险。

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将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衍生工具,为企业的筹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贸易的国际化发展,生产国际化的不断扩展和深化,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在异国经营所需的资金不能总是依靠在国内融资。这样不但成本很高,而且浪费时间,过程也复杂。怎样才能解决异国经营的资金问题呢?在国外发行股票和债券成为企业筹资的新方式,如发行国际债券、国际股票,还有直接在国外银行贷款和利用出口信贷。除此之外,企业筹资还发展了其他辅助的筹资方式,如融资租赁,企业可以通过对设备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间接的长期融资,还有利用商业信用在企业进行交易时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进行短期的融资。

2.投资管理方法的演变

投资管理的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企业经营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投资日益成为财务管理的主体。这一时期投资发展迅速,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科学化,提出了一些量化的投资分析评价指标,如资本报酬率、资金的时间价值等。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程序,并与宏观环境相联系,作出项目决策。1951年,美国财务学者迪安(Joel Dean)在他的著作《资本预算》中就提出了企业在投资时要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评价投资项目,成为投资理论的源泉。在管理方法上主要是以一些量化的模型为主,对一些投资项目进行定量化分析、评价。

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加之通货膨胀的出现,风险成为投资管理者在投资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于是财务管理中又出现了投资组合理论。1958年,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在出版的专著《组合选择》中,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并指出风险和收益的计量是资产组合理论的关键

托宾(James Tobin)于1958年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作为处理风险行为的流动性偏好》一文中,阐述了对风险收益的理解,对投资理论作出很大贡献。到了1964年,夏普(William Sharpe)、林特纳(John Lintner)、莫辛(Jan Mossin)在马科维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分散投资减少风险的观点,从而建立了资产定价模型(CAPM)。(www.daowen.com)

托宾在资本市场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离理论”;特雷诺(J.L.Treynor)提出了“特征线”,试图通过基金资产组合与市场组合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系统性风险。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发展的基础上,罗斯(StephenA.Ross)于1976年在《经济理论学刊》上发表了一种全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的套利模型”(APT)。另外,还有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布莱克(Black)、斯克尔斯(Scholes)提出的B-S期权定价理论。随后彼得斯(E.Peters)提出了分形市场假说(Fracta lMarket Hypothesis),利用混沌理论研究市场的随机性和确定性。他们都为投资理论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企业投资管理的创新,到20世纪80—90年代,国际投资也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悄然兴起,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的数额急剧增加,1980—1985年的年均126亿美元发展到1995年的2195亿美元,可见跨国公司的经营促进了投资的国际化,同时也使投资理论延伸到国际投资方面(Modigliani & Miller,1958)。

随着筹资的多样化、简单化,以前的量化模型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数字理论在如今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的经营环境中已经失效。在作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一些复杂的情况,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投资中的应用逐渐取代了以数字模型为依据的决策标准。知识资本的出现,高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企业投资的风险,上述理论模型得到进一步改进,加入了一些不确定性投资方面的因素,形成了关于测量和评价投资风险数学模型的理论,如风险资产的结构、最优资本配置原则、分散化分析、风险资产组合等。企业在投资时还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3.利润分配方法的演变

在股份制公司出现以后,企业创造的收益,要将一部分分配给股东,作为对公司投资的报酬,另外一部分留给企业用于再生产。19世纪以前,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善,企业融资的渠道和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分配收益也没有专门的理论方法,只是根据企业和股东的需要,简单地在所有者和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进入20世纪以后,企业规模增大,筹资的发展很迅猛,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繁荣,企业发行股票筹资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分配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发放股利,意味着减少了扩大生产的资金,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少发放股利,股东们就会抱怨,企业再筹资的难度会加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股利理论的发展使分配决策程序科学化。1956年3月,美国著名的财务管理学教授詹姆斯E.沃尔特(James E.Walter)提出了关于股利分派和股票价格的理论模型。与此同时,哈佛大学教授约翰·林特纳(John Lint-ner)也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阐述了分配股利的行为。1961年,莫迪利安尼教授和米勒教授提出了不变形定理,也称“股利无相关假说”,指出公司的股利支付比例与股票市价无任何关系,成为股利理论的基石。这个时期的分配理论也是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筹资多样化的发展而发展的。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企业筹资和投资的发展,经营的复杂化,财务管理中的分配管理更加多样化,企业根据发行的股票种类制定各种股利政策,同时还根据本企业的性质制定相应的高股利政策或低股利政策,利用财务预算的结果在企业和所有者之间分配利润。除此之外,信息、知识、技术以及接受、利用、加工、创造这些信息和技术的员工在整个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知识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在分配收益时,也要与财务资本共同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使用知识及利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成为重要的分配依据。与此相适应,企业传统的收益分配格局被打破,企业员工的工资及其他形式的报酬提高,资本所有者的报酬会相对减少。将来知识资本的拥有者可能成为企业的主要股东,分配理论也会随之创新。

4.财务分析方法的演变

财务分析在20世纪初就有所发展。1919年杜邦公司利用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直到现在还在被一些企业应用。近年来在分析企业绩效方面,乔·思登(John Stern)和卡耐特·斯图(Bennett Stewart)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经济增加值模型(EVA)(John,2004),用来衡量企业的业绩,还有运用现金流量和市场附加值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发展到现在的EVA,已经扩展成一个集业绩评价、资本预算、财务决策、经理人员奖金计划及价值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财务管理系统。随着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增强,还可能出现关于知识资本、无形资产的财务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将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