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以人治人到以物治人
所谓以人治人,就是基于经验的管理。管理的作用主要是发挥人的影响力。所谓以物治人,就是用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使其行为与组织所希望的行为相一致,以实现组织的目标;或者用自动化技术、流水线生产、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系统或生产模式减少人的不确定性,通过增加对物的控制而减少对人的控制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也就是使人成为物的附属物。
上面所说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似乎不是物,但实际上,当它们与管理学中的企业文化学派相联系时,文化和价值观念也是“物”。是因为在企业文化中,文化和价值观念首先都是作为管理的工具的。
手工作坊式生产主要是基于经验的管理。19世纪末20纪初泰勒提出科学管理改进了经验管理中人的不确定性,用规范化的模式去约束人的行为、用标准化的方法指导生产。泰勒制以及其后的吉尔布雷斯(Gilbreth)夫妇的动时研究,都是人对人的管理,即以人治人。
从泰勒制追溯到西方经济学的诞生和西方议会制度的诞生等,都标志着西方较早地开始了以制度治人,也就是本书所说的广义的以物治人的阶段。
福特在泰勒的单个工序动作研究基础上创建的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以自动化技术减少人的不确定性,人只是生产线的一部分,正是以物治人的典型。
1962年,日本科学家及工程师协会注册了第一个质量小组。以此为起点,团队管理蓬勃兴起,企业文化应用于团队管理中,用价值观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个人目标达到和组织目标的和谐统一。尽管在此之前,管理学中已经有了诞生于美国的管理行为学派,但很好地应用这一理论并结合了自己民族特点的是日本的企业界,由此产生了在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世界的企业文化学派。
1974年,美国的约瑟夫·哈灵顿(Joseph Harrington)提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这一时期的生产运营管理开始应用计算机集成技术,实现生产一体化作业,减少了对人的控制,增加了对物的控制,由此更进一步地减少了人的不确定性。
最近十几年来提出的智能制造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这就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以物治人,同时,扩大了人的智能对生产的作用。
2.从注重物到注重人
在手工作坊式和工场手工业生产模式中以个体经验技术为核心,生产运营管理关注的是工人所拥有的技术(可以称之为这里提到的“物”),而并不是工人本身。20世纪初,泰勒等提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没有主动性、能动性,只是与资本、土地无异质的生产要素。因此,这个时期管理还没有意识到人的区别于物的重要作用,当然也谈不上对人的尊重。
工业革命开始了机器占主导地位的新纪元。20世纪20年代,建构流水生产线这种生产模式达到顶峰。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人的作用逐渐居于次要,成为机器的附属物。
20世纪30年代,梅奥(George Elton Mayo)等人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人”假设,后来马斯洛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都表明生产运营管理开始关注人的社会性需求。随后,麦格雷戈在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提出“自我实现人”假设。这促使企业开始把员工当作宝贵资源来对待,而不再只是机器的附属物。
20世纪60—70年代沙因(E.H.Schein)提出“复杂人”假设,从此企业逐渐开始根据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对员工进行激励。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就在他著名的演讲中提出并解释过“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现在又有“智慧人”“智能人”假设的提出,并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由此也可以看出,管理对人的关注越来越多。(www.daowen.com)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在生产经营中地位的提高,人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拥有这些信息和技术的员工在整个创造财富的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知识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
JIT生产方式,在劳动组织上实行一人多机、一岗多能,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工人的积极作用,开始了对人的尊重。随后的精益生产模式以顾客为“上帝”,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以前提出的“全盘自动化”和“无人化工厂”的思想已经基本消失。“人”的作用在这一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
敏捷制造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人的作用,多学科协同工作小组,采用用户参与设计,甚至参与销售。计算机集成制造强调人与物的结合,使人在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下更好地发挥作用,人是系统的核心。最新的智能制造系统实现了人脑解放,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智能一体化的系统,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去管理。可见,随着每一次生产模式的更新,人的作用越来越大。
3.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
企业是一个系统,生产运营系统是它的一个子系统。信息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领域的应用,构成了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演变最能够反映生产运营系统从简单系统向复杂系统演变的规律性。
美国IBM公司的奥利奇(J.A.Orlicky)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设计并组织实施了第一个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以实现对企业物料这一单项资源的计划管理为主要管理目标,是一种简单的物的系统,功能比较单一。
1977年,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特(Olive rW.Wight)提出闭环MRP。闭环MRP扩展到对物料、人力和机器各项资源进行计划和控制,开始应用集成化的思想。在此后出现的MRPII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相匹配,满足了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的理念。
早在1973年,美国约瑟夫·哈林顿(Joseph Harrington)博士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但该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才得到迅速发展。CIM是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人、经营管理、技术以及资金、物资信息等要素有机地集成成为一个优化运行的复杂的统一体,使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高度的信息共享。
1990年,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分析员L.怀利(L.Wylie)在题为《ERP:设想下一代的MRPⅡ》(ERP:A Vision of the Next-Generation MRPⅡ)的分析报告中首次提出了ERP概念。它与精益生产相对应。ERP加入人的因素,注重人因发挥。ERP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形成企业内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
1996年前后,美国学术界提出了电子商务(E-Business,E-Commerce)的概念。电子商务除了对企业内的各种信息以及客户的信息、供应商的信息、合作伙伴的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等的管理外,最重要的是还有对知识资本的管理。这样管理信息系统所管理的对象就扩大到具有与早期管理的“物”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系统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
199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利哈伊大学的雅柯卡(Lacocca)研究所共同提出敏捷制造。与它相匹配的是敏捷企业资源计划(Agil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AERP)。这个系统不仅包括这个企业,也包括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活动有关的合作伙伴。AERP不仅扩大了系统的范围,涵盖了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而且加强了与伙伴的联系。但AERP虽在增强灵活性上作出了努力,却未涉及整个供应网络的方方面面。
随着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现在ERP的发展已经到了XRP(动态可扩展ERP系统)的时代。XRP系统是一个基于电子商务平台,集合多种先进应用系统、全面开放、动态发展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扩展资源计划XRP不同于AERP,它关注的是从需求开始,追随一个个交易环节,跨越职能和企业的界限,直至最初的需求被满足为止。因此,它是一个更为复杂、层次也更高的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