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产运营管理对象的演变:从传统到现代

生产运营管理对象的演变:从传统到现代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运营管理对象经历了下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也预示了未来的走向。出现流水线生产之后,管理的要素开始涉及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到了19世纪20年代,福特创立了标准化生产流水线方式,这时的运营管理开始注重了工艺的改进。因此,管理对象又增加了对顾客的管理。这时,生产运营管理开始把竞争者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之内,同时开始注重对市场的管理。

生产运营管理对象的演变:从传统到现代

生产运营管理对象经历了下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也预示了未来的走向。

1.管理对象从少到多

最早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是一种经验管理模式,企业从自身出发来管理产品,因此管理的对象非常简单。出现流水线生产之后,管理的要素开始涉及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到了19世纪20年代,福特创立了标准化生产流水线方式,这时的运营管理开始注重了工艺的改进。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的丰田公司提出准时制(Just In Time,JIT)生产,开始注重产品的创新设计;同时,把供应商、生产者和销售商联成一体,充分发挥整体功能,管理的对象增加了销售商和供应商。

20世纪50年代,W.爱德华兹·戴明(W.Edwards Deming)十分强调管理部门在质量改进方面的作用,还把产品的质量单独提出来。因此,生产管理的要素又增加了产品质量。

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并行工程,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且与供应商和顾客一起设计。因此,管理对象又增加了对顾客的管理。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21世纪制造业发展战略》报告中对未来企业提出敏捷化要求。里克·达夫(Rick Dove)认为知识管理与响应能力是敏捷化的使能器,与此相对应的是敏捷制造模式。这时,生产运营管理开始把竞争者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之内,同时开始注重对市场的管理。

1991年,美国利哈伊(Lehigh)大学的普瑞斯(Preiss)、戈德曼(Goldman)和内格尔(Nagel)首次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使生产的范围扩大到全球。近年来,敏捷企业向智能化发展,杰克·林(Jack Ring)等将智能应用于企业,里克·达夫提出了智能企业的框架。因此,到这一阶段,生产运营管理已经将知识纳入了自己的管理范围。

2.从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www.daowen.com)

在生产运营管理对象从少到多的演化过程中,同时还伴随着另外一种变化的规律,即管理的对象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的扩展。

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是通过专有技术生产出单件产品,注意力放在技术上。19世纪初,在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和流水线生产的影响下,出现了福特的刚性自动化流水线。这一阶段管理的注意力主要局限在企业内部,管理的目标集中在如何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到了准时制(JIT)生产时期,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进行协调生产,采用多种管理方法对供应商、生产者和销售者综合考虑。这时,生产运营管理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企业的外部,开始管理企业的供应商和销售者。

20世纪80年代的并行工程模式不仅管理销售商,还管理市场中的客户,使管理对象向企业外部进一步延伸。

而现在,企业必须采用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实现定制化的策略,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满足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它们发现,实际上可以采用最佳结合这两种优点的新策略,即大规模定制产品和服务。

随后敏捷制造模式又向竞争者开始延伸,管理全球的生产网络和系统。这时,企业所管理的是一个大的网络和综合的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