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学者对主题的研究总结

国内学者对主题的研究总结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水莲、李宝山的研究在关注创新中知识的运用的基础上,认为可在创新中引入TRIZ理论体系,作为创新管理平台。

国内学者对主题的研究总结

3.3.3.1 一般创新方法规律的研究

国内的文献提供了一些关于一般创新方法规律的分析,一些观点具有借鉴意义。其主要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1.从哲学科技哲学的角度认识创新方法

王强[19]认为哲学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普遍有效的方法。辩证思维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是获得科技创新方法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

金吾仑的观点则更进一步。其突出意义是,认为创新过程是一个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的系统过程,并认为创新系统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

(1)创新活动是系统过程,都需要运用系统方法。

(2)创新系统是开放的、演进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创新通常是在“混沌边缘”实现的。

(3)创新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知识的流动是创新的关键,知识的网络系统是创新的基础。

(4)由于系统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分析还原方法而是整体(即不破坏系统中诸要素之间联系)的方法,需要在复杂系统理论框架内才能获得较深入理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认为必须引进一套适合整体研究的具体方法,在这些具体方法中逐渐明朗起来的有建模与隐喻(Metaphor)。

这些科技哲学特点应该体现在创新的过程设计中,实际上TRIZ就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具体化。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从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三大定律作为最普遍适用的定律,却过于宏观,不易操作。需要揭示易于操作的定律,并使之在创新设计中应用。TRIZ中的技术进化模式或定律及技术进化路线正是这些客观规律的一种总结,并在TRIZ体系的其他工具中得到体现。这些总结出的进化法则和发明原理简单、易用,实际设计者不需关注各法则、原理的内在联系,只需进行选取,并具体化之。这样,TRIZ既体现了一般的技术哲学,又成为实用的设计、发明工具。

2.对创新方法规律的总结

学者们对创新方法进行探索,认为创新作为系统化的过程,是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

杨雁鸿从处理“旧”与“新”关系的角度总结了创新方法,认为要正确理解“创新”本质。创新,不能把重点放在“新”上,而应落脚于“创”上,创造是根本。而“新”与“旧”的关系问题是创新不能绕过的问题。没有“旧”就无所谓“新”,“旧”是“新”的母体,是“新”的源流,是“新”的根本。所以,创新要注意从传统中继承精华。那么,创新的具体方法有:

(1)温故而知新。充分了解所要研究的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其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和前沿问题,然后才有可能发现现有理论的局限性。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一些做法来发现现有理论的局限性。

(2)志存高远。崇高感和使命感可使人更上一层楼,具有某种超越感,以及由此带来的超越的视野。

(3)充分、彻底的沟通和交流。

耿元芬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创新思维的方式主要有发散式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换元思维、系统思维。他将创新思维方法则主要总结为以下四种方法:

(1)加减法。它是通过增加或减少产品的某些装置、器件、组成要素等方式,达到改善产品性能、提高技术含量、克服产品缺陷、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2)组合法。它是通过技术组合、功能组合、产品组合等途径进行发明创造的一种方法,将事物内在地、有机地融合起来。

(3)移植法。它是通过原理移植、技术移植、结构移植、形式移植等途径进行发明创造的一种方法。

(4)替代法。它是运用替代的方法改善产品性能、节省制造成本的一种创新方法。

3.TRIZ理论的介绍

专家们开始关注国外发明创新理论的成果,特别是积极地引入TRIZ理论,并从方法论高度来解读TRIZ。

阮汝祥认为,TRIZ理论(发现问题解决理论)是一种在前人创新成果与创新方法基础上的提升和集成,它成功地揭示了发明创新的背后所遵循的内在规律和原理。阮汝祥总结了TRIZ理论的以下两大主要特点:

(1)TRIZ从不逃避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工程矛盾,从不采取折中矛盾或者妥协设计的做法。它强调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最终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副作用而获得最高的产品性能(理想解)。

(2)由于TRIZ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来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试错式行为,因此,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成果有着无与伦比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阮汝祥还提出一个TRIZ与其他创新方法结合的方向:TRIZ理论与DFMA(Design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e,面向制造及装配的设计)的有机结合,将快速提升产品研发、制造、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并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王水莲、李宝山的研究在关注创新中知识的运用的基础上,认为可在创新中引入TRIZ理论体系,作为创新管理平台。创新问题依靠人类已有的知识体系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于怎样去应用已有的知识,有效地选择创新方法。他们将知识经济时代的边际递增理论和创新边际效率理论作为指导创新方法选择的基本理论。创新方法的选择应当以市场与技术并举、致力于适销技术为原则,而系统化的TRIZ方法为创新提供了一个技术共享平台。TRIZ理论体系作为一套系统化的理论框架,是一个来源于知识提炼和重组的理论,可以说是“基于知识的创新方法论”。其集成的思路为企业搭建起了创新管理平台。TRIZ的实质是一种集成、一种方法的平台。

程韬则表示了某种担忧:引入TRIZ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误读?他认为TRIZ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种创新方法:TRIZ更接近哲学层面;TRIZ是出类拔萃的;TRIZ具备可整合性。TRIZ是辩证、科学、系统、发展中的创新理论,可以作为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而整合其他领域科学知识的“动态创新平台”,是创新方法中的创新方法。并且他提出了建立、推广这一平台的一些措施建议。

3.3.3.2 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从多个维度提出了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1.外部环境

在外部环境对管理创新影响机理的研究方面,学者们重点关注了环境的变化、外部创新网络和客户需求三个因素的作用。

孙永风和李垣(2007)认为外部环境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环境变化速度还会影响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黄津孚(1999)指出了社会需求、企业生存压力、科技进步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具有重要影响;陈春国(2007)也指出了外部环境对管理创新有显著影响;沈小平等人(2001)研究了外部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对管理创新的促进作用;刘帮成(2007)认为竞争者的创新行为也是引致企业创新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邓羊格和独仁(2006)认识到了合作伙伴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廖吉林和刘建一(2004)说明了信息化的外部环境对拉动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刘茜和李飞(2005)则研究了咨询服务在管理创新中的重要性;孙玉麟(2005)说明了客户驱动因素在管理创新中的拉动作用。

2.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

龚艳萍和梁俊(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规模和成立时间与渐进式的创新有正相关关系;郭显光(2004)的研究显示,所有制结构对管理创新具有很大影响;郭海和李垣(2006)提出,CEO补偿、CEO长期任期及两职分离有利于管理创新能力的发挥,股权过度集中阻碍了管理创新能力的发挥;孙永风和李垣(2007)提出正式的、集权型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组织的战略控制,从而有助于突变创新。

3.领导者

詹森和墨菲(Jenson & Murghy,1990)和Ueng(2000)等分别研究发现管理者报酬和企业管理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向刚和汪应洛(2004)提出企业家以及企业核心和骨干层形成的团队是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和主体,企业家和企业团队的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核心和本质。肖东生(2006)认为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决策失误和道德风险是导致管理创新失败的关键因素。何祯等(2008)提出高层领导者的带头作用、科学策划、组织落实、结果驱动、严格把关是管理创新实施成功的关键。欧阳桃花和黄姜明等(2007)提出高层管理者之间,及其与客户、供应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是产品创新管理成功的关键。夏冬(2006)研究了经营者因素对企业所有权结构和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关系的影响。

4.组织学习

张钢和于小涵(2005)从个人、团队和组织学习三个层面探讨了企业学习机制对创新能力(包括管理创新)和效果的影响。喻子达和李垣(2006)通过GE的案例,分析说明了组织学习对全员创新的促进作用。何祯从管理方法的科学性以及组织的推进机构和机制方面论述了组织能力对管理创新实施成功的推进作用。向刚(2004)和方润生(2002)等则从激励制度视角论证了组织能力中的制度能力对管理创新实施成功的推进作用。朱瑜等人(2007)也用实证研究方法证明了组织学习与管理创新呈正相关关系。李燚等(2003,2006,2007)通过研究发现组织学习方式对管理创新成效具有影响,不同组织学习方式对不同的管理创新活动产生显著影响,并提出了管理创新和组织学习的互动模型。

5.企业文化

胡宝娣(2003)分析了企业管理创新障碍因素分析,强调企业文化在管理创新中的重要性。王宝玲(2004)指出企业文化是管理的根本,管理创新必须培养优良的企业文化。叶许红(2006)从员工的创新意愿、动机、信心、学习和障碍克服五个维度探讨了创新型企业文化对创新实施的积极作用。何祯阐述了管理创新活动无论从驱动力上还是实施上,均需要创建良好的创新文化。

6.技术创新

谢洪明等人(2005)提出技术创新的实现往往需要管理创新的协同,因此技术创新成为管理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一,并且技术创新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影响企业绩效。辛冲和石春生(2008)从技术的支撑作用和需求方面论证了技术创新对组织创新的推动作用。沈小平等人(2001)探讨了企业如何准确把握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动态的、双向的匹配、协同与互动的创新模式。田增瑞和袁恬(2009)结合西峰模式的案例,讨论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及其效果。

7.其他管理因素的影响

向刚和汪应洛(2004)提出人才是企业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实施的核心;邢军(2001)也重点分析了人的因素与管理创新的关系。

邓羊格和独仁(2006)总结了企业文化、循环经济设计、管理数字化、学习型组织、TPS以及领导力在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张红(2004)分析了治理模式、管理理念、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家与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黄津孚(1999)剖析了创新主体、组织领导水平、企业文化、企业物质基础以及成果推广对管理创新成功的重要性。苏敬勤和崔淼(2011)指出了我国企业在组织规模、行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和组织文化的不同组合维度下,对突变型和渐进型管理创新的选择模式及其中的机理。任迎伟和林海芬(2010)尝试探索管理者的企业家导向、经验、社会资本和知识生产、认知和能力五个维度对创新决策的作用机制。苏敬勤等人(2011)把管理创新决策影响因素归纳为企业家、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三个层面。王晓辉和林琳(2011)指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新战略和机制因素、学习型组织构建因素、全员参与和培训因素、管理创新文化因素、政策环境因素以及顾客关系管理因素六类。苏敬勤(2010)认为企业家在进行外部取向管理创新决策时并非对企业内外部因素进行系统性考量,而是重点分析客户需求、资源约束、技术能力等关键因素。褚振平等人(2005)阐述了如何利用ERP进行企业的管理创新。

刘宇、周建中(2003)强调建立一个激励体系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王才元(2000)认为管理创新的行为与企业目标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王锐兰(2003)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进行分析,指出经济绩效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逻辑出发点和归宿点,但管理创新既不必然等于经济性,也不必然等于不经济性。

田家华等人(2004)对逆向思维及其表现形式、逆向思维与管理创新的关系以及逆向思维在管理中的应用作了一些研究。

3.3.3.3 管理创新方法的研究

国内对管理创新问题的研究起始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而随着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的不断广泛和深入,已逐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创新管理。但是,在已有的资料中,有关创新管理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企业技术创新,而专门研究管理创新的成果比较少。

国内比较早并且比较系统研究创新管理的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是陈伟(1998)的《创新管理》。该书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机制、关键成功因素等都有比较全面的研究,但并未涉及管理创新问题。也可以说,我国早期的创新管理的研究成果都是针对技术创新,而不是管理创新的。

在此之后,陆续出现了许多研究管理创新问题的文章和著作,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李必强(2003)提出了管理创新的七个方面的内容:①管理思想的创新;②管理理论的创新;③管理制度的创新;④管理组织的创新;⑤管理模式的创新;⑥管理方法的创新;⑦管理手段的创新。路超等人(2003)提出,管理创新至少包括下列五种情况:①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②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③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④设计一个新的管理模式;⑤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王家斌等人(2002)提出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十大层面。张成考(2003)则指出了21世纪企业管理创新十大趋势。梁镇教授在其所著的《企业管理创新》一书提出了“四全管理创新”的观点(全员性管理创新;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效益)和企业基础管理创新的新思路。郜振庭等人(1991)在《企业创新策划新思维》一书中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企业创新的内容,比较详尽地论述了企业创新原理、原则和基本规律,并具体描述了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无形资产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与方向。

2.对管理创新方法某些特性、机制的认识

王续琨等人(2000)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管理创新的思维特征:创新思维的问题警觉性;思域开阔性;成果独特性;随机递进性。同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管理创新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方法;侧向思维方法。卞华等人也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管理创新思维的特性:否定性(从反面或对立面来思考管理,把管理中落后的、过时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排除);独立性;自变性;超越性。

伍爱春、王良锦借鉴彼得·圣吉的研究,强调阻碍进行管理创新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心智模式。要进行管理创新,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诸如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对原有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改进和突破,通过技术开发,实现管理创新。

帅世平、张婷婷对管理创新主体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管理创新主体是由企业家、管理者和知识员工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他们凭借自身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经验与素质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在管理创新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结构功能。(www.daowen.com)

饶扬德、王学军则试图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理论总结企业创新机理。复杂性系统的特性在于:

(1)在“混沌边缘”处存在着创造性空间。

(2)复杂系统具有动态涨落特性。

(3)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能力。

(4)复杂系统思维模式是系统思维。

他们分析了企业创新的复杂性,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理论阐释了企业创新机理,认为:正统系统与影子系统交互作用是创新的根本机制,随机涨落是创新的诱因,自组织“双环”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新资源整合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运用复杂性科学分析管理创新机制问题很具有建设性,对总结管理创新方法的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3.提出了一些管理创新方向和方法

关于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孙勇等人提出柔性管理、组织创新管理以及物流管理是目前主要的创新方向。汤幼平提出了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思考,创新方法应基于“蓝海”战略。黄人杰强调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流程,并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①摆脱传统理念的束缚;②培育应对变革的能力;③致力于解决重大的管理问题。

杨德权等人(2000)在《线性经济系统管理创新的数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解决管理创新问题,是对创新方法的有益探索。但其将经济系统简化为线性系统的假设,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对于管理系统来说,该假设更难成立。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学者进行的与创新方法开发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创新方法的深入研究是有价值的,其突出的成果是有关冲突管理的研究。

冲突管理是一种以对冲突的预知、化解和利用为核心的理论。该理论提供了许多化解冲突的方法。王琦等人在由国外学者首先提出来的由“二维模型”而确定的五种典型的冲突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向三维、三个坐标方向进行更为细致和深入研究的思路。

席酉民开创的和谐管理理论,认为“……围绕和谐主体的分辨,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来提供问题解决方案

施祖留、何似龙提出一种类似的“谐协”创新观点,主要基于东亚“和谐化辩证法”哲学传统,并提出可操作式的创新方法,是由一组操作组成的过程或方法:寻找、确指诸极(可以是两极或更多极。极泛指一切具有差异的事物);设计出为创新而整合诸极(诸极本身或诸极所包含的因素、基因等)的具体结构(称之为“整合结构”或“谐协结构”);对所作创新进行严格的科学界定,并按一定标准进行检验。

这些成果已经将管理创新聚焦于管理过程中冲突的解决,并总结了管理创新的总体方向,这与TRIZ体系的核心观点是相近的。

而韩宝珍的研究则更接近于一个可操作性的算法,她把管理创新方法看作创新方案的提出和选择的过程:

(1)确定管理创新突破口,关键是要找出、抓住蕴含发展潜力最大的差异。其主要方法有结构平衡法、因素介入法、比较评价法。

(2)运用科学的方法拓宽问题解决办法的范围,尽可能多地提出备选方案。其主要方法有运用逻辑思维与非习惯的思考方式、利用科学界现有的创造技法、合理运用智力激励法。

(3)运用假设性否定优选管理创新方案。

总体来说,包括上述文章在内的许多成果只给出了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一般方向和思维特征,但没有给出作为一个决策主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究竟需要哪方面的创新,以及要创新可以利用哪些理论、方法和手段。已有的上述研究成果尚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1]Altshuller G.The innovation algorithm.USA,MA:Technical Innovation Center,2000.

[2]Vladimir Petrov.Logic of ARIZ.http://www.triz-journal.com/,2005.

[3]Gregory Frenklach.A new problem-solving algorithm.http://www.triz-journal.com/,2007.

[4]“缩小问题”是尽量使系统保持不变,以达到消除系统缺陷与完成改进的目的。“缩小问题”通过引入约束激化矛盾,目的是发现隐含冲突。“扩大问题”是对可选择的改变不加约束,目的是激发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5]Zlotin B.Zusman A.Problem of ARIZenhancement,2000,http:/www.ideationtriz.com.

[6]WOIS的方法过程分成三个主要阶段:

(1)定向阶段(系统分析阶段)。主要步骤:定义高层目标;列出大趋势;作现状分析(有序的系统分析,编列形态矩阵,表述当前的技术水平,考察技术系统的历史演进,确定进化水平)。

(2)决策阶段。这是突破思维定势,将矛盾极端化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列出要求矩阵,找出对最终效果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分析矛盾,定义本来的任务(以抽象的术语或物理原理的术语表述),这一阶段以作出悖

论性要求的明确表述为结束。

(3)提出创新方案的阶段。这是创造新系统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对已知的矛盾解决方案检查其对正在处理的具体问题的可行性。

[7]SIT/USIT的中文翻译采用的是专著《技术创新方法国际比较与案例研究》的译法,主要考虑到SIT/USIT作为系统的创新的思考体系和过程。也可以考虑将SIT/USIT译为结构化发明思想和统一结构化发明思想。

[8]SIT相对于TRIZ-ARIZ体系的主要特点:

(1)清楚的问题定义。TRIZ-ARIZ本身并没有提供冲突定义的方法,缺少一般化的冲突定义流程,SIT则将问题定义为三个列表:有害参数列表、系统和周边环境物体列表和问题解决列表。

(2)系统化的流程。TRIZ解决问题缺少一般化的流程,需要使用者根据不同的问题类型,选择不同的工具或算法,整个过程存在不确定性;而SIT具有系统化、流程化、清晰、明确的特点。

(3)精简的工具。SIT提供了5种概念生成工具,其源于40个发明原理,但是去除了问题针对性过强和很少使用的原理,组合了相似的原理,这缩短了找到理想解答的过程。

(4)SIT体系使用方法简单,不需要采用知识库或计算机软件。

(5)SIT解决问题的好坏更依赖于使用者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用者本身的知识结构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

[9]SIT/USIT体系发展的总体特点是:

(1)SIT/USIT更加清晰和强化了问题定义和分析的过程。

(2)SIT/USIT简化了概念解形成的工具。

(3)SIT/USIT的发展使其更加依赖于人员的经验和灵感,而较少依赖创新知识库,但也使其对不同专业领域的适用性增强了。

[10]主要是针对物质—场分析模型的不完备性,所提出的新物质—场三元分析法。它把系统功能定义为三个物质的相互作用,即使能物质、主动物质和被动物质。主动物质通过使能物质作用于被动物质,每两个物质之间的作用可以看作是古典TRIZ的物质—场模型。新的三元分析方法使得对系统功能的分析更为系统、全面。

[11]由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Deming)博士提出的持续改善质量的PDCA循环,被称为戴明质量改善周期。该循环是指计划(Plan)、执行(Do)、检测(Check)和行动(Action)。

[12]所谓彼得金字塔,是指由彼得原理所形成的组织的金字塔形结构。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Peter)根据众多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所谓的彼得原理。其中心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一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13]Terninko J,Zusman A and Zlotin B.Systematic innov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RIZ.St.Lucie Press,Boca Raton FL,1998.

Retseptor Gennady.Inventive Principles in quality management.The TRIZ Journal,2003.3.http://www.triz-jour-nal.com.

Retseptor Gennady.Inventive principles in marketing,sales and advertising.The TRIZ Journal,2005,4,http://www.triz-journal.com.

Marsh Dana G,Waters Faith H,Marsh Tabor D.Inventive principles with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The TRIZ Journal,2004,4,http://www.triz-journal.com.

Zhang Jun,Chai Kah-Hin,Tan Kay-Chuan.Inventive principles with applications in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The TRIZ Journal,2003,12,http://www.triz-journal.com.

Stan Caplan,Michael Tschirhart,Jack Hipple.40 Principles with Examples:Human Factors & Ergonomics.The TRIZ Journal,2010,2,http://www.triz-journal.com.

Randall Marin,Rob van den Tillaart.40 Principles of TRIZ and the Electric Power Grid.TheT RIZ Journal,2010,2,http://www.triz-journal.com.

Kai Yang.Inventive Principles of TRIZ with China's 36 Strategies.The TRIZ Journal,2010,1.http://www.triz-jour-nal.com.

[14]后文将给出更多相关内容。

[15]曼恩在其文章中并没有给出这部分管理因素的界定过程。

[16]证券经纪商嘉信理财公司成功地解决了在许多行业出现的“丰富”(信息和服务的数量)和“延伸”(能延伸或传递到的客户数量)的冲突。该公司最初采取“折中”的方法,即引入电话经纪人和按键式拨号。这些方法在增进“延伸”性的同时,也牺牲了“丰富”性。在之后的1998年,他们引入在线经销解决了这一管理冲突,现在其可以通过充分的服务代理对更广泛的客户群提供可完成的服务。

达雷尔·曼恩用他开发的物流管理参数将这一管理问题总结为供应特性(Supply Specification)和供应界面(Sup-ply Interface)的冲突,而互联网的冲突解决方法反映了原理6普遍性(即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普遍的通信协议)和原理40复合材料结构的使用。进而,原理6和原理40的数字代号就可以被填入管理矩阵工具中相应冲突参数所对应的单元格位置中,作为解决此类管理冲突的方法原理。

[17]网络智暴法是借助于网络提供的通信平台,在虚拟的交谈室里,与会者综合利用各种创新技法和思维方式,以文字、语音或者视频等形式参与讨论,提出各自的设想进行相互激励,从而达到协同创新的创新技法。

[18]Barancatto,R.The Knowledge Connec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1.Beatriz Mu~noz-Seca,Josep Riverola.Problem-Driven Management.Palgrave Macmillan,2004.

[19]王强.哲学与科技创新方法刍议.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2):93-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