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管理理论从管理科学演进的历史出发,论证了和谐管理理论发展的必要性。该理论归纳了管理研究的演进的三个路径:人与物要素的互动关系(秩序)(路径1),以及派生出的行为认知(路径2)和方法优化(路径3)。
该理论认为,作为一个独立知识体系的管理学,只能是围绕人与物要素的互动关系(秩序)——混合性知识[5](路径)的系统解读,而不能是脱离现实环境的工程学、数学;或是只围绕人及人群的心理学、社会学。只有混合性知识可以把人们引向既定的目标。最理想的管理模式就是将人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把管理变成类似一部机器一样的投入产出过程。但是,除了少数高度自动化的制造型企业可以逼近这个目标以外,伴随着信息经济、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的到来,人越来越成为管理的主导因素。“人的不确定性”更突出地成为当代多数组织管理的核心所在。
该理论认为,如果不给出关于“时间”“地域”“行业”的约定,从而洞察到“人与物要素”组合的丰富内容,一般意义上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可能只徒有学科架构的形式,而缺乏面对并解决管理现实问题的真正价值。因此,该理论放弃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基本框架,而成为紧密依赖于环境的“围绕和谐主题的问题解决学”。
笔者认为:(www.daowen.com)
(1)要给出关于“时间”“地域”“行业”的约定之后来考虑“人与物要素”的组合问题是正确的,它符合权变理论。在本书中,作者把“时间”“地域”“行业”等所谓的“约定”作为“环境因素”。当然,本书不仅考虑这些因素,而且还要对各种环境因素变量的含义作详细的解释。
(2)该理论给出的管理研究的演进路径是高度抽象的,如果能够更直接和更具体些,可能更适合实际应用。本书笔者作了这一方面的尝试,给出了对管理科学进步的一般规律的描述,这些描述也可以说是把该理论的三条演化路径具体化了。
(3)本书也是放弃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基本框架,因为也是基于与和谐理论的创造者同样的原因——把注意力放在“问题导向”的管理学知识的不断增长上。但是,化解冲突的任何一个原理解,以及将这些解付诸实施,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职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