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为什么要探究管理创新方法?

为什么要探究管理创新方法?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创新方法是实现创新的工具,这种工具将有效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这就是我们研究管理创新方法的原因。现有理论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在管理创新的意义和创新的基本思路上,还不能提供一整套系统的方法。而我国的企业要想超越国外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则必须要有管理上的创新,这是本书研究创新方法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书给出的内容就是如何借鉴TRIZ理论,从冲突化解的角度从发,来研究管理创新方法问题。

为什么要探究管理创新方法?

创新的欲望是实现创新的前提,具备创新能力是实现创新的保证。管理创新方法是实现创新的工具,这种工具将有效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这就是我们研究管理创新方法的原因。具体说来,本书的写作背景主要源于下面两个方面:

(1)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的迫切需要。自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之后,创新理论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更宏观地上升到观念、体制的创新;更微观地深入到操作层面的创新;横向扩展到不同的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企业管理创新。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提出至今已经近百年,他的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家才能概念的提出,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圆了分配理论之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为后来的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管理创新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创新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有关管理创新中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尽管企业管理创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对企业管理创新规律的揭示,以及对实践经验的理论归纳却显得不足。现有理论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在管理创新的意义和创新的基本思路上,还不能提供一整套系统的方法。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形成了对创新方法研究的迫切需求,那就是:自从100年前泰勒的科学管理诞生以来,在管理科学发展的大约100年间,前50年的管理创新主要是由美国人完成的,而后50年的管理创新则大部分来源于日本企业的实践,尽管很多理论的成型出自美国的管理专家之手。我国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在这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企业实践,我国在管理科学研究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在学习产生和发展于国外的管理科学,这个过程也只是在不断地缩小与国外的差距,而缺乏理论上的创新。而我国的企业要想超越国外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则必须要有管理上的创新,这是本书研究创新方法的第一个重要原因。要满足这方面创新的需要,就是撰写本书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为原始性创新服务。

另一方面,管理科学发展至今,已经被实践证明它的广泛有效性,但是很多企业在管理方面还很落后,对于由那些成功的企业所创造和应用了的、被实践证明了的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还不知如何应用。因此,我们撰写本书要达到的第二个目标——为应用性创新服务。

由此可以把管理创新大略划分为两个层次:原始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其实,在两者之间还可以再进一步地细分。后面在介绍技术创新的层次时还会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按照管理思想大师德鲁克的说法,管理的唯一权威就是实践的检验。可是,“东方管理学”没有实践的检验。到目前,我们尚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我国那些成功的企业是“东方管理学”的成功案例提供者。

(2)TRIZ方法的重要启示。创新固然重要,但创新有方法可用吗?也就是说,创新有可依据的理论和可遵循的程序化过程吗?答案是有的。TRIZ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www.daowen.com)

在管理学中,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大致可以被分为两种(R.Preston McAsee,2002):一种是工具驱动型的(Tools-driven),即应用某种理论工具去解决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在国外,它的流行说法是:如果你仅有的一个工具是锤子,那么所有的问题看起来都是钉子[1]。另一种是问题驱动型的(Problems-driven),即首先明确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再从已有的工具或者创造新的工具去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多数管理专家都推崇第二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之所以如此,除了已有的专家所阐述的理由之外,显然,第二种方法更有利于实现管理创新。

工具驱动型管理可能会事倍功半;而问题驱动型管理更有利于实现事半功倍。后者恰恰是管理者所要追求的目标,甚至我们可以说,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所追求的所有目标的实质就是“事半功倍”。

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经济学中的“资源的稀缺性”这一永恒的假设和(战略)管理学中的竞争性的假设。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企业必须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才会得到资源的青睐;因为企业总是要面对那些“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必须能够巧妙地利用自身的资源,才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包括在产业链中寻找一个有利的位置、实施差异化战略、实施“蓝海”战略等。

管理中的问题绝大部分都可以被描述为管理中的冲突。冲突管理就是以管理中的冲突为研究对象的,只是目前冲突管理中所定义的“管理冲突”范围比较窄,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同时,现有冲突管理中所给出的解决——本书使用“化解”[2]这个术语——冲突的方案不系统和不具体,难以解决实践中的操作问题。

工程技术领域,有一种相对成熟的解决技术发明的方法,简称为TRIZ方法。这套方法被认为是解决各类技术发明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基本思路就是抽象和归纳工程技术发明中的各类冲突问题,从而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冲突问题,给出一组特定的解。

如果类似地把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抽象和归纳为各类冲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就可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创新问题。

在此之前,国外已经有了很多关于将TRIZ理论应用于管理创新的研究成果。近几年国内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TRIZ应用于管理创新中的可能性和潜力。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的井辉等人的《基于TRIZ的复杂管理问题求解模式研究》(井辉,郇志坚,2005)一文给出了应用TRIZ解决管理创新问题的思路,并注意到了管理系统的复杂性,最后用一个概念模型给出了一个求解模式。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都预示了这种可能性。因此,本书给出的内容就是如何借鉴TRIZ理论,从冲突化解的角度从发,来研究管理创新方法问题。

但是,管理对象系统与技术对象系统有不同的特征。TRIZ虽然可以被借鉴,但应用于管理对象系统必须准确地把握其复杂系统的特征和企业管理中所面对的特定的管理问题——管理冲突。国外已经有相对丰富的将TRIZ应用于包括管理领域在内的非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远未成熟,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因此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而国内关于将TRIZ应用于管理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还远没有国外那样丰富,此领域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