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与东盟自由化服务贸易的指数分析:贸易效应优化

中国与东盟自由化服务贸易的指数分析:贸易效应优化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6中国—东盟贸易强度指数注:“N/A”表示数据缺失,无法计算而得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随着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加快,中国与东盟的总体服务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

中国与东盟自由化服务贸易的指数分析:贸易效应优化

1.数据来源与说明

由于中国按国别的服务贸易进出口尚未进行完整统计,目前更新的数据只有从2006年开始中国对东盟整个区域的服务进出口。中国方面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8,2009,2010)、《国际贸易年鉴2012》及中国商务部发布的相关新闻。东盟整体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数据来源于UNCTAD Statistic,而东盟与其他国家双边服务贸易的数据,除新加坡外,其他东盟成员国按国别的服务进出口尚未进行统计,因此本文采用中国对东盟的服务出口代替东盟从中国的服务进口,用中国从东盟的服务进口替代东盟对中国的服务出口。

2.区内贸易比重分析

通过计算中国与东盟双边服务贸易额占中国与东盟各自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得到表5中的结果。

从中国方面看,表5显示,中国对东盟的区内贸易比重有所上升,从2006年的6.57%上升到2011年的8.73%,贸易扩大效应明显。中国对东盟服务贸易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的比重从2007年6.53%上升到2009年7.31%,2010年出口比重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2010年中国服务出口额较2009年增长了32.4%,而中国对东盟的服务出口增长率为26.78%,增幅小于中国整体服务出口,但这并不影响中国对东盟服务贸易出口的整体趋势。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占中国服务进口的比重从7.71%上升到8.02%,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增加了从东盟国家的进口,但是上升幅度不大,2009和2010年都维持在8%的水平。

从东盟方面看,不论是区内出口比重、进口比重,还是进出口比重,东盟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表现出一定的出口扩大和贸易创造效应,贸易扩大效应明显。而且2009年区内服务贸易比重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有所波动,区内服务贸易比重呈较平稳的增长,东盟对中国的服务贸易依赖度越来越大。

表5 中国、东盟区内服务贸易比重

注:“N/A”表示数据缺失,无法计算(www.daowen.com)

从上面的分析得出,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和东盟的区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体影响都是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双边服务贸易额占东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增长比双边服务贸易额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快,服务贸易自由化使东盟对中国服务贸易市场的依赖加强。

3.贸易强度分析

从传统的理论分析中可知,贸易创造的产生是由于贸易壁垒削减或消除后,一国可以从高成本的国内生产转向从其他成员国低价进口该产品,贸易创造效应增加了成员国间的贸易量。从贸易转移角度看,由于自贸区的建立,原本由自贸区外非成员国的进口转向区内成员国进口,成员国间贸易往来加强,也会提高贸易强度指数。从贸易强度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两国的贸易关系越紧密,贸易效应就越有可能发生。

从表6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贸易强度指数都大于1,贸易关系很紧密,且总体贸易强度指数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23上升到2011年的1.49,2010年,贸易强度指数有所下降,这主要由于中国和东盟在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后,2010年对外贸易量开始较大幅度回升,从而使指数整体都变小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总体的趋势。总体贸易强度指数的上升表明,随着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和2007年《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贸易效应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中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强度变化中,2007—2009年该指数呈现较平稳的增长,这说明在对东盟的服务出口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点从东盟对中国的进口贸易强度变化上也可以体现出来。在中国对东盟的进口贸易强度变化中,2007—2009年该指数基本变化不大,2009—2010年呈微弱的下降趋势,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促进中国从东盟的服务进口作用不是很明显。这一点也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强度变化相吻合。

表6 中国—东盟贸易强度指数

注:“N/A”表示数据缺失,无法计算而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随着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加快,中国与东盟的总体服务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目前对促进中国对东盟的服务出口(东盟从中国的服务进口)有一定作用,对促进中国从东盟的服务进口(东盟对中国的服务出口)的作用还较不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