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行业特征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理论假设与相关变量

行业特征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理论假设与相关变量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微观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当内部规模经济出现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扩大而下降,从而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导致了产业集聚的形成。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在外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通过共享劳动力市场以及便捷地获取专业化的中间产品,集群内企业的经营成本会下降,从而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表1行业特征与产业集聚的变量设定内部规模经济。

行业特征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理论假设与相关变量

1.理论假设

根据理论分析,同时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假设1——具备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易于形成产业集聚。

根据微观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当内部规模经济出现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扩大而下降,从而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导致了产业集聚的形成。

假设2——具备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产业集聚程度较高。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在外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通过共享劳动力市场以及便捷地获取专业化的中间产品,集群内企业的经营成本会下降,从而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此外,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集群内的企业能够分享知识和技术的外溢,这样将会促进相关信息在行业内的企业之间通过“非正式”渠道相互交流和传播,从而提高产业集聚程度。但是,知识和技术的外溢很难直接衡量。通常来看,一个行业内高素质员工比重越高,新知识和技术的创造就会越多,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就越强。

假设3——国有比重越高和盈利能力越强的行业产业集聚程度越低。

作为处于转轨期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仍然发展得不够充分,政府干预的历史惯性在很多行业中依然存在。基于白重恩(2004)的研究,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地方政府倾向于保护国有比重高和盈利能力强的行业,从而阻碍产业集聚的形成。

假设4——对外开放程度高的行业产业集聚程度较高。(www.daowen.com)

根据产业集聚中的耗散结构理论[3],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对外开放的状态下,系统内部才能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最终达到有序状态。一个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国际贸易和FDI的规模就越大,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将会促进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

2.变量设定及统计分析

为了构建计量模型来考察行业特征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本文设定了以下变量来检验相关的理论假设,详见表1。

表1 行业特征与产业集聚的变量设定

(1)内部规模经济。为了检验内部规模经济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本文使用行业内企业的平均资产、平均营业收入、平均从业人数来衡量内部规模经济。

(2)外部规模经济。本文从两方面考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影响,一是共享劳动力市场和中间产品所带来的成本下降效应,二是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成本下降效应由行业内企业数和从业人数两个指标来衡量,而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则由代表人力资本状况的中高级职称员工比重和高学历员工比重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其中高学历员工比重指的是行业内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所占比重。

(3)行业国有比重和盈利能力。为了验证行业国有比重和盈利能力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本文采用行业内国有企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来衡量国有比重,采用利润率来衡量盈利能力。

(4)对外开放程度。为了检验对外开放程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本文采用行业内外资和港澳台企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来衡量行业的开放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