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茶马古道:历史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

茶马古道:历史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今日茶叶等物资的运输已经不再需要商帮靠着历史上人背马驮的方式进行,但茶马古道这个由茶叶贸易引发的地脉网络却并没有因此而“寿终正寝”。研讨会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王川教授发表了《“茶马古道”旅游品牌打造的思考》一文,记载了此次“茶马古道”考察的经过,分析了此次考察的意义并针对茶马古道旅游品牌的打造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

茶马古道:历史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

虽然今日茶叶等物资的运输已经不再需要商帮靠着历史上人背马驮的方式进行,但茶马古道这个由茶叶贸易引发的地脉网络却并没有因此而“寿终正寝”。它的“枯枝断梗”今天已经被人们捡拾了起来,并被重新建构成了一个覆盖在中国西南滇藏川地区的旅游景观网络,成为众多游客争相凝视的旅游符号。

作为滇藏川地区文脉、商脉、地脉交织的产物之一,茶马古道景观在具有其他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的同时,又具有非常典型的线性、跨区域性、多样性、探险性、活态性等特征。更重要的是,茶马古道旅游景观还以其在文脉化过程中孕育出的强大包容性,几乎串联起了滇藏川地区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以滇藏川地区为核心的中国西南各地区的政府部门都正在努力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只是各区域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在开发中尤其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从茶马古道旅游产品的供给和游客的需求来看,虽然今天的茶马古道旅游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大多数游客追求的并不是“真实”“原汁原味”的茶马古道,只是滇藏川地区特殊的地脉环境下尚未被城市化和现代化波及的原始、质朴与自然,是“前现代”的真实和滇藏川地区的茶马古道沿线上很多地区仍保留着的生活状态。这一方面是人们出于“转换生活经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当今社会消费的符号特征影响的结果。大多数游客在茶马古道旅游中追求的都是茶马古道的“符号”,或者说滇藏川地区的文脉、地脉、商脉交织中由茶叶、古道等有形之物建构而成的符号体系。

【注释】

[1]参见段渝:《中国西南早期对外交通》,《历史研究》,2009.1。

[2]严德一:《论西南国际交通路线》,《地理学报》,1938.5。

[3]方国瑜:《云南与印度缅甸之古代交通》,《西南边疆》,1941.12。

[4]姚宝犹著:《中国丝绢西传史》,商务印书馆,1944年。

[5]夏光南著:《中印缅道交通史》,中华书局,1948年。

[6]桑秀云:《蜀布邛竹杖传至大夏路径之蠡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9年3月,41本10分册。

[7]饶宗颐:《蜀布与Cinapatta——论早期中、印、缅之交通》,《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4年6月,45本4分册。

[8]严耕望:《汉晋时期滇越通道辩》,《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6年,8卷第1期。

[9]严耕望:《唐代滇越通道辩》,《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6年,8卷第1期。

[10]方国瑜著:《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第7页。

[11]李子贤、李槐、谢国先著:《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云南的改革开放》,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伍加伦、江玉祥:《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13]木霁弘:《访谈·茶马古道寻踪》,载CCTV10《历程·行者见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木霁弘:《访谈·茶马古道寻踪》,载CCTV10《历程·行者见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杨燕、卜湘玲:《“茶马之道”考察组启程》,《云南日报》,1990年8月3日。

[16]根据木霁弘、陈保亚等人《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2003年版附《“茶马古道”考察队步行考察路线图》。(www.daowen.com)

[17]木霁弘、陈保亚等著:《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8]木霁弘、陈保亚等著:《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9]木霁弘、陈保亚等著:《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8—10页。

[20]木霁弘著:《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15页。木霁弘著:《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8—31页。

[21]蓝勇著:《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2—4页。

[22]木霁弘著:《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15页。木霁弘著:《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30—31页。

[23]周重林、凌文锋:《茶马古道20年:从学术概念到文化符号》,《中华文化遗产》,2010.4。

[24]早在1994年,明庆忠就撰写了《茶马古道(云南段)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文,对茶马古道的旅游资源特征、开发条件和开发意义、开发利用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2002年6月1日,由昌都地委、行署倡议,四川甘孜、云南迪庆三地州联合举办的“茶马古道”学术考察研讨会,分别从四川成都和云南昆明开始,沿茶马古道出发,8日于昌都会合后又分为两路考察并最终于15日在拉萨会合。研讨会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王川教授发表了《“茶马古道”旅游品牌打造的思考》一文,记载了此次“茶马古道”考察的经过,分析了此次考察的意义并针对茶马古道旅游品牌的打造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其后,罗莉在对“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沿线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指出了依托“茶马古道”沿线旅游资源建立滇、藏、川“大三角”旅游经济圈的必要性。罗世伟撰文分析了茶马古道的历史线路和旅游开发的意义。叶永新在《关于“茶马古道”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一文中分析了茶马古道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中应认真处理的若干关系和可以采取的战略措施等问题。上述论文以外,还有《试论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价值》《云南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世界遗产视野下的茶马古道旅游开发——兼论茶马古道的世界遗产价值》等,另有《茶马古道》《带你游云南》《云南徒步指南》《西南丝绸之路》等一大批旅游指南或普遍介绍性的著作,向人们展示了茶马古道沿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的魅力。

[25]参见木霁弘:《茶马古道的起点?》,《影响力》,2006.10。

[26]明庆忠:《茶马古道(云南段)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11。王川:《“茶马古道”旅游品牌打造的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罗莉:《依托“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建立藏、川、滇“大三角”藏族聚居地区旅游经济圈》,《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罗世伟:《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叶永新:《关于“茶马古道”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学术探索》,2005.4。

[27]木霁弘:《悠远而长存的古道》,载《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民族出版社,2006年。

[28]木霁弘:《悠远而长存的古道》,载《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民族出版社,2006年。

[29]参见刘小芳:《世界遗产视野下的茶马古道旅游开发——兼论茶马古道的世界遗产价值》,《旅游论坛》,2009.4。

[30][美]埃德加·斯诺著,李希文译:《马帮旅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23页。

[31]木霁弘:《悠远而长存的古道》,载《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民族出版社,2006年。

[32][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页。

[33][以色列]埃里克·科恩著,巫宁等译:《旅游社会学纵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132页。

[34]杨慧:《译序:约翰·尤瑞与游客凝视》,《游客凝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5][美]迪安·马康纳著,张晓萍译:《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