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茶叶种植促进山地农业发展

茶叶种植促进山地农业发展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树在这些低山和丘陵地区的种植,使这些低山和丘陵地区得到了有效开发,进一步促进了山区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45]他这里虽然谈的唐宋时期人口南迁和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背景下,江南地区茶叶种植和山区开发的情况,但就云南甚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整体情形而言,茶叶种植在山区开发中起到的推动作用也与之非常相似。

茶叶种植促进山地农业发展

滇川等地区作为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不仅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孕育和模塑了茶树的特性,而且拥有着茶树生长的绝佳自然环境。尽管从理论上讲,茶树可以在任何种类的土壤中存活和生长,但从茶树栽培的历史实践来看,我国的茶树几乎从来都是由茶农零星地栽培在较为贫瘠的山岭荒地之中的。因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讨论茶树生长与土壤、地势等环境的关系时认为,上品的茶树生长在烂石之中,中品的茶树生长在砾壤之中,下品的茶树生长在黄土中;野生的茶树好,园生的差;生长在阳山边、树荫下的,紫色的好,绿色的差;叶芽肥大像笋的好,细小的芽不好;蜷缩的叶好,伸开的叶不好;生长在阴山坡的不堪采摘。这里的“烂石”就是岩石风化不久后形成的土壤,这种土壤排水性好,通气孔多,持水率低,养分丰富,可以让茶树生长非常良好,制成的茶叶品质也最好。“黄土”虽然适宜种植禾谷,但土质黏重,理化性质与“烂石”刚好相反,满足茶树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肥分很少,使茶树生长受到很大限制,制成的茶叶品质也最差,至今仍被茶农称为“死黄泥”。

将茶树种植在山岭荒坡的做法虽有受陆羽历史上提倡、影响的因素,但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陆羽的相关理论也亦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疑也是对当时民众茶树种植经验的总结,正如他这部《茶经》正是对人们茶叶种植、加工、品饮、茶具等方面经验的积累总结一样。从茶树对光、水、土壤、温度等条件的需求来讲,将茶树栽培于山岭或山林之中,无疑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特性。因为茶树对光照的需求是既不太强,也不能太弱,地形要求最好是有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但光线也不宜太强。茶树生长过程中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需求无疑在中国南方多山和丘陵的地区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

就云南而言,滇南、滇西南、滇东南沿怒江、澜沧江、红河等地分布的茶树多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高海拔低纬度的丘陵或山地,受紫外线和红黄光线辐射适度,有利于茶叶芳香物的形成和积累,纵横的河流又使这些地区经常云雾环绕,漫射光比较多,有利于茶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循序渐进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咖啡因等物质的积累。这些条件既在茶树起源之时“培养”了茶树生长过程中对自然条件的“习性”,同时也使西南地区拥有着茶树生长最为理想的环境,为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生产奠定了独一无二的坚实基础。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条件,西南地区人工栽培的茶树种类非常多,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

以云南、四川为代表的西南大部分地区都被高山大川覆盖着,除了仅有的成都平原、陆良坝等屈指可数的河谷与坝区之外,历史上不仅适宜人类大规模聚居的地方比较少,而且由于可耕地比较少,在粮食等农作物的种植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随着元明之际的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和大量军屯、民屯移民活动的进行,也将云南等西南地区的山区开发提上了日程,在此过程中茶叶无疑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茶树在这些低山和丘陵地区的种植,使这些低山和丘陵地区得到了有效开发,进一步促进了山区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茶树栽培历史上主要是以茶农单个的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由于茶树自身的特性,他们多将茶树栽培于房前屋后或是在山林中开辟出的茶地之上。所以历史上人工栽植的茶树大多与水源有一定的距离,很少占用比较肥沃的耕地,同粮食作物不存在用地的冲突。前文中提到的白莺山中那棵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茶树,就位于一户农家房屋旁边。该处位于高海拔山区陡坡之上,土质和灌溉条件无法满足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需要,但土壤、气候、光照等条件却非常适合这棵古茶树的生长,至今仍在采摘中,2007年还曾为户主带来12000元的收益。

关于茶叶种植生产与山区开发的互动关系,林文勋指出:“唐宋时期,茶叶的种植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由坝区向山区的转移以及由此引发的山区开发;茶叶生产的特性与小农生产固有的细小性、分散性相一致,而且与小农经济实力和经营独立性的增强以及与市场联系的加强紧密相关;市场是茶叶生产的内在要素,市场的发展变化拉动着茶叶生产向新的发展方向迈进。”[45]他这里虽然谈的唐宋时期人口南迁和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背景下,江南地区茶叶种植和山区开发的情况,但就云南甚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整体情形而言,茶叶种植在山区开发中起到的推动作用也与之非常相似。

流传在今天的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温泉乡的树根地茶叶的传说故事,再次以具体的个例,形象有力地说明了上述观点:(www.daowen.com)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姓袁的汉子,由于老家的生活难以为继,便带着妻儿来到了古木苍翠、温润纯净,而且常年云雾缭绕的昌宁县温泉乡尼诺山,找了一片平坦的地方安下家来。袁姓汉子把一家老小安顿好之后,便开始在尼诺山开山种地。但树林中有一些老树根实在太深太大,实在挖不动,他只好把庄稼种在树根的间隙里。所幸这里的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庄稼还长得不错,可以使一家老小填饱肚子。后来,袁姓汉子看到附近的人家有饮茶的习惯,便开始仿效他们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和小路两旁都种上茶叶,供自家饮用。慢慢地,茶树越长越大,茶叶越来越多,自己家里吃不完了就拿到街上去卖。因为这里独特的宜茶气候和土壤环境,所产的茶叶味道鲜爽清冽,特别好卖。年复一年,他家里的茶叶在附近乡亲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四乡八县的人都专程赶到他家里买茶叶。听说袁家的茶树是长在树根中间的,人们也就把他家那个地方叫作“树根地”,把他家的茶叶叫作“树根地茶”。后来,到树根地安家的人多了起来,因为这一带产的茶叶品质好,销路好,茶叶收入便成了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整个树根地也慢慢地变成了漫山遍野的茶园。

在劳动力投入方面,虽然茶书从理论上要求专业化的茶叶生产中,一年四季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但相对而言,西南地区的茶树,尤其是滇川地区的乔木型茶树,大多处于较为粗放的种植和管理之中,仅茶叶采摘加工季需要投入较多人力。在临沧市云县茶房乡调查时,笔者也了解到,即便茶叶已是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政府也努力提倡并采取各种措施扶持茶农加强茶园的管理,以进一步提高茶树产量,但当地茶农却不为所动,很少开展乔木型茶树的修剪、施肥等工作,只是茶叶销路好的时候上树采摘鲜叶制成毛茶售卖,销路不好的时候则任凭茶树生长。确实,在农村年富力强的青壮年男性大都进城务工,仅有妇女、老人和儿童留守在茶山的情况下,未经高产改造的茶树,每年萌发的新芽他们都已无法悉数采摘了。更勿论茶叶销路一般的年头,茶农们更无热情和动力开辟新的茶地,抑或配合当地政府推行的茶地改造工作。不过调查中笔者也发现,即使是在茶叶没有任何销路的年头,茶农也不会贸然砍伐茶树,只是对鲜叶不加采摘,任其自由地生长而已,因为对茶农而言,茶树的存在就意味着他们的此项收入会有“时来运转”的时候,就总有希望在。

茶树的种植和管理不需要投入太大规模的资金和劳力,种植大多是对自家房前屋后空地的充分利用或是开发山林的一种形式,往往只是农民在农闲时节的“副业”。茶树枝叶修剪、追肥等管理活动也在冬季等农闲时节进行,既不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又与粮食作物的生产活动相互补充,使得“种茶只是农家生计的一部分,比种稻谷蔬菜省力得多。”[46]只要气候和土壤等条件适宜,任何地区的农户都可以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培植茶树,条件好的农户还可以开辟出成片的土地开展略具规模的专业性种植。

茶树种植和管理的上述特性无疑非常适合滇川等地区的农业生产,随着茶树在云南、四川等地的广泛种植,农业生产的潜力也得到了充分开发,为滇川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因为这些地方不仅耕地面积极为有限,而且农业水利灌溉和规模化种植普遍非常困难,从而使单一作物种植收入非常有限,农民农业经济收入渠道较少,生活一般比较贫困。在此情况下,气候、土壤等条件极为适宜的茶树种植,就成了他们无奈之下拓宽家庭经济收入渠道的不二之选。

继而,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生产具有非常典型的商品性,不仅与西南地区的山区经济发展产生了紧密关联,也让西南地区同更广阔的外部消费市场产生了紧密联系。“以最初茶树种植的滇南来说,可以这样说,滇南山区经济的开发是与茶树种植和矿产资源开采同步进行的。而这种开发与种植粮食不同,它将开发的山区直接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与外边的市场直接联系起来,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发展。”[47]也正因为茶树的种植大大发展了山区农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抗战期间的茶叶还一度是云南省的经济作物四大中心(茶、丝、棉、麻)之一。[48]“茶业一项,系农民生计甚巨”,“并且在省经济上,尤有其重要性,即就现有之每年产量十六万旧担计,照抗战前之价每旧担以八十元计,亦为一千二百八十元,售价每担以五百元计,应为八千万元,实为滇省农产品之大宗收益,故茶叶在滇省农村经济地位,不可谓不大”。[49]

不过茶叶价值的体现,或者茶树种植促动效应的充分发挥,还必须经由加工和贸易环节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而且这又在茶叶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利用了西南地区的劳动力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