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境内的很多族群都从自身文化特点出发,在各自的民间传说、故事、神话、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对茶叶最早的发现与使用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虽然细究起来这些关于茶叶起源的说法都很难有科学的证据或者说理性的推理做基础,但是透过这些解释中的层层迷雾,我们不难发现,茶叶的发现是采集时代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生活在茶树起源地区民众的先民在早期的采集实践中逐步尝试和经验积累的结果之一,正是他们最早有意识地开始了对茶叶的选育和栽培,并以饮茶作为他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手段之一。其后,在他们同周边族群交流往来的过程中,茶叶及其使用方式也被传播到了更远的地区。
从理论上讲,人类接触最早的茶树应该是原始状态的野生型茶树,即那些非人工栽培、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下的茶树。从植物学分类上看,它们可能是野生型的大理茶或厚轴茶等,也可能是栽培型的普洱茶或白毛茶等,后者则多是人工栽培后丢荒的茶树。这些茶树可能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利用的茶树,对它们分布状况的分析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揭示出人类发展早期同茶叶的互动关系。
我国很早有野生大茶树的发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些野生大茶树很少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勿论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的野生大茶树开始进入了相关专家的研究视野。1977年,云南农业大学对云南省31个县进行了调查,在当时的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州、红河州和玉溪地区、曲靖地区、昭通地区等8个地区13个县均发现了野生大茶树。20世纪80年代,中国作物种质资源考察队先后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广东、江西、海南等地考察之际,发现我国的野生大茶树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集结在北纬30°以南,尤其是北纬25°附近,并沿着北回归线向两侧扩散,与山茶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一致。[14]大致分布在横断山脉地区、滇桂黔地区、滇川黔地区和南岭山脉地区。[15]除此以外,贵州与四川接境的江津、合江、古蔺、叙永等地也有大茶树的发现,只是这些大茶树中也有一部分是栽培型的,或者栽培之后又被抛荒的大茶树。[16]这些茶树的发现,尤其是栽培型茶树的发现,有力地表明中国西南地区或许是茶树的最早起源地,也是西南地区民众很早就开始认识并利用茶叶的重要证据。
植物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茶树的“起源中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如何昌祥对比了第三纪木兰化石Magnolia latifolia及Magnolia miocenica与原始型茶树的叶形、叶脉等形态特征后,提出茶树可能由古木兰演化而来且茶树的原产地就在中国云南西南部的观点,并从云南境内发现的木兰化石分布和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生长在云南西南部的野生大茶树,则有可能由本地区第三纪宽叶木兰经中华木兰进化而来,同时在未遭受到第四纪更新世多期毁灭性冰川活动袭击环境条件下,茶树得以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理应当之无疑。”[17]陈椽也认为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他还指出了茶叶的向外传播及随之发生的演化:“可以肯定我国云南是茶树原产地,当地野生的中间型、矮而健壮小乔木皋芦种,是茶树原种;向东迁移变为我国东部及东南部的中叶或小叶种,称为武夷变种;向南迁移变成为上部缅甸和越南的大叶种,树型类似皋芦原种的中间型小乔木,称为掸部变种;向西南迁移,变成为印度的大叶种,树型类似高大乔木,叶片特别大,但其形态类似皋芦原种,称为阿萨姆变种。”[18]为何茶树会发生演化以及为何今天会有如此众多的茶树种类,夏涛等人指出:“由于各自所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原始型茶树发生了遗传上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形成了茶树不同的生态型。位于热带高湿、多雨地带的,逐渐形成了湿润、强日照性状的大叶种乔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位于温带气候地带的,逐渐形成了耐寒、耐旱形状的中叶种和小叶种灌木型茶树;位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亚热带地区的,逐渐形成了具有喜温、喜湿形状的小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这种变化,在人工杂交、引种驯化和选种繁育的情况下,会更加加剧茶树的变异和复杂性,以至最终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各种茶树资源。”[19]
从上述茶叶起源的研究中不难看出,云南的澜沧江下游地区作为植物学上的茶叶重要起源地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公认,所以这些地区今天才保留着数量十分可观的古茶树。田野调查中,笔者在这一区域内的保山市昌宁县,临沧市凤庆县、云县、翔临区、耿马县,普洱市的澜沧县、宁洱县等地区均见到了不少干径在二十厘米以上的大茶树,它们往往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形成比较密集的野生型或栽培型古茶树群落。如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九甲乡和平村千家寨原始森林中就有野生茶树群落,共有面积280公顷,直径在30厘米以上的茶树随处可见。其中,千家寨上坝1号古茶树树龄约有2700年。笔者2011年底考察时,位于原始森林中的这棵被栅栏围起来的乔木型茶树已有将近26米高,基部的干径已超过1米,显现着旺盛的生命力,虽然树上挂了不少苔藓,但树周围还是落了很多新鲜的茶花。临沧市云县漫湾镇白莺山的古茶树也非常集中,在白莺山村委会周围就聚集着株高5米以上的古茶树500多株,树龄400年以上的古茶树160余株。笔者调查中见到的最大的一棵根部直径就有3.7米,11个分枝形成了一个高10米多、幅9米×9.6米的树冠。尤为难得的是,这棵树龄400多年的古茶树2012年笔者调查时仍在产茶,而且颇受市场欢迎,茶叶销路较好的2007年,仅这棵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就卖了12000多元。
相关统计表明,云南已发现古茶树的县有27个,发现的野生型古茶树有巴达大茶树(勐海)、本山大茶树(凤庆)、澜沧大茶树(澜沧)、曼宋大茶树(勐海)、苏湖大茶树(勐海)、镇安老茶(龙陵)、镇康大山茶(镇康)、金平大茶树(金平)、涩茶(马关)、广南野茶(广南)等。从其分布来看,这些野生型的古茶树主要集中在澜沧江和怒江的中下游地区,即以今天的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为中心,密度从这一带开始向东北逐渐减少,野生性状也逐渐变得不明显。[20](www.daowen.com)
不止古茶树密集,澜沧江下游地区也是我国茶树品种非常丰富且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进一步表明了茶树在此起源并最早开始演化。再以临沧市漫湾镇的白莺山为例,在总占地800多亩的茶地上,就集中了被称为二嘎子茶、本山茶、贺庆茶、白芽子茶、黑芽子茶、黑藤茶等7个品种的茶树。笔者还曾调查了白莺山上一户农家,该户房子周围约2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集中了5种茶树。固然,古茶树的分布并不能确定无疑地说明茶叶最早从这里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因为从发现一种植物,到认识到这一植物对人类的实用价值,再到有意培植利用和改造它,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从认识茶叶的效用到采集并开始使用茶叶,再到认识到茶树的生长特性和有意培植茶树,使茶饮逐步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同样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幸运的是,茶叶在这一地区起源并进入人们的生活不久之后就被载入了部分文献之中。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最早的字典《尔雅》载有:“槚,苦荼。”郭璞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21]成书于三国魏张揖之手的《广雅》言:“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22]中国最早的茶书,唐代陆羽的《茶经·六之饮》中提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23]一个世纪之后,唐玄宗年间的《膳夫经手录》中又指出,“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24]上述文献之外,还有《神农食经》《晏子春秋》《方言》《吴志》等文献提及了茶叶,故而宋元明清各代的学者根据这些记载提出了饮茶起源于“三国”“东汉”“秦汉”“先秦”等不同的说法。[25]
虽然研究中关于茶叶起源时间的观点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我们却是可以肯定的,即在上述历史文献出现之前,茶叶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故而笔者更倾向于饮茶源于史前时代并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西南地区普遍现象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在战国以前的巴国和蜀国,不但饮茶已经约定俗成,而且这时茶也已成为两国比较普遍的一项生产事业。”[26]顾炎武《日知录》也认为:“……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27]秦灭巴蜀以后,饮茶风气才也随着“书同文,车同轨”等全国统一政策的推行传播了开来,开始了产区的大规模生产和常态化消费。所以至西汉王褒的《僮约》中才出现了“武都买荼”。又根据方健的解释,“武都”就是自古以来产名茶、早在战国时代已经成为茗饮之地、西汉时期成为茶叶集散地的武阳;“荼”就是茶叶。[28]在规模化生产和常态化消费的基础上,茶叶才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领域,所以在杜育的《荈赋》、左思的《娇女诗》、张孟阳的《登成都楼诗》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饮茶相关的描述。
至此,我们应该可以肯定,茶叶及其使用均最早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继而传播到了国内其他地区。但问题是,西南的民众历史上发现茶叶的什么特性,才会长期持续不断地培育和改造它?或者说茶叶对生活在早期西南地区的民众可能会有何助益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