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夏国团老师带领下斗门闸工程建设的历程

夏国团老师带领下斗门闸工程建设的历程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陆埠水库管理所干了不到2个月,大概在1986年10月,我被抽调到余姚水利局参与马渚斗门闸工程建设。斗门闸工程位于马渚斗门村东南的姚江支流马渚中河上,1952年时已建闸,为3孔,净宽7.6米,过闸流量仅为每秒60立方米,难以承担东排流量,需要造新斗门闸。在参与斗门闸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有幸遇到夏国团老师,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克服了许多现实困难。

夏国团老师带领下斗门闸工程建设的历程

1986年7月,我从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水电站电力设备中专毕业,一个月后,我踏上崭新的工作岗位——陆埠水库管理处,主要从事水库电站技术管理工作。当时正赶上余姚水利由“调整”转向治涝为主的治水阶段,全市水利建设在抓工程配套与除险加固的同时,山区小水电建设进入区域开发高潮,平原展开大规模的治涝,低洼地区正准备新建以陶家路闸为枢纽的北排工程和以西横河、斗门闸为骨干的东排工程。

在陆埠水库管理所干了不到2个月,大概在1986年10月,我被抽调到余姚水利局参与马渚斗门闸工程建设。说实话,当年21岁刚离开学校的我,对水利工程建设一知半解,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与原先“水电站电力设备”专业不对口,就像一个“三级跳”的跨度,我从陆埠来到马渚,心里多少带点忐忑与不安。

为什么要修斗门闸呢?来到余姚水利局我才弄明白:20世纪80年代初,姚江上游地区连连遭受暴雨袭击,引起西上河地区严重内涝,为减轻该地区的洪涝压力,自1986年起,水利部门开始进行东排工程建设,其骨干项目就是斗门闸以及马渚中河治理。

斗门闸工程位于马渚斗门村东南的姚江支流马渚中河上,1952年时已建闸,为3孔,净宽7.6米,过闸流量仅为每秒60立方米,难以承担东排流量,需要造新斗门闸。在参与斗门闸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有幸遇到夏国团老师,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克服了许多现实困难。该工程自1986年12月开工,很多同志都放弃了周末休息,拿“夜以继日”“只争朝夕”这些词汇来形容是不夸张的。从筑堤到挖河,从平整场地到修路铺道,从桩基处理、连拱挡墙砌筑到闸身建设等,我们都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如火如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陆埠水库(www.daowen.com)

修建后的马渚斗门闸

对于工程设计施工的理论知识,我基本上是通过自学方式完成的,而身边的夏国团老师也不断通过实践例证帮我答疑解惑,我从斗门闸工程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无疑为今后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等工作夯实了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转眼到了1987年10月,新斗门闸工程竣工,它矗立在斗门升船机站西侧,闸3孔7米,净宽21米,排涝流量达每秒130立方米,有力地减轻该地区的洪涝压力,且成本也不是很高。如今30多年过去了,经历了“菲特”等大台风后,该工程依旧完好无损,没有细裂,发挥着防洪治涝的功能。自此,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要求管理的工作理念深深印在我的心中,我在扎根基层参与斗门闸工程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为20世纪90年代初的南北排工程规划和临海浦横山狮桥闸加固、陶家路闸(6孔×4米)建设以及向家弄、寺前王水库等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打下了一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