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运河分级取水:劳动人民治水的成功典范

古运河分级取水:劳动人民治水的成功典范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东大运河西起萧山的西兴,跨曹娥江,经绍兴,往东由余姚进入宁波,在甬江口汇入东海。这种分级取水的治水措施在当时大兴了灌溉和行舟之利,缓和了上下级河区的旱涝矛盾,实在是古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治水的成功典范,是我们国家水利文明的重要见证。经过历代的整理和完善,这一治水制度沿用至今。

古运河分级取水:劳动人民治水的成功典范

西横河闸,坐落在马渚镇上游约1公里处的西横河村北首。它北倚青山,处于纵横交错的虞余平原河网的中枢。

讲到西横河闸,就不得不先说说浙东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西起萧山的西兴,跨曹娥江,经绍兴,往东由余姚进入宁波,在甬江口汇入东海。完整的浙东大运河在西晋就成形了,到南宋建都临安,它作为航运水利、贸易通道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大家都知道,浙东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为南北向,因此,东西走向的浙东大运河需要穿越多条自然河流。为维持不同区域的水位,并使船只能够通过水位不同的河段,我们的先人实践了“分级治水”:就是把运河按地势高低划分为上河、中河、下河三段(渠化),上虞、余姚交界以西是虞余运河,“上河”“中河”“下河”均处余姚境内,然后在各河区分别修筑大小不一的碶闸和堰坝设施,用来控制和调节河区的水位。上河段西起上虞赵家村(曹娥江),经五夫长坝进入余姚,汇集了湖塘江(西横河)、牟山湖等姚江西北部山原之水,流经西横河闸,过马渚中河,汇入姚江,滚滚向东。据史志记载,西横河闸在宋朝就已兴建。现在,我们从《嘉靖志》还可以了解到,当时大小碶闸和堰坝已不下百处,在整个虞余平原上形成高低不一的河网梯级水位。这种分级取水的治水措施在当时大兴了灌溉和行舟之利,缓和了上下级河区的旱涝矛盾,实在是古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治水的成功典范,是我们国家水利文明的重要见证。经过历代的整理和完善,这一治水制度沿用至今。(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