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分质供水成果及形成过程

宁波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分质供水成果及形成过程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举对宁波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2004—2005年,在编制《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时,明确提出实行分质供水,并确定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2005年12月,《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获市政府批准颁布实施。至此,历时10年,宁波市区分质供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宁波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分质供水成果及形成过程

张建勋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宁波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降水丰沛、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尽管多年平均降水量有1517毫米,水资源总量为75.31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00立方米(按2007年常住人口计算),同口径比较,只有浙江省人均水平的六成,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属于水资源短缺城市。

宁波市历来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波市在水资源方面进行持续的规划和研究,相继提出全面节水、合理开源、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和分质供水等措施,并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宁波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强调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这与宁波市地理地形条件和水资源总体特征密切相关。宁波境内基本为独立水系,山区面积约为陆域面积的一半,开发条件相对较好;降水丰沛,但人均水资源量偏少;大中型水库不少,但缺乏骨干水库;优质水相对短缺,平原河网密集且相互贯通,河道水相对富裕。这样的总体特征就要求宁波市在采用多种措施综合运用的条件下,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行分质供水。此举对宁波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分质供水就是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体系相分离,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库优质水优先用于生活;单独建立工业供水系统,采用河网水源,向大工业及工业园区集中供水。

1995—1996年,宁波市水利局在编制《宁波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时,在之前的相关水资源规划和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可以实行分质供水”的思路,认为“分质供水就是将水库水供应生活,重要工业采用水库、河网两套供水体系;在满足生活和重要工业用水后,水库余水和河网水供给农业灌溉、一般工业和其他用水”。

横山水库向宁波中心城区供水

1999 —2000年,在编制《宁波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和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之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究》时,对分质供水进一步做了阐述和明确。(www.daowen.com)

2004—2005年,在编制《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时,明确提出实行分质供水,并确定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宁波市区实行公共和大工业两套供水系统,公共供水水源采用水库,由白溪、横山和周公宅—皎口等水库直接供给,最终规模为每日200万吨;大工业供水设置姚江、鄞东、澥浦等三大水厂,水源为平原河网、姚江和曹娥江引水,最终规模为每日120万吨。2005年12月,《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获市政府批准颁布实施。至此,历时10年,宁波市区分质供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2005年,我市实行首个分质供水的工程项目——姚江工业水厂正式启动建设。水厂以姚江河道为水源,设计供水能力为每日50万吨,其中每日32万吨向北仑区域工业企业供水,每日18万吨向镇海区域工业企业供水。总投资约13亿元的姚江工业水厂及配套管道于2008年底建成,宁波市区由此正式进入分质供水时代。

维护大口径工业供水管道

优化配置和分质供水,为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是实现了优水优用,提高和保障城市公共供水的水平与质量。目前,市自来水总公司6座水厂水源构成中,水库直供水能力已经达到每日132万吨,水库直供水比例已由2005年前的约20%提高到80%。二是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河网水资源潜力,扩大工业可供水量,同时,工业水厂设置在大工业及工业园区附近,较大幅度降低工业供水成本,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三是通过合理设置工业水厂,将取水与河道水体流动结合起来,有效改善市区河道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远期还可考虑通过加大工业水厂供水量,适当压缩城市公共供水量,相应增加水库的下泄水量,改善和维护水库下游溪(河)道的生态环境

(原载于《宁波水利六十年纪念文集》,2009年)

张建勋 1971年生。曾任宁波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宁波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处处长。现任宁波市水利局河湖管理处处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