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企业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所处的发展环境迅速转变,已从依靠低廉成本获取优势市场地位的方式中跳脱了出来,成本优势逐渐削弱,使得制造类企业竞争实力整体下滑。进一步而言,成本优势的减弱使得降成本成为我国制造企业转型发展过渡阶段迫在眉睫的任务。
(1)制造企业降成本智能化程度低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降低生产成本是降成本工作的核心,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对于产品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质量高的产品竞争力更强,市场空间也更大,要想实现优越的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目前研究认为使用先进的技术、进行不间断创新、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强化生产指挥调度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产量和质量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大多还停留在节约各项开支这种表面问题上,这种成本管理方式并不能切入要害,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只有增效才是降本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制造企业智能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尽管个别制造企业开始接触互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新技术,试图通过制造企业与这些新兴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降低成本,然而,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自身资质不够等原因无法快速步入智能化的轨道,导致我国制造企业整体智能化水平较低,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2)制造企业降成本缺乏全局性
我国制造企业降成本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轻视了价值链分析和策略成本管理,总是在向单一成本控制方面倾斜。传统成本管理对事前的预测和决策不重视,仅专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更多偏向于事后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很难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且现实中绝大多数制造企业均未形成一套集预算、核算、责任分析于一体的管理体系。大多数企业对运营过程中所涉及的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成本综合考虑不够全面。这种价值链全局成本管理方式对制造企业降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根源是通过对公司内外部相关活动分析并利用的方式,达成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了成本的最低化。它对课题调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等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调节,将各个环节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并结合充分的分析和有力的监管,让产品成本的每一环节融入企业员工的认知中,从而使得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创造的利润达到最大,成本降到最低,达到最理想的状态。(www.daowen.com)
(3)制造企业对降成本的重视程度较低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前,部分制造企业过分依赖通过宏观举措来降低成本,而忽略了通过内部经营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性。诚然,这种宏观举措对于企业成本的降低有实质性帮助,然而,首先要明确的是,企业才真正是降成本的主体,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才是驱动降成本的动力,如果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会将降成本的重心放在宏观需要上,从而忽略企业自身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成本自然降不下来。制造企业降成本需要从企业自身成本管理入手,挖掘企业自身降成本的潜力,加强降成本意识,提高产品成本优势,增强制造企业竞争能力,积极配合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制造企业降成本高端人才缺乏
上一小节谈到我国制造企业目前应用的多是传统成本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对员工的要求较低,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提高了不少,但教育模式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仍然以获取知识为主,导致教育、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严重脱节,因此制造企业吸纳的人才都有创新意识不强的缺陷,最终制造企业整体呈现创新能力偏低的局面,再加上市场观念在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没有形成,企业对科学管理知之甚少,相关生产、技术知识也掌握不到位,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水平。随着技术与经济的日益渗透,传统成本管理下吸纳的人才已经和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要求产生了巨大的鸿沟,技能人才短缺和高端研发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