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供给学派学说。供给学派是起源于美国的一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其核心思想认为:供给是市场供求关系中的主要方面,强调让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经济。作为供给学派的典型实践,“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这表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进行有效投资,而不是不要投资;要适当扩大总需求,而不是不要需求,同时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企业。其核心要义是要提供新供给以创造新需求,从而推进新消费,再倒逼形成新产业。
我国自2012年开始,经济增幅逐渐下降,“三驾马车”式的传统经济提升策略日趋乏力,结构性问题不断浮现,如产业产能过剩,供给侧效率与质量过低,经济发展内部动力不足,等等。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自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一跃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大热词,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党和政府各类文件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里,国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热切关注对改革的进行是监督更是推动。目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势在必行。以下将从不同维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进行阐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不断显现,为适时引导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的重要战略。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来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结构层次的重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迅速变革,通过提升供给侧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全要素生产率达到提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方面来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对“三去一降一补”的深层理解和推进,特别是对制造企业而言,即去产能,旨在优化供给侧的效率;去库存,旨在抹除供给侧的冗余;去杠杆,旨在减少供给侧的风险;降成本,旨在保障供给的稳定;补短板,旨在增强供给侧的能力。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免不了需要对现存制度进行系统化改革。采取制度创新以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路径里发挥其决定性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经济领域关键性改革,需要将经济结构化平衡问题和经济机制失效问题作为研究的最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解决我国现存经济问题而采取的对应措施;其二,改革的类型是渐进式的,主要是对现存制度的完善和改进。改革的侧重点无疑是从供给侧提出解决方案,但这不代表完全忽略需求侧,二者相互合作、相辅相成。(www.daowen.com)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在于通过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来改善供给侧结构并培育新的增长源泉和动力,提升制造企业新动能取代旧动能的速率,使得供需双侧契合程度得到最大化提升,以此来促进和实现经济高质量与高速度发展,使群众和制造企业各方的需求都得到充分满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通过大力改革的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从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减少低效和无端的供给,提高并扩大高质量与高效率的供给。我国作为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更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制造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改革导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