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证结果: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提升

实证结果: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提升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结论主要为:①相对于未纳入实施范围的企业来说,已纳入实施范围的企业在新政颁布后,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增加,这表明《分类分批实施通知》的颁布激励了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③从横截面差异来看,真实盈余管理的激励效应在公司规模较大、审计质量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

实证结果: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提升

我们基于2012年财政部和证监会颁布的《分类分批实施通知》这一政策契机,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了分类分批强制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不仅如此,我们还在盈余管理三大动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这一政策效应的影响机制,并从企业价值方面检验了真实盈余管理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研究结论主要为:①相对于未纳入实施范围的企业来说,已纳入实施范围的企业在新政颁布后,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增加,这表明《分类分批实施通知》的颁布激励了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②从影响机制来看,《分类分批实施通知》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从业绩动机来看,《分类分批实施通知》的实施会导致企业面临额外的成本压力,进而触发业绩动机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从资本市场动机来看,《分类分批实施通知》的实施会导致企业的融资需求上升,进而触发资本市场动机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从逃避监督动机来看,《分类分批实施通知》的实施会导致管理层面临更强的约束与监督,进而触发逃避监督动机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③从横截面差异来看,真实盈余管理的激励效应在公司规模较大、审计质量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④从企业价值和经营业绩来看,一方面,上述激励效应产生的真实盈余管理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促进作用,即真实盈余管理表现为信息驱动型特征,而非机会主义型;另一方面,《分类分批实施通知》颁布后,管理层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会显著降低企业的经营业绩,这与罗伊乔杜里(2006)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一致。

我们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从内部控制制度强制性变迁和盈余管理三大动机的视角丰富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而且有助于从企业价值的视角延伸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研究。研究结论的启示为:从政策制定者角度,监管部门应在总结内控建设的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抑制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从政策执行者角度,上市公司管理层应严格实施内控制度强制性变迁的各项要求,积极参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有效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避免对经营业绩的损害。因此,本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回答内控制度究竟是激励还是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的争议,还为监管部门考察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注释】

[1]希利和瓦伦(1999)提出,盈余管理的三大动机为业绩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逃避监管动机。(www.daowen.com)

[2]数据来自FEI Survey:Sarbanes-Oxley Compliance Costs Are Dropping[R].Financial Executives Research Foundation,2006,http://www.fei.mediaroom.com/index.php?s=43&item=74.

[3]数据来自SEC.Final Rule:Management’s Reports o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Certification of Disclosure in Exchange Act Periodic Reports(Release No.33-8238)[S].Washington,D.C.:SE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3,http://www.Sec.gov/rules/final/32-8238.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