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内部控制质量的三大目标和五大要素,内部控制质量

内部控制质量的三大目标和五大要素,内部控制质量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部控制质量是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效果和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的综合度量。依据2013年COSO委员会发布的最新《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在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时,应综合考虑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和五大要素。图1-11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直接法。从现有文献来看,直接法包含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主要基于信息披露观,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代理变量。

内部控制质量的三大目标和五大要素,内部控制质量

内部控制质量是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效果和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的综合度量。依据2013年COSO委员会发布的最新《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在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时,应综合考虑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和五大要素。首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应能够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促进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以及满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要求。其次,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应涵盖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①控制环境。它是内部控制的构成基础,不仅包括企业文化、风险意识等在内的“软环境”,还包括所有权结构、治理结构、权力分配等在内的“硬环境”。②风险评估。它是对企业经营绩效、财务报告、合规性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搜寻和分评估的过程。③控制活动。它是保障管理层指令得到贯彻和执行的程序,包括授权、审批、职责分离等。④信息与沟通。它是保证企业信息及时、可靠地被相关人员识别、沟通和反馈的信息系统。⑤监控。它是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监控的过程,可通过持续监控活动、个别识别来实现。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存在较大困难,现有文献一般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来寻找合适的代理变量,详见图1-11。

(www.daowen.com)

图1-11 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

(1)直接法。从现有文献来看,直接法包含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主要基于信息披露观,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代理变量。从现有文献来看以下指标较为常见,如是否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钟凯等,2014)、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肖华和张国清,2013)或者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来评价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方红星和陈作华,2015);第二种方式主要基于缺陷观,以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代理变量,从现有文献来看以下指标较为常见,如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赵息和许宁宁,2013)、是否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刘焱和姚海鑫,2014);第三种方式主要基于要素观,是通过分析内部控制要素来对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价,如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的“迪博指数”,该指数取自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数据库,是一个衡量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要素、财务数据和实施效果的多维指标,大量文献采用该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代理变量,如逯东等(2015)、刘运国等(2016)、廖义刚和邓贤琨(2017)、黄政和吴国萍(2017)。

(2)间接法。从现有文献来看,间接法主要包含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基于制度执行观,是依据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设计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如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王良成和陈汉文,2017;周中胜等,2016;牟韶红等,2016;陈汉文和王韦程,2014),该指数由厦门大学内部控制指数课题组编制而成;第二种方式基于会计信息观,通过考察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的治理功能来间接度量内部控制质量,该方法主要集中于国外文献,如多由等(2007)、哈扎里卡等(2012)、斯洛德和厦帕森(2015),在此基础上,本书借鉴了斯洛德和厦帕森(2015)的方法,使用基于季度财务报告的未经审计应计质量波动(UAQ)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代理变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