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的重要性与优势

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的重要性与优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相对其他形式的城市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此外,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城镇化发达地区,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已经不是理论上的设想,而已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随着当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农村城市化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有13亿人口,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长迅速,而适宜人们居住的面积有限并且在不断缩小,在短时间内把大部分农民集中在城市是不现实的。加之我国人均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现在能够利用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根本没有能力支撑8亿农民进入城市。而就地就近城市化一方面避免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带来的副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农村的城市化改造,可以解决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土地浪费等问题,使投向农村的财政资金得到更好地利用。因此中国必然要大力推进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

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相对其他形式的城市化(称其为传统城市化)具有一定的优势。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都属于移地式城市化模式,强调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原居地向城市迁移,逐步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则是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农村人口不向中心城区集中为原则,在原有的居住地或城市边缘地带,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以及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的交通信息设施,主要发展手工业或机器工业、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变农村生活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使就地就近城市化居民的收入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似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二者本质上都是为了促进农民生产方式更加工业化、生活方式更加城市化、思想观念更加现代化。但传统的城市化模式多是外生力量推动的被动性空间扩展的结果,而就地就近城市化往往在县城、乡镇甚至中心村的基础上演化为城市的,多是内生力量的增长推动形成的城市化过程。前者尽管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城镇化或城市化进程,但在轰轰烈烈的造城和扩城运动中,农民、外来户和政府之间产生了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上访、群体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后者则不仅能够有效地减轻现有城市的人口和用地压力,而且能够缓和当前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与农民的激烈突出矛盾。传统的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北京、上海大城市已经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紧张、房价虚高等城市病。特别是近十来年很多大城市的房价一翻再翻,工资和收入的增长速度根本“跑不过”房价上涨的速度,使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背负巨大的压力,已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病症”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强化了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则是有效防治和缓解“城市病”的良好举措。在传统城市化模式下,大量农民工进城,据统计,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仅有不到10%的农民工举家进城务工。这种状况诱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同时身为父母和子女的中青年劳动力长期在外打工,而疏于对孩子的培养和对老人的照顾,给社会增加了巨大压力。而就地就近城市化强调就地就近非农就业和市民化,通过土地置换和土地整理的综合方式,引导农民合理集聚,可以化解异地城镇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再者,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互推进。2005年1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制定了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措施,为实现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带来强大动力。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高级阶段;新农村建设不断积累和强化着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的因素,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的前期准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既是我国城市化道路中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模式。(www.daowen.com)

此外,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措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就地就近城市化,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达到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由上述可知,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相对传统的城市化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是在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主义构建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在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城镇化发达地区,农村就地就近城市化已经不是理论上的设想,而已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