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建立:空间因素的综合考虑

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建立:空间因素的综合考虑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早的城市体系模型是亨德森提出的。本章特别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思想和技术,建立了一个包含空间因素的两部门的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因此,考虑多个城市也是模型设定的需要。第五节是证明模型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建立:空间因素的综合考虑

最早的城市体系模型是亨德森(Henderson ,1974)提出的。在他的模型中,产业是完全竞争的,产品是同质的,城市体系中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事先给定的。报酬递增来源于马歇尔的地方化外部性,城市之间产品的交易成本为零。不考虑空间或地理因素,没有农业部门。在威尔逊(Wilson ,1987)模型中,城市的集聚来源于公共产品。城市之间产品的交易成本也是零,也没有农业部门。阿卜杜勒—拉赫曼(Abdel-Rahman,1988 )、阿卜杜勒—拉赫曼和藤田(Abdel-Rahman and Fujita,1990 )将D-S(1977)的产品差异化和垄断竞争模型应用于城市体系模型的建立,开创了不同于亨德森和威尔逊的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企业是完全竞争的,有内部规模经济,每一企业生产单一的差异化产品。这些产品或是最终卖给消费者,或是作为中间投入品,用来生产同质的最终产品。差异化的产品不在城市之间交易。但与亨德森一样,这些模型不考虑地理因素,也没有农业部门。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克鲁格曼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1991)在其中心—外围模型中引入了几个重要的特征:交易成本是正的且是冰川形式,城市形成机制是微观经济个体的自组织过程,城市数目是事先既定的。最重要的是,不可移动的农村部门进入模型,并且在城市的形成和区位中起到关键作用。虽然克鲁格曼考虑了空间因素,但对其简单化处理,只有工业品的运输,且运输仅在城市中心和外围之间进行。在藤田和克鲁格曼(Fujita and Krugman, 1995,简称F-K模型)的模型中,农产品和工业品都可以流动,产品的运输成本都是冰川形式。然而,在F-K模型中,仍然只有一个城市,产品只在城市的中心—外围交易。本书综合了以下经典文章的建模思想和技巧: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的垄断竞争模型、克鲁格曼(1991)的CP模型、藤田和克鲁格曼(1995)的单中心城市模型以及藤田和森(1997)、藤田、克鲁格曼和森(1999)、阿纳斯和熊(2003,2005)的城市体系模型。

本章特别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思想和技术,建立了一个包含空间因素的两部门的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首先,像阿纳斯和熊(2003,2005)一样,我们以城市体系而非单个城市建立模型。现实经济中,一个城市相对其他周边的城市往往是开放的,城市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是如此之频繁,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当地生产的各种产品,而且可以享受到其他地区甚至全世界生产的产品。考虑多个城市,反映城市之间的产品交易,在模型中体现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必要的,多个城市的系统结构相对单一城市结构更加符合现实经济。另外,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渴望是D-S模型、也是新经济地理学(NEG)模型的基石。因此,考虑多个城市也是模型设定的需要。其次,我们假设企业是离散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更直观地理解企业。F-K-M模型都假定企业是连续的而非离散的。离散的企业(或可数的企业)比较好理解,企业的个数为正整数m时,单个企业的下标取自离散的集合{1,2,3,..,m}。连续的企业本意是指在实数区间[0,m]有无数个企业,并且把m叫做制造业规模,作为企业个数的代表,m的值不仅可以取小数,也可以小于1,所以F-K-M模型对制造业规模的解释显得拗口。区间上的每一个点代表一个企业,藤田等在谈到一个企业时,直观意义非常不好。藤田等之所以把D-S(1977)一个又一个离散的企业改为抽象的连续型企业,目的有两个:一是连续型企业的“个数”永远是无限多,这样就能比较彻底地贯彻“多样化”是城市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一思想;二是为了数学上的方便,企业的个数无限多,使得单个企业的决策对整体市场没有影响,即单个企业的行为不改变价格总水平。同时积分计算带来了便利。但连续型企业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而我们放弃了连续型企业的假定,回到D-S(1977)本来的离散型企业假设,企业的个数是现实世界中的正整数。(www.daowen.com)

本章的结构如下:第一节是模型的前提假定,对经济系统中各个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城市之间的结构做了基本的假设,尤其是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方式的设定。第二节通过对消费者效用函数和产品运输成本的设定,求解得消费者的均衡效用水平,该效用函数中包含城市地理规模(r)、工业品的供给价格(p)以及工业品的品种数(m)。第三节通过对两部门企业生产函数的设定,得到工业品的供给价格。第四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市场出清的假设,推导出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均衡条件。第五节是证明模型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最后是对本章内容的小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