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经济地理学: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重要影响与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重要影响与发展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对城市工业发展与布局以及工业区位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极大地影响了以后的工业区位理论在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中的发展。随着基于完全竞争的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区位理论家和经济地理学家开始对一般区位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城市经济学的核心是土地利用理论,本质上是屠能农业土地利用理论的复兴。

新经济地理学: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重要影响与发展

区位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1826年,屠能(Thünen)发表了《孤立国》一书,对发展一个一般区位理论进行了最古老、最伟大的尝试。在该书中,屠能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产品融通、城市增长对耕地的影响、城市及商业活动对地租及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土地类型划分等内容作了详尽的讨论,其提出的一些理论概念后来常被城市经济学家和新经济地理学家引用。继屠能农业区位论之后,一般区位理论开始关注工业区位论的发展。劳恩哈特(Launhardt,1885)第一个对市场区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区位三角形”理论。同时期,马歇尔(Marshall, 1890)研究了工业集聚,他是第一个详细论述集聚现象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经济活动的集聚从根本上而言是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主要包括劳动力池效应、专业化的投入品和知识外溢。马歇尔论述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区位论中关于集聚和规模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韦伯(Weber, 1909)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一书,发展了一个独特的工业区位理论,特别强调了空间因素在生产领域中的作用。韦伯提出了最小费用区位原则,认为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成本因素包括运费、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分散所带来的成本变化。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对城市工业发展与布局以及工业区位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极大地影响了以后的工业区位理论在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中的发展。他也是第一位真正将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方面研究的学者,独立于马歇尔(1890),韦伯系统地阐述了集聚经济理论,他定义集聚经济为: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聚在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研究资源或经济活动空间配置的区位经济理论得以形成,非竞争性企业的模型已不断发展。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Palander, 1935)将不完全竞争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中,在提出远距离运费衰减规律的同时,强调最佳的生产地区位是包括运费、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在内的所有生产费用总和的最小化。帕兰德认真地检查了霍特林(Hotelling, 1929)的研究,并就相同的霍特林问题(两家企业在线性市场上出售同样的产品)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霍特林认为在线段上对消费者分布的空间竞争使得两家企业往往聚集在市场的中心,而帕兰德认为竞争对手之间往往保持距离,以避免激烈的价格竞争。受霍特林影响,帕兰德在更一般的空间价格理论的框架中重新思考了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相比于帕兰德,廖什(Lösch,1940 )更多地受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和瓦尔拉斯、里昂惕夫、俄林一般均衡方法的影响,在其《区位经济学》一书中,他将分析方法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与韦伯、帕兰德等不同的是,廖什的利润最大化理论则从需求角度出发,认为收入与成本差距最大的区位才是最佳的选择,并且重视关税、政治制度、烦琐的行政手续和贸易障碍等政策制度因素。与廖什的市场网络分析相联系的是起源于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 1933)的中心区位理论的思想。克里斯泰勒开创了一个中心地的概念理论,并且表明,中心地或城市形成了一个层级:在顶部的城市将生产所有类型的商品,城市越低阶,生产的商品类型越少。

随着基于完全竞争的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区位理论家和经济地理学家开始对一般区位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艾萨德(Isard,1949)认为,当引进空间区位因素,即运输成本进入分析时,完全竞争前提下的传统解释不再成立,而垄断竞争理论是研究空间经济问题可选择的范式。库普曼斯和贝克曼(Koopmans and Beckmann,1957 )最早提出竞争范式在研究空间经济中的基本限制。他们认为,在一个同质的空间经济中,由于改变区位的激励与运输成本的大小、方向是相同的,因此竞争性价格和正的运输成本不相容。1978年,施泰(Starrett)证实了艾萨德的观点。他认为,库普曼斯和贝克曼(1957)得到的消极结果在空间同质性设定中成立,也就是说,当空间是同质的且运输成本为正时,竞争性均衡不存在,唯一可能的均衡是所谓的“后院资本主义”即每个区位自给自足。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市全面增长,西方学者对城市经济的研究形成了一个高潮,其中克拉克(Clark ,1951)的《城市人口密度》、温格(Wingo,1961)的《交通与城市土地》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到了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从各种角度(比如城市交通、城市住房等)对城市现象展开了研究,城市经济整个研究领域几乎不存在空白。1964年阿隆索(Alonso)出版了《区位与土地利用》一书,他对城市经济活动的个体(家庭和厂商)从空间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城市经济分析的理论体系,成为城市产业区位研究的重要的基础性著作。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帕·汤普森(Wilbur Thompson)编写的城市经济专著《城市经济学导论》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城市经济学的核心是土地利用理论,本质上是屠能(1826)农业土地利用理论的复兴。起源于阿隆索的单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型相当于屠能构建的单中心经济的土地使用模型,其中“孤岛”被“中心商业区”(CBD)代替,而围绕在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被住宅用地代替。然而,在传统的单中心城市模型中,城市是事先被假定为单中心的。20世纪70年代初,城市形态的一般区位模型出现,索洛和维克瑞(Solow and Vickrey,1971 )第一次描述了没有事先假定任何中心的经济模型。贝克曼(Beckmann, 1976)第一个提出了住宅用地的一般区位模型,其中向心力源于社会交流,离心力则源于以较低的土地租金消费更多土地面积的需求。在贝克曼(1976)之后不久,鲍鲁克夫和赫斯曼(Borukhov and Hochman, 1977)以及奥哈拉(0' Hara,1977)均表明,面对面沟通的需要可能诱发企业聚集和形成CBD,即使集聚在CBD的企业将承受更高的土地租金。随后,城市经济学家开始在同一模型中研究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形成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小川和藤田(Ogawa and Fujita,1980 )、今井(Imai,1982)最早研究了城市两部门的一般区位模型,其中小川和藤田侧重研究均衡的空间结构,今井则关注最优的空间结构。在他们的模型中,向心力通过企业之间的业务交互产生,而离心力来自于工人的通勤成本。企业和工人的均衡分布由这两种对立的力量之间的平衡决定。以上的城市模型都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大田和藤田(Ota and Fujita,1993)提出了企业有多个单元的一般区位模型,其中每个企业由前端单元和后端单元组成。他们表明,企业之间通讯技术的进步导致后端单元和前端单元的距离增加。最终,当企业之间的通信成本变得足够低时,企业结构变成前端单元在城市中心集聚,而后端单元建立在城市的郊区。以上模型中导致城市集聚的外部性来自于经济个体之间的非市场的相互作用。藤田(Fujita, 1988)提出了第一个基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一般区位模型,表明单纯的市场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城市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前身,预示着20世纪90年代基于垄断竞争模型的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www.daowen.com)

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垄断竞争和最优的产品多样化》一文,掀起了研究规模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的浪潮,也为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与发展解决了建模技术上的难题。1991年,克鲁格曼在《政治经济学》上发表了《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宣告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克鲁格曼在D-S框架下用一般均衡的方法对地理空间的内生性向心力建模,其开创的中心—外围模型为新经济地理学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在该框架中说明企业层面的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导致空间经济结构的出现和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