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内外部的协同合作,资源的投入不仅可以从企业内部获得,同样可以借助外部力量的协助;内部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更需要根据外部的形势进行调整。
(一)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普及,对大量科技数据进行管理与共享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更是需要这些资源和数据。为了推动我国科技资源的共享,惠及我国企业以及各类组织机构,国家相关部门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中心,汇集、整理以及管理各部门的科学数据,并且通过数据库等形式向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然而,随着需求的扩大,对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和相关科技部门需要做好引导和协调的工作,可以将各部门、各单位累积的科技资源放入资源共享的大框架,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跨学科的资源共享体系。
值得指出的是,共享平台的搭建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资源共享条例,以确保各组织的正当利益受到保护;二是构建平等互利的利益平衡机制,如对资源的贡献方给予相应的报酬或奖励,对资源的索取方收取一定费用等。
此外,在资源共享平台的日常维护方面,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科技数据的分类和技术标准划分活动,规范科技数据的处理,普及资源共享相关理论、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为科技创新、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二)重视内外资源管理,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保护。高科技人才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拥有稳定的高科技人才队伍能大大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保障创新成果的实现。中小企业在继续增加对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鼓励科技人员到高校进修或者聘请教师到企业讲学的同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关注员工利益,努力为高素质人才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避免人才的流失。此外,中小企业也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吸纳科技前沿的新型人才,为本企业的创新活动注入新的血液。
其次,优化创新资金的获取配置。创新资金的配置包括了创新资金的来源与投放。企业在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一般来说,在企业创新初期,在资金的获取方面,中小企业应当尽量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在资金投入方面,应主要集中在资产的制备和人力方面。待企业创新活动较为成熟时,在资金获取方面,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或者公开上市募资;在资金投入方面,资金应集中在生产制造上。总之,企业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充分分析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之上选择相应的资金配置方式,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企业科学管理,提升创新战略实施能力
首先,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所谓知识产权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等活动。知识产权管理能够有效地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完善专利、著作、商标或技术成果等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规范;鼓励员工学习和了解知识产权制度,增强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使员工充分利用相关知识保护本企业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防止本企业技术成果的流失。相应地,中小企业应对技术成果的发明者进行奖励,对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其次,健全风险管理系统。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面临着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风险,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风险控制和预防。企业要时刻关注创新活动中的信息资源、人员流动以及扶持政策的变化,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将自主创新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中小企业应从多个渠道进行融资,主动加强与其他技术先进企业、金融机构或高等院校的合作,在整合有利资源的同时分摊风险,提高创新项目的成功率。
【注释】
(www.daowen.com)
[1][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何畏,易家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丹麦]雅各布森,伯格克.创新系统分析与可持续性转型:对Researc的贡献与建议[J].环境创新和社会转型,2011(1):41-57.
[3][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周明,李宗植.基于产业集聚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15-21+28.
[5]杨伟,刘益,沈灏,王龙伟.管理创新与营销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的分类样本[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3):67-73.
[6]陶冶,齐中英.关于我国军工技术创新的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3):43-47.
[7]傅家骥.应从“要我创新”变为“我要创新”[J].中国高校技术企业,2000(1):24-26.
[8]秦英.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2(11):25-26.
[9]宋晶.浅析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86.
[10]钟怀宇.企业内部要素关系的理论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