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关于人事管理的论文经常发表在《年报》(The annuals)和《管理杂志》(Engineering Magazine)这两本杂志上。1916年,《年报》出版专刊讨论了“工业管理中的人事和雇佣问题”。第一本以“人事管理”为书名的教科书出版于1920年。
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实验为人事管理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霍桑实验证明,员工的生产率不仅受到工作设计和员工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关工作中人的假设发生了变化,工业社会学、工业关系学、人际关系学和组织行为学等新学科应运而生,推动了人事管理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社会学将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研究组织化的员工问题,并强调社会相互作用,要求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保持平衡。当这一思想被运用于人事管理领域时,员工参与、工会与管理层合作、员工代表计划等便进入了人事管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视野。
工业关系学认为,管理层与工人在关于如何分配由先进的技术化社会所创造的盈余上存在必然的矛盾,而这种工业化冲突的解决不在于人际关系,在于克服管理层和有组织的工人之间的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工业化的和谐只有通过集体的讨价还价以及专业的工业关系专家参与才可能实现。因此,工业关系专家登上了人事管理的舞台,化解劳资冲突、集体谈判等又成为人事管理的职责。(www.daowen.com)
人际关系学以管理应该更多地关心人而不是关心生产力为核心观点,强调管理的社会和人际技能而不是技术技能,强调通过团体和社会团结来重建人们的归属感,强调通过工会、参与领导以及将工厂中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集合起来使权力平均化。沟通成为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必备技能,员工满意度成为衡量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
组织行为学是在人际关系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着眼于一定组织中的行为研究,重视人际关系、人的需要、人的作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学科的出现对管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其由以“事”与“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靠监督与纪律的管理发展到动机激发、行为引导的管理;由独裁式管理发展到参与式管理。它的应用成果得到了普遍的重视。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涉及人事和工作场所的相关立法急剧增加,并且立法的关注点也从工会与管理层间的问题转向了员工关系。随着各项法律的出台,企业很快意识到,卷入与员工或雇佣有关的司法诉讼的花费巨大。于是,大量的律师走进了人事部,以规范直线经理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尽可能地为企业避免司法诉讼,承担起直接处理有关司法诉讼等人事管理的新职能。
20世纪80年代是组织持续而快速变革的时代,杠杆收购、兼并、剥离等事件层出不穷,人事管理也进入了企业更高的层次,从关注员工道德、工作满意度转变为关注组织的有效性。高级的人事主管开始参与、讨论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战略目标等问题,工作生活质量、工作团队组织、组织文化等成为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