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台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将其发展分为0—1和1—N两个阶段。
(1)0—1阶段。在平台经济的发展初期,企业发掘出一个无人竞争的市场,通过产品的推广对市场进行开发,以实现赢者通吃的目标。由于处于发展初期的创业企业有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再加上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尚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因此互联网企业最终存活率非常低。这一时期需要引入大量风险投资资金与创业企业协作,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中国市场PE/VC盛行的市场基础。
(2)1—N阶段。互联网企业逐步发展成为独角兽后,自然垄断是互联网平台市场结构演变的最终趋势,平台通过资本运作或者兼并与收购,通常会通过扩展来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最终走向垄断平台经济,我们能够从三个角度论证这一结论。
在大数据环境下,由于平台边际成本较低(甚至为零),单个平台所能服务的客户数量相当巨大,平台在每个远尾客户身上获取的利润很小,因此必须靠积累客户数量以量补价。因此客户数量越大的平台,相对其他竞争者的竞争优势越明显。远尾处还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战场,谁先累积起了最多的用户数量,谁就能赢得胜利,就有了自然垄断的色彩。
从定价策略的角度,在激烈竞争的技术创新市场,平台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平台累积的大数据资源的无限再生利用大幅降低了平台的边际成本,边际成本递减意味着企业若按照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方式,在边际成本趋近于0的市场必定无法向消费者收费,则企业必定烧钱,前期亏损。因此,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唯一路径就是获取一定的垄断市场势力,将价格制定在边际成本之上才能盈利。
从网络外部性的角度,具有正外部性的平台常常呈现出寡头或垄断的市场结构(如银行卡组织、移动通信平台等)。平台一边用户数量的增加会增加另一端客户的效用,在不考虑平台承载力与边际成本的变化时,正外部性导致的最优均衡是将所有用户汇集在一个平台上,即互联网平台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
在产业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企业也能够通过差异化来打破平台垄断,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平台的差异化可以分为垂直差异化(vertical differentiation)和水平差异化(horizontal differentiation)。前者是指同一类平台提供不同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如信用卡有金卡、银卡和普通卡之分;后者是指由于双边用户看待平台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不同的,因此平台通过一些选择机制和定价策略对用户的效用产生影响,如平台通过提供一些特色服务以及配套价位来吸引特定群组用户的参与(如电商平台中的淘宝与京东)。
当然,电商平台生态系统这种新的组织业态形式,对公司治理与公司并购的市场垄断监管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在大数据治理环境下,这将是我们需要面临的新课题(参见案例1-7)。(www.daowen.com)
案例1-7
阿里巴巴平台经济的生态系统
三马试水互联网保险:2013年11月6日,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业界“三马”共同投资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复旦大学光华楼正式宣布成立。
2013年3月,保监会批复称:同意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平安等9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众安在线,进行专业网络财产保险公司试点,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公司将不设任何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和理赔。在产品研发上,亦将避开传统车险业务,而专攻责任险、保证险这两大非车险专业险种。
除了这种多个大佬共同参与的保险业平台经济多赢联合,阿里巴巴已经基于自身的电商平台,逐步构建了阿里电商商业链,并从其自有客户的交易记录信用评级开始,通过兼并收购、资本运作等各种方式,打造出一个跨平台混业经营的电商生态系统(见图1-8)。
图1-8 阿里金融
资料来源:根据艾瑞咨询(2014)以及相关公开资料整理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