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效节水技术推广计划:1000万亩农田年节水10亿立方米

高效节水技术推广计划:1000万亩农田年节水10亿立方米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省政府又印发了《关于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总体目标是在我省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以上的13市(州)43个县(市、区)、兰州五区、兰州新区及有关农业龙头企业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三大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到2014年达到1000万亩,其中:膜下滴灌200万亩、垄膜沟灌650万亩、垄作沟灌150万亩,实现年节水10亿立方米的节水目标。

高效节水技术推广计划:1000万亩农田年节水10亿立方米

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灌区农田节水步伐,推动灌区高效节水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为其他行业发展提供水资源使用空间,200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科学构想,并在张掖召开了启动会议,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三年规划》,提出通过3年努力,力争达到“累计示范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00万亩、节水10亿方、增收5亿元”的目标。其中,2010年推广面积200万亩,2011年推广面积300万亩,2012年推广面积500万亩。2012年省政府又印发了《关于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总体目标是在我省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以上的13市(州)43个县(市、区)、兰州五区、兰州新区及有关农业龙头企业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三大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到2014年达到1000万亩,其中:膜下滴灌200万亩、垄膜沟灌650万亩、垄作沟灌150万亩,实现年节水10亿立方米的节水目标。

经过5年推进,在省财政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省水利厅等省直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协助配合下,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2010—2014年的五年,据初步面积统计,截至2014年推广面积为1016万亩,其中:膜下滴灌达到202万亩、垄膜沟灌658万亩、垄作沟灌156万亩,预计全年节水11亿立方米、增效10亿元左右,示范推广成效明显,实现了省委、省委提出的以农田农艺节水为主的“千万亩”农田节水工程的各项工作任务,我省的农田节水工作驶入了快车道。

这些年,我省的农田节水技术之所以能够大面积推开,并取得了节水、高效及环境良好的喜人效果,我们认为以下三点非常重要:一是以行政推动为动力,形成了各级重视的好局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对全省灌区农田节水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2010年、2012年省政府先后在敦煌、张掖召开了高效节水农业现场会,2013年省农牧厅在武威召开了高效节水农业现场会,大大促进了这项工作的有效推进。有关部门多次派出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到县(市、区)督导检查任务落实情况,开展巡回技术指导与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承担项目任务的县(市、区)由政府牵头,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当地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实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严格进行目标管理,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各项工作逐级分解落实,形成了领导重视、职责明确、上下齐抓、政技协调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任务的落实。二是以资金扶持为保障,呈现了部门合作的好形势。省财政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省水利厅等省直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协助配合,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五年来省财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共安排资金3.76亿元,重点实施了垄膜沟灌、垄作沟灌等技术面上推广和核心示范区建设;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也安排了大量资金,重点建设了滴灌设施;同时各市县也积极配套资金,大型企业自筹资金,支持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据统计,市、县共安排资金1亿多元,企业筹措资金10亿多元。三是以示范引领为手段,涌现了特色鲜明的好样板。各地加大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紧紧围绕主要作物、优势产业,根据当地经济、水资源、土壤、作物种类等基础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选择适合的农田节水主推技术,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田节水示范区。示范、带动农民科学用水、规范种植,把示范区建成了节水成果展示、农民现场观摩、技术集成转化的平台。全省灌区共建立核心示范点2000个,示范面积200万亩,其中万亩示范点50个,千亩示范点600个,千亩以下示范点1500个。

那么,有人会问节下来的水到哪里去了?这些年的工作成效广大农民群众是怎么看的?

2013年7月,我作为“千万亩”农田节水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与甘肃经济报社的庄俊康、唐丽丽一行四人,驱车千余公里,历时近半月,穿越广袤无垠的河西走廊,亲眼看到了农田节水实施以来河西灌区的变化,听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我们沿着笔直的柏油马路向民勤进发,看到路边的大牌子上温家宝总理的题词“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显得格外醒目。在夹河乡黄案滩,我们看到一望无际的芦苇、红柳茂密繁盛,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此外,一些关闭的废弃井由于水位上升,地下水喷涌而出。我们走进国栋村许天成种植的温室大棚,这位憨厚的北方汉子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意,正在丛垄间忙着拉秧吊蔓、修枝掐叶。看见我们,许天成高兴地介绍说:“现在农民夏秋忙林果、冬春进菜棚,种植的西红柿春节就能上市了,估计一座棚的收入超过了1万元。”在这里,如此高收入的大棚多采用了滴灌技术和垄膜沟灌技术,恰到好处的水流漫过西红柿秧棵的根部,浸润着越发翠亮的枝干,累累的果实正在茁壮成长。当许天成的笑容里再次绽放出丰收在即的喜悦时,我们准备驱车离去。

疾驰的车轮不知不觉驶进了张掖市甘州区,目力所及处,我们被城郊北部波光粼粼的水域所吸引。这就是河西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占地6万多亩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由于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地下水开采量显著较少,地下水位抬高,补充了湿地公园的水源。我们来到位于城郊东南9公里的甘州区陈寨村,这个村有人口2500人,耕地5200亩。该村书记介绍说:“2005年这个村作为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安排有膜下滴灌的示范内容,许多村民不接受。我觉得应该试一下,在三个社安排了2700亩的面积,每亩投资约1000元,其中农民自筹165元。四年示范下来,每亩用水由原来的680方,下降到现在的300方,化肥由原来的100公斤下降到50公斤,在田间管理、除草等方面节省了劳力,为农民外出打工省出了时间。玉米制种亩增产100公斤,番茄产量由6吨提高到11吨,病虫害也显著减少。农民由衷的满意,我也感到自豪。”

临近黄昏,我们穿过村村落落,走进张掖市的大街小巷,看到男人们坚定、刚毅的脸庞,女人们灿烂妩媚的笑脸,看到他们幸福、忙碌地生活着。(www.daowen.com)

我们进入了山丹县,城东南60里处,耸立着一座气势雄伟、远眺似藏龙卧虎的山脉,它就是我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名山——焉支山。当下正值“洋芋花开赛牡丹”的季节,天空云卷云舒,缓步在山丹县辽阔的土地上,在成片的马铃薯垄膜沟灌种植区,铃铛一样的洋芋花竞相开放,簇簇靠拢,朵朵相连,微风吹过翩翩起舞,引逗蜂蝶流连忘返。在山丹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除了个体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连企业也参与到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当中来。位奇镇位奇村马铃薯种植大户梁正明介绍说今年他流转了3000亩土地种植马铃薯,全部采用膜下滴灌、垄膜沟灌技术,节水又增产,亩产量超过3吨,病虫害发病次数也少了。据山丹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说,山丹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已发展到 16万亩,主要分布在大马营、霍城、李桥、山丹军马场等沿山冷凉地区和清泉、位奇等缓坡平川灌区,县内高海拔地区以繁育脱毒种薯为主,低海拔地区以发展商品薯为主。马铃薯种植面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一直稳步发展,成为山丹县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

我们来到永昌县,看到的是即将成熟的啤酒大麦,金黄色的麦浪一片又一片,收割在即。绿油油的马铃薯和胡萝卜叶把大地染成一幅丰收在即的油彩画。该县农技中心主任张延龙说:“迫于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压力,我们必须走(节水)这条路。在农业用水上,人均配着四亩地的水,实际上人均有十几亩地,遇到干旱的年份,好多地因为浇不上水而成了荒地。水库、地窖用水极不稳定,有时候十几万亩地都浇不上水,农民们心疼自家的耕地因缺水而干渴,因而频频上访。这时候我们只有(用车)拉着老百姓到水库去看,他们看了后才知道确实没水了,也就安心,闹也没啥闹头。你想一下,这里的降水量才184毫米,而蒸发量就2084毫米,10倍以上的差距啊!”

据了解,永昌县耕地面积80多万亩,主要依赖三座水库,它们分别是:皇城水库、西大河水库和金川峡水库。每年种植多少面积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水库蓄水量说了算,每年近10万亩耕地无水浇灌。

永昌素有中国啤酒大麦种植第一县之称,种植面积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了30多万亩。由于特殊的土壤和光照资源,永昌的啤酒大麦品质可与澳大利亚的啤酒大麦相媲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由永昌县申报的“永昌啤酒大麦”农产品,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地理标志登记审查和专家评审,被确认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依法予以登记保护。

然而,以前的啤酒大麦种植都是大水漫灌,一年浇七八次水,亩用水800立方米以上,很耗水。为了解决耗水问题,永昌老百姓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名叫垄作沟灌的技术,垄上播种、沟内浇灌,水通过沟内侧渗到作物根部,既节水又节肥。今年当地推广垄作沟灌技术18万亩,节水达1219万立方米。后来,这一技术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在河西及沿黄灌区来推广。

走访中,东寨镇上四坝村主任孙志军回忆说,以前传统种植费工费时,现在使用这个技术主要是省工、省种子和节水。刚开始在探索和推广这一技术时,农民也是顾虑重重、阻力重重。“刚开始推广农田垄作沟灌技术,好多农民不接受,产生了抵触情绪。”张延龙说,“咱农技中心先是派人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收效甚微,最后直接提供机器、农药、化肥和种子,还亲自派人去种,大概过了两年后,他们才接受……”时代在变,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变,种植方式也在变,为了把节水发挥到极致,他们探索出了采用小拱棚加垄膜沟灌技术种植胡萝卜,亩节水160立方米,永昌的农业节水技术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