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临夏县畜牧业与花椒种植:富民强县的双重支柱产业

临夏县畜牧业与花椒种植:富民强县的双重支柱产业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临夏县涌现出了许多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许多农民群众依靠养殖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畜牧业已从过去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县的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大力开发“四荒地”资源,鼓励科技人员、致富能人承包花椒造林项目,并邀请省州专家实地培训种植技术,花椒基地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使花椒种植逐步成为以北塬片11个乡镇为中心、覆盖全县的一大支柱产业。

临夏县畜牧业与花椒种植:富民强县的双重支柱产业

畜牧养殖成支柱。北塬人民素有养殖的习俗。很早以前,北塬上的养殖主要是零散的千家万户的饲养模式,养殖的目的也很单一,主要是“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为了柴米油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富民政策改变了北塬群众传统的养殖观念,养殖业逐步形成规模。北塬、河西奶牛业、坡头桥寺养猪业等一村一品式的养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部分群众靠养殖脱了贫。北塬畜牧业正步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畜牧业发展之路。先后办起了天地乳品有限责任公司、世纪养殖场、绿源肉牛育肥有限责任公司等15个高起点、规模大、实力雄厚的养殖加工龙头企业。2010年后,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州上确定的“产业富民、农牧稳州”的发展战略,按照全县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部署,走“政府引导、龙头带动、项目推进、科技支撑、协会组织、市场主导”的发展路子,在北部塬区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加快“河州奶牛”地方品种类群选育步伐,依托金牛、燎原两大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奶制品资源。当你进入北塬的每一个村庄,家家户户的大门外,后院里,随处可见3~5头的牛羊养殖,10头以上的规模户比比皆是。2013年底,北塬地区畜禽饲养量达到141.15万头(只),占全县的61%。其中奶牛1.75万头,占全县的72%,占全州的一半以上;肉牛饲养量2.8万头,占全县的37%;肉羊饲养量13.8万只,占全县的35%;生猪饲养量8.1万头,占全县的40%;鸡饲养量114.7万只,占全县的67%;肉蛋奶产量5.3万吨,占全县的68.8%;畜牧业产值1.62亿元,占全县的64.3%;北塬片现有各类规模养殖场80个(其中奶牛场15个、肉羊场23个、猪场25个、鸡场17个),有部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4个、州级10个;规模养殖户1683户,其中存栏5头以上奶牛养殖户714户、饲养5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户337户、饲养5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632户;规模养殖饲养量93.2万头(只),占辖区饲养总量的65.9%。众博公司是全省最大的蛋、肉鸡养殖企业,众惠公司是全省养殖水平最高的种猪场,有瑞园、瑞安、燎原3个千头奶牛养殖园区;省级畜牧龙头企业4个,畜牧专业合作社21个,各类养殖专业村29个,建成了1个乳品加工企业、1个饲料加工企业、2个定点屠宰场、14个鲜奶收购站、7个机械化挤奶厅、4个活畜交易市场,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步伐不断加快。同时,还有部分群众瞄准现代城市人们的消费理念,办起了梅花鹿、肉鸽、银狐等特色养殖业,既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又为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临夏县涌现出了许多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许多农民群众依靠养殖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畜牧业已从过去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县的特色优势产业。北塬世纪奶牛养殖场、众博牧业公司、众惠养猪公司、绿塬养殖公司等畜牧养殖企业依托市场,稳中求进,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成为全县畜牧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莲花花椒品质优。临夏县北塬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平均海拔1735~2206米之间,平均气温6.4~7.7℃。受刘家峡库区暖流影响,加之从大夏河引水上塬,适宜花椒种植。北塬移民区莲花镇的部分群众,很早以前就栽植花椒,主要零星地栽植于房前屋后,供自家或亲朋好友一年的调味品。1981年,临夏县莲花镇加大花椒种植面积,采取椒粮混种方式,经济效益比单纯种植粮食高2.7倍。1988年后,响应临夏县委、县政府“花椒满山,果树满川”的号召,莲花镇率先从育苗入手,充分利用荒山沟壑、田边地梗,大力种植花椒,其他各乡镇也开始逐步推广花椒种植。至1992年,莲花、南塬花椒基地面积达9.14万亩,其中莲花镇产花椒11.4吨,收入37.6万元,户均209元,经济效益显著。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临夏县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优势,把建设花椒基地作为退耕还林的重点措施,提出“抓莲花,促南塬,带全县,建设20万亩花椒基地”的奋斗目标,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整体推进”思路,采取县上抓组织、抓扶持、抓推广,乡上抓规模、抓基地、抓落实,部门抓指导、抓技术、抓服务的工作措施,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大力开发“四荒地”资源,鼓励科技人员、致富能人承包花椒造林项目,并邀请省州专家实地培训种植技术,花椒基地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使花椒种植逐步成为以北塬片11个乡镇为中心、覆盖全县的一大支柱产业。经济效益显著的莲花镇,累计栽植花椒12300亩(其中荒山荒坡造林6750亩)、87万株(已挂果66万株),户均540株,人均121株,全镇花椒产量突破600吨,收入1000万元以上,户均花椒收入5320元,人均花椒收入1180.5元,花椒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8%。截至2013年底,北塬片10乡镇花椒面积达24万亩,花椒产量达1716.9吨,产值达6800多万元,花椒收入占北塬片人均纯收入的16%以上,花椒协会1个,花椒市场1个,花椒加工厂3个,花椒托运公司2个,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5个,花椒企业注册“梅花”和“兴莲”商标。此外,北塬地区各乡(镇)均有花椒育苗基地,每个村都有育苗大户,年均育苗2000余亩,年出圃4000万株,不仅满足县境内花椒造林的需求,还大量销往州内其他县市及青海、定西、白银等地,经济效益不菲。县境内出产的“大红袍”花椒,其品质优良,色泽艳丽,粒大肉厚,味道纯正,每年均有四川、山东、青海等地客商慕名前来收购。每到7—8月,家家户户,村村寨寨,到处都是红艳艳的花椒,地梗上,山坡上,那一片片花椒,给山坡披上了嫁妆,红得耀眼,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椒香,香得醉人。

微雕葫芦蕴精妙。随着葫芦作品的走俏,临夏县桥寺乡从事葫芦雕刻的人家有近80户,分布在周家寺、尕金、冯唐、江川等村。其中尤数江川村最多,该村有40多户人家,近百人从事葫芦雕刻,被当地人称为“葫芦雕刻第一村”。 涌现出了许多技艺精湛的葫芦雕刻大师和艺人。如张作良、高宝福、高跃才、唐占鸿、王守龙、江明海、江国正、王春雷、王国荣、何得刚等。其中张作良大师雕刻的《八十七神仙图》,荣获2005年第八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设计创新一等奖。高宝福的葫芦作品《八十七神仙图》荣获甘肃省第九届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百子图》荣获二等奖;王春雷的《一百单八将》、江明海的《金陵十二钗》、何得刚的《百美图》、江国正的《长寿富贵图》,荣获甘肃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一等奖;唐占鸿的《十八罗汉图》《高仕图》、王春雷的《百鸟朝凤图》、王国荣的《吉祥千禧图》、高跃才的《富贵长寿图》,荣获甘肃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二等奖。2006年,临夏葫芦雕刻技艺被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葫芦雕刻艺术得到全面发展。2008年,张作良的5件刻有奥运吉祥物福娃图案的“临夏亚腰葫芦”,被兰州奥运火炬传递组委会选为特色礼品,亮相金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近年来,葫芦雕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作品远销兰州、西安、北京、内蒙古、云南等地,形成订单销售网络,经济效益日益显著。(www.daowen.com)

劳务输出富群众。北塬地区现有农业人口12.5万人,其中劳动力7.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 60.8%。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53 %,女性劳动力3.6万人,占 47 %;少数民族劳动力 1.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22.4%;汉族劳动力5.9万人,占 77.6 %。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加上每年新增的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和“两后生”,劳动力比重较大。长期以来,当地农民群众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人地矛盾突出,除少数人外出从事经商或低收入工作外,大多数劳动力受文化程度、职业技能、地域环境因素等影响长期滞留农村,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破解农民增收的难题,北塬片各乡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地矛盾相对突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把培育壮大劳务产业作为发展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来抓,从技能培训、组织输转、维权服务等环节入手,通过政府强力推动和引导,劳务产业呈现出了输出人数和劳务收入逐年递增的喜人局面。目前,在北塬片10个乡镇均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各乡镇充分利用县劳务办在外出劳动力比较集中的青海、新疆、西藏、江苏、福建等地设立驻外联络站的有利条件,积极动员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通过“订单式”“能人”带动式、“亲朋关系式”等输转方式,每年平均输出务工人员3万多人,年实现劳务收入达3亿元。2009年至2013年,北塬片各乡镇累计输转各类劳动力16.67 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7.7万人,自谋输出9万人,创劳务总收入13.7 亿元,务工人员人均年创劳务收入9454元。在抓好向外地输转的同时,充分发挥比邻临夏市的区位优势和当地致富能人相对较多的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城镇建设、道路改造、小水电开发、通信网路改造等方式,不断拓宽农民就业的空间和领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创造了条件。积极开展了“特色劳务”,形成了一批建筑、商贸、餐饮等特色经济群体,涌现出了鲁鸿宙、王世富、王世民、王武明、谢颜悦、杨克忠等劳务带头人,有力促进了当地劳务产业的快速发展。更有部分务工人员通过完成原始资金积累,增强了扩大再生产能力,他们有的经商,有的办企业,有的捐资助学、兴办教育和文化基础设施,反哺家乡,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领头雁。甘肃弘业建筑公司董事长王世明,致富不忘家乡困难群众,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每年与4000多临夏群众签订劳务合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有效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并多次慷慨解囊,捐助地方教育、卫生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甘肃明丰公司第二十分公司经理、临夏县坡头装卸队队长卢生辉,把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报答党和政府的最好途径,为坡头、土桥等乡镇500多名贫困户找到了比较稳定的挣钱门路。而今,劳务产业已成为北塬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经济”和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正如花儿剧《春暖》当中所唱的那样:“红太阳东海里升起了,百灵鸟蓝天里唱了。劳务输出着见效了,农民们高兴着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