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和干旱是孪生兄弟。摆脱干旱就是摆脱贫穷。解决中部干旱地区资源短缺的唯一办法就是“引洮”工程。没有水,人民的生存受到威胁;没有水,地方经济难以发展。对于水的渴求,一直就是陇中人民的期盼,而伴随西部大开发的实施,2006年11月,陇原人民盼望了半个世纪的“引洮”工程终于上马。“在甘肃乃至世界的引水工程中,‘引大’工程和‘引洮’工程都可以说是彪炳史册的典范。‘引大’工程为‘引洮’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韩老能谈一谈这两项工程吗?”当记者再次提起“引洮”工程,韩老难掩心中的激动:“不是哪个人本事大,是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功劳大。”
“十年一大旱、三年两头旱”是陇中干旱的真实写照,水资源的极度缺乏使这里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从而也严重限制了经济社会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引洮”——这个大胆的设想开始酝酿。然而,正所谓好事多磨,从1958年开始着手的“引洮”工程由于种种原因拖延至2006年,终于在当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
其实,对于陇中人民对水的这种渴望,曾在定西任职的韩正卿感触尤为深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定西担任地委书记的时候,他就多次步行实地勘察了“引洮”工程。如今20多年过去了,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仍然情牵“引洮”工程。“现在材料、技术都不存在问题了,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干渠、支渠以及供水管线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引洮工程总干渠1号隧洞已经贯通……”对于引洮工程一个个阶段性的进展,韩正卿不假思索地就脱口而出。看着半个世纪的“引洮”夙愿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喜悦之情不时洋溢在老人那饱经风霜的面庞上!老人把自己的一套引洮工程的“优化”方法总结为“小蓄大放,长藤结瓜,软硬兼施,多管齐下,白马分鬃,畦滴渗喷,有偿用水,两高一优”,即小流量蓄水,软管道在上,硬管道在下,多管道科学布局,马鬃状渗喷,这样效益会越来越好。(www.daowen.com)
“多管齐下,把天上水、地下水充分利用,同时还要节约用水,‘引大’的灌溉规模是100万亩,如果能提高灌溉技术、节约用水,那么就有可能变成300万亩。‘引洮’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定要让来之不易的水发挥最大的功效。”韩老语重心长地说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