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梯田科技的崭新阶段:甘肃实现梯田规模化和科学化

梯田科技的崭新阶段:甘肃实现梯田规模化和科学化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经当时的局治理科副科长陈家琪同志修订完善,最终以局里的名义刊印下发,这可是我搞水保工作的第一个小成果,心里还是有点成就感的。这是我省人工修梯田的高潮时期。由此,甘肃梯田建设步入了机修为主的崭新阶段。当时,定西地区的安定区、平凉地区的静宁县就是机修梯田的典型代表。目前,安定区人均梯田达到了5亩以上,全区实现了梯田化。科技支撑,方式转变,提高了生产效率,甘肃梯田初步实现了科学化和规模化。

梯田科技的崭新阶段:甘肃实现梯田规模化和科学化

1978年到1982年期间,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就组织有关地区和县上水利水保人员搞培训,抓科技。当时马劭烈40岁左右,是我们单位为数不多的工程师,由他主持编写了《甘肃省水土保持技术手册》就是我读到的第一部专业书籍,也由他组织在兰州市的榆中县举办了第一期水土保持技术现场培训班,后来提出来小流域治理的理念,制定了《甘肃省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技术规程》,开展对全省小流域进行普查,建立小流域技术档案。就这事当时还流传着一个笑话,说的是“水保局搞规范,地点选在榆中县,管灶的名叫宋子万,顿顿吃的洋芋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水保工作环境之苦、条件之差。

技术规程出来之后,马劭烈同志说:“小王,我看你爱动脑子,把规程好好学习学习,给咱编一本技术规程问答小册子。”大概用了半年的时间,我拿出了初稿。后经当时的局治理科副科长陈家琪同志修订完善,最终以局里的名义刊印下发,这可是我搞水保工作的第一个小成果,心里还是有点成就感的。

后来,马劭烈同志升任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副局长,局长,他提出了“统筹法”修梯田的技术,研究出了“确定基线—取除表土—移动生土—生土深翻—表土还原—修筑地埂”施工流程,成为人工修梯田的基本方法。在梯田规划上,考虑坡度大小和立地条件,提出了“宽适当、长不限,大湾就势,小湾取直”的规划原则。这些技术和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效指导了全省人工梯田建设工作。

另外,当时的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的杨光琦工程师专门开展了水平梯田试验研究,提出了连台水平梯田和隔坡水平梯田的概念与型式,确定按各地降雨量的大小选择合理的型式,通过安全集流比和增产集流比的科学设计的理论。牟朝相工程师通过5年的试验研究,研制出了梯田优化测设仪,用于指导梯田规划设计。

在这一时期,省上系统总结了各地梯田建设经验,出台了《甘肃省“三田”建设管理办法》,形成了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大力推广了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验收,集中领导、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连片的“四统一、四集中”办法。

1995年之后,副省长贠小苏同志分管农口工作,他对梯田建设高度重视,协调省财政厅每年安排4800万元作为梯田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每亩补助40元,安排梯田任务120万亩。这是我省人工修梯田的高潮时期。

随后,考虑到劳力难组织,地块难打破的实际情况,省水利厅在调研的基础上,省水利厅副厅长郑宝宿同志向贠小苏省长汇报,将梯田建设补助费用于购置推土机,分发到梯田建设重点县,推行机修梯田。由此,甘肃梯田建设步入了机修为主的崭新阶段。(www.daowen.com)

当时,定西地区的安定区、平凉地区的静宁县就是机修梯田的典型代表。安定区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做出了用贷款机修梯田的决策,1996年至1998年安定区筹措资金1000万,购置推土机100台,从区外、省外调进推土机1100台,到2000年底机修梯田30多万亩,仅2000年就修出了12万亩。目前,安定区人均梯田达到了5亩以上,全区实现了梯田化。静宁县副县长张自杰分管农业工作,那时我去静宁每次都见他,他对全县修梯田了如指掌,亲自给我们介绍现场情况,我们戏称他“梯田县长”。

2000年之后,可以说是实现了梯田建设的历史性变革,实现了由“人海战术”向“铁牛轰鸣”的跨越。

庄浪县之后,2004年我省的安定区、宁县、西峰区通过了省级梯田化县区验收。

2011年,我省的庄浪县、安定区申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接到申评报告后,水利厅安排由我局组织初评,我作为初评组组长负责完成了初评工作,向水利部提交了初评报告。

2012年9月,由水利部总工汪洪主持在庄浪、安定召开了评审会议,全部通过了评审。年底,水利部命名甘肃省安定、庄浪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区)”,成为甘肃水土保持的新亮点和新标杆。

科技支撑,方式转变,提高了生产效率,甘肃梯田初步实现了科学化和规模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