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玉门新能源基地:创造辉煌的绿色能源示范县

玉门新能源基地:创造辉煌的绿色能源示范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8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玉门举行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启动仪式,玉门风电产业从此拉开了大规模建设的序幕。2010年,玉门市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授予“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入选“2010中国地方低碳政府榜样”,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史玉宝

玉门是甘肃风电产业、风光互补项目、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的发祥地,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启动地和主战场。玉门被称为“世界风口”,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可供开发利用在2000万千瓦以上,全市共规划电场12处、总装机容量1287万千瓦。玉门境内太阳能资源丰富,日照时数在3362小时以上,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的天数超过310天,可用来开发太阳能发电项目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是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理想区域,也是甘肃省太阳能总辐射量最高区域之一。另外,玉门市水资源丰富,有疏勒河、石油河、白杨河和小昌马河等4条河流,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因此,玉门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玉门风电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96年到2006年是基础发展阶段,2007年到2008年是蓄势待发阶段,2009年以后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我作为玉门市能源局的工作人员,有幸亲历了玉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

玉门发展大容量并网风电机组始于1996年,是国内继新疆、内蒙古之后最早开发风电的地区之一。1996 年,玉门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甘肃“十五”期间重点开发的风力发电场。

1997年5月,甘肃洁源风电有限公司从丹麦引进4台单机容量为300千瓦的风电机组,建成了甘肃省第一座示范型试验风电场。但当时由于技术和政策方面的限制,全国的风电产业发展都很缓慢。

2002年前后,由于玉门油田大幅减产,石油资源濒临枯竭,玉门市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待培育接续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玉门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调研和思考,决定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机遇,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接续产业。

经过不懈的坚持努力,至2007年,洁源、大唐等风电企业又相继引进600千瓦、850千瓦风电机组,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1万千瓦(洁源公司三十里井子11万千瓦、洁源公司低窝铺5万千瓦、大唐公司低窝铺5万千瓦),玉门成为甘肃最大的风电基地和全国第五大风电场。

随着新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确保新能源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在市发改委成立了能源办公室,赵敏主任和我都被抽进能源办工作,专门负责新能源相关工作。当时,玉门也因为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www.daowen.com)

2007年9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率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时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等陪同下,来酒泉视察。在西去敦煌的途中视察了洁源玉门风电场,茫茫戈壁上风机林立的壮观景象吸引了曾培炎副总理,他对陪同的地方领导说:“你们要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顺着曾培炎副总理的思路,省委书记陆浩、代省长徐守盛与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经过意见交流,提出了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构想。此后不久,甘肃省委、省政府即作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部署。按照这个战略部署,玉门市把新能源产业作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接续替代产业来抓,加快了风电产业发展步伐。2009年8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玉门举行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启动仪式,玉门风电产业从此拉开了大规模建设的序幕。

此后,玉门作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主战场,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和酒泉市委、市政府“两抓整推”的战略部署,始终把风电项目建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以打造全国一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为目标,不断加大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一大批以风电为主,光电、水电、火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特别是从2009年大规模开发风电以来,我市连续三年扎实开展“攻风电、战百万”行动,至2010年风电装机已累计达到151万千瓦,短短两年间风电装机规模是前12年总量的4.5倍,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率先完成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建设任务,率先在全省开展大型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建设,率先建成了全国陆上连片最大的国产3兆瓦风机示范基地,为酒泉乃至全省风电产业发展闯出了路子,汲取了经验,充当着先锋角色。同时,玉门凭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于2011年底建成了全省首个风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昌马风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并在酒泉循环经济产业园(玉门东镇)规划布局了总装机3800兆瓦的光电产业园,吸引了甘电投、深圳永联、中科恒源、中利腾晖、浙江埃菲生等多家企业来玉门投资光电项目,开启了玉门“风光无限”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时代。

2010年,玉门市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授予“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入选“2010中国地方低碳政府榜样”,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目前,玉门已建成各类电力装机累计达到261万千瓦,其中风电200万千瓦,光电15万千瓦、水电17.2万千瓦、火电25.8万千瓦、生物质能3万千瓦,玉门新能源产业真正形成了多能并举、联动开发的格局。华能、大唐、华电、中电国际、洁源、中节能、中海油7家“国字号”风电企业共建成风电场18个,安装各类风机1270台,拥有国内外300千瓦、600千瓦、850千瓦、1兆瓦、1.5兆瓦、2兆瓦、2.5兆瓦、3兆瓦、5兆瓦9个型号的风电机组,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风机博览园。

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全面提升了玉门的经济总量,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从根本上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在新能源和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下,市属工业比重由“十五”末的5.5%提高到19%,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降低了县域经济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成为继石化产业之后,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接续替代产业。

在风电开发建设过程中,玉门市建立了“市级领导包挂、科技干部包抓”的工作制度,市委常委每人包挂一个风电项目,组织抽调各部门科技干部驻企帮扶,全市上下合力攻坚,大力弘扬新时期的“铁人精神”,连续三年持续开展“攻风电、战百万”行动,举全市之力,加快风电项目建设速度,打响了风电规模开发的攻坚战。面对风电建设任务重、工期短、设备供应紧张等实际困难,市上领导带领我们能源局、发改局等主管部门先后多次赴北京、上兰州、走四川,督促风电企业总部加快进度,协调华锐、东汽、金风等装备制造企业和钢材生产企业,加快风机的主机、叶片、塔筒等材料供货;组织各风电企业,顶风雪、冒严寒,搭帐篷、架火炉,赶工期、抢进度,不仅创造了在零下20摄氏度浇筑混凝土的施工纪录,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被誉为“酒泉奇迹”。华电新能源公司在冬季冒着严寒,用锅炉把水温加至80摄氏度,与混凝土进行搅拌,给搅拌车上穿上棉衣,在基坑外围搭起帐篷,里面生起火炉,全力加快基础浇筑进度。酒泉市委书记李建华在风电场看到这些情景后,感慨地说:“铁人精神又回来了!”华电玉门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小泊被评为“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成为新时代的“铁人”。中节能公司曾历时不到三个月完成了昌马特许权20万千瓦的风机吊装任务,平均每三天吊装两个风机,创造了国内风电建设的奇迹,开创了“风一样的中节能速度”。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公司在总经理郭鹰的带领下,组建了三支“铁人”突击队,突击队员们在建设工地上喊出了“天不怕、地不怕,再大困难踩脚下”和“宁脱一层皮,不误一天工”的豪言壮语,在施工一线大干、实干和苦干,一天浇筑5个基础、一天完成6台风机吊装任务,创造了新能源建设中的“玉门速度”。

(作者系玉门市能源局副局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