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定西迎接中央领导视察,展现脱贫发展成果

定西迎接中央领导视察,展现脱贫发展成果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得是1999年10月21日下午,台里通知我和新闻部主任张强到定西地委秘书处开会。会议很简短,通知次日将有中央领导同志来定西视察工作,要求新闻媒体做好采访报道工作。中央领导同志来定西视察工作,并不罕见。改革开放以来定西的脱贫和发展更是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至西部大开发之前的2000年,先后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过定西视察工作。

定西迎接中央领导视察,展现脱贫发展成果

张 慧

1994年至2004年,我在定西电视台新闻部担任记者。记得是1999年10月21日下午,台里通知我和新闻部主任张强到定西地委秘书处开会。会议很简短,通知次日将有中央领导同志来定西视察工作,要求新闻媒体做好采访报道工作。回到台上,我们向台领导作了汇报,台领导做了分工:张强负责摄像,我负责文字。

中央领导同志来定西视察工作,并不罕见。这是定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原因给予定西的特殊机遇,就地理位置讲,定西距离省城兰州只有不到100公里路程交通便利;就历史原因讲,定西从来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不仅史书里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记载,而且周恩来总理生前也曾为定西的贫困震惊和落泪。可以说定西是全国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了解了定西的情况,就等于了解了全国贫困地区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定西的脱贫和发展更是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至西部大开发之前的2000年,先后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过定西视察工作。

这次会是谁呢?我和张强在心里嘀咕着,但限于纪律约束,又不便打听,心想肯定是一位非常“重量级”的中央领导。是夜,紧张与兴奋笼罩身心,一夜难眠。

到了第二天,1999年10月22日下午,我和张强主任随地委领导的车来到离地区所在地30公里的定西县九华沟流域治理区。在车道岭隧道遇到了迎候在那里的地委书记张继武、行署专员刘立军、定西县委书记何振中、县长王冠军等领导同志,此时才知将来此视察的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这时就让我想起,这应该是朱镕基同志第二次来定西了。第一次是1996年7月2日,当时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先后视察了定西县小流域治理、“121”集雨节灌、地膜覆盖种植,走访了鲁家沟乡贫困农户。那次视察,给朱镕基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赞扬定西人民“人穷志不短,致富路已通”。

下午4时,在省委书记孙英、省长宋照肃的陪同下,朱镕基总理来到九华沟流域治理区。这个流域区,属于定西县北部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通过多年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走出了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很有特色。每有重要的领导或考察团来定西,几乎都要到这里参观考察。我作为一名电视记者,也曾多次来这里做过随团报道,印象最深的是联合国派来专家考察,外国人都被定西人民在大地上挥洒的美丽杰作惊呆了,我就随团做过报道。

下了车,朱镕基与地县领导稍事寒暄,目光即落在群山连绵的九华沟流域。深秋季节的九华沟流域,千山红遍,层林尽染。朱总理站在山顶,深情眺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山梁沟岔。只见层层梯田里泛着一片金黄,山坡沟壑间草木繁茂,深沟塘坝中积水成湖。他听着县长王冠军的汇报,不时询问:你这里原来有没有植被?这个流域搞了多少年?花了多少钱?像这样一个水平的流域全县治理了多少?王冠军一一作了回答。

他又侧身问身边的定西县委书记何振中:“你们这里的梯田地一亩能产多少斤粮?”何振中回答:“正常年景一亩产100公斤左右,丰收年景可以达到150多公斤,干旱年景就是50公斤左右,旱情特别严重的年景就只能收个种子。”

总理若有所思地说:“最近我在陕北看,他们通过世行贷款修了好多很好的梯田,粮食产量也提高了,但水土流失并没有控制住。我在河南考察时,河南的同志讲,只要把上游的土固住,水土不流失了,我们供他们粮食。”我注意到,地县领导静静地听着总理的话,一时并不能洞晓总理心里的想法。

说到这里,总理话锋一转:“能不能这样办,25度以上的山坡就不要种地了,25度以下的可以坡改梯,但不能光种粮。我们商量个办法,国家给你粮,每亩250斤,你退耕种树固土,恢复生态,这叫以粮代赈。老百姓同意不同意?你们愿意不愿意干?”

听总理如此说,地县领导真有点喜出望外,异口同声说:“这样好,我们愿干。”(www.daowen.com)

此时我作为记者,一面做着记录,心里一面也涌起一阵兴奋。我感到朱镕基总理的这个想法非常符合定西的实际,因为当时我老家的父母在农村种地,地多劳力少,广种薄收,实在是不堪其累。如果搞退耕还林,不仅吃粮不愁,还解放了农民。再联想到胡耀邦同志担任总书记时,也提倡过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但终归效果不显。原因是限于当时的条件,没能很好地解决种树与吃饭的关系,种了树就会影响到吃饭。现在好了,农民种树,国家给粮,总理说是“商量”,还用得着商量吗?高兴都来不及哩!

为了打消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顾虑,朱总理指示随行的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同志:“你给我出个小册子,专门回答退耕种树的问题。比如农民提出:我没粮吃怎么办?你就回答:保证给你粮食。等等。先做好宣传。”

见大家都赞成他的观点,朱镕基总理风趣地对在场同志说:“我给你粮让你种树,你一定要把树种好,对你要搞监督,不能光吃粮不种树。”他还强调:“我现在正在寻找志同道合者,这样坚持搞上10年就可见效,50年可见大效。”随后他又指出: “大面积退耕种树,可以搞试点。我给你们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粮,二是给钱。你们搞苗木,保证足够苗木。”

视察九华沟流域治理后,朱镕基总理来到景泉乡常川村村民敬志忠的家。敬志忠的家在沟岸的一处台地上,房前屋后一片绿意盎然的喜人景象:房前的3个塑料大棚里芹菜滴翠,番茄飞红;院后的山坡上绿树成荫,果实满枝。见总理到来,敬志忠和老伴出门热情迎接总理到家里,也引来许多村民争相与总理握手打招呼。总理见了群众,情绪明显放松了,他始终微笑着和主人拉起了家常。敬志忠讲,家里一共有7口人,种28亩地,从1995年起县里号召搞雨水集流,家里打了4口水窖,把雨水、雪水集到里边攒起来,不仅吃水不用愁,还可以浇地种菜。去年人均收入1520元,现有余粮3000公斤,存款3000元,还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总理问敬志忠:这么多粮食,为什么老存着?敬志忠解释道:我们这里天旱,以前都饿怕了,存上些粮食放心。总理很高兴听到敬志忠这种实诚话,鼓励他搞好粮食转化,发展一点家庭养殖业,这样就会致富快一些。朱镕基还向敬志忠了解了农民负担的情况。

朱镕基总理最后来到景泉乡上岘流域,天色已近黄昏。总理看到这里的大片梯田,问县上的同志:“退耕还林还草后,这里的地怎么种?”县长王冠军回答:“留足口粮田,其余的地退耕还林还草。”总理说:“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眼看夜幕降临,总理结束视察回程兰州。临行,他动情地说:“我今天看得很满意,对你们很有信心。在我有生之年,还要来定西看看。”随后挥手告别。

结束采访回到台上,我顾不得休息,一边和张强主任回放看摄像素材,一边赶写新闻稿。我感到朱镕基总理这次来定西视察,主要是围绕退耕还林还草做调研,“寻找志同道合者”,为之后出台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准备。因此在我的报道中,向观众传递的强烈信息是: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准备,迎接西部大开发到来!节目播出后,市委宣传部领导表扬说角度把握得准,舆论导向好,同时也获得了观众尤其是农民观众的热烈反响。

朱镕基总理深入实际、求真务实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率直本真,不煽情,不造作,不哗众取宠;他平易近人,贴近基层,注重实际,跟群众贴心。此后的事实证明,朱镕基总理视察定西时的承诺一一得到了兑现。回到北京不久,国务院很快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并随即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世纪之交,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嘹亮吹响,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吹遍西部辽阔的土地,西部人民欢欣鼓舞。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给广袤的西部带来了历史性变革,给陇原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惠。可以说,没有西部大开发就没有西部的今天,没有西部大开发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几年了,定西人民一直对朱镕基总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行动前夕的那次重要视察记忆犹新,也期盼着他再次走进这片广袤的热土,实现“在我有生之年,还要来定西看看”的愿望。

(作者系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宣传统战部副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