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民营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多种经营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激烈竞争下,国有和集体商贸流通企业经济效益逐年下降,经营规模不断萎缩。市直国有、集体商贸企业连年亏损,多家企业资不抵债。州委、市委、市政府根据发展需要,对市直属流通单位逐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流安置工人。通过改制,国有和集体资产最大限度地从一般性流通商业企业中退出,市级直属商贸流通企业轻装上阵,逐渐恢复生气。
1991年,临夏市乡镇企业增加到3328户,比1986年增长64%,其中乡办156户、村办44户,联办41户,个体3087户,分别比1986年增长61%、7%、24%、66%。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871万元,比1986年增长176%。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2亿元,总产值1.1亿元,实现利润823万元,上缴税金397万元,出口产品交易总额50万元。从数据上看,增长明显,但从收入总额而言,少得近乎可怜。
这个阶段,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6年的71593.9万元上升至2000年的88134.7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从1996年的46977.6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55430.9万元。由于体制改革的推进,这个阶段的商贸流通业产值增速也有所下滑,平均年增长率仅为4%~5%。尤其在1998年以后发展明显减速,企业总数年平均增长速度由1980—1990年的24.3%迅速降为1990—2002年的3%,从业人员年均增长速度由1980—1990年的13.5%迅速降为1990—2002年的0.04%。而此时的温州已一跃发展成为国内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截至2002年,温州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高达97.8%,全市个体工商户63.4 万户、私营企业16280户、股份合作制企业(基本是民营企业)10.4 万户。(www.daowen.com)
不仅如此,与甘肃其他地(州、市)相比,临夏州也是十分落后的。2005年末,临夏州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州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2.97%,在全省14个地州市中居首位,但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相对较低,如兰州90.67亿元、张掖28.16 亿元、武威31.44亿元,临夏州只有24.06亿元。2006年,临夏州人均GDP只有3199元,是甘肃省平均水平的36.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9%;农民人均纯收入1479元,是甘肃省平均水平的69.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85元,是甘肃省平均水平的60.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8%,临夏州综合指数仅高于甘南州,位居全省倒数第二。为什么曾经生机勃勃的临夏州民营经济裹足不前?为什么没有像温州那样成为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相反,其发展相对落后,差距进一步扩大,临夏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相当多的问题。理念、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值得引起人们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